仙鹤草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自噬抑制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

目的 探究仙鹤草(APL)对肝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裸鼠皮下注射肝癌Hep G2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ontrol)、仙鹤草低剂量组(APL 6g/kg)、仙鹤草中剂量组(APL 12g/kg)、仙鹤草高剂量组(APL 24topical immunosuppressiong/kg)和5-氟尿嘧啶组(5-FUBMS-354825作用 20mg/kg)。30d后检测肿瘤重量;检测30d期间肿瘤体积变化;TUNEL检测肿瘤组织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Bax、Bcl-2、LC3-I、LC3-II、Beclin1、p62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Ki67、VEGF阳性细胞数。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APL各剂量组和5-FU 20mg/kg组裸鼠肿瘤重量、体积显著降低,裸鼠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裸鼠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cl-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LC3-II/LC3-I比值和Beclin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6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Ki67、VTalazoparibEGF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仙鹤草抑制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可能参与机制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自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抗体阳性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神经元抗体阳性的32例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AE)临床GSI-IX采购特点的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神经内科确诊的儿童AE32例,分析其临床表现,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32例患者,年龄11个月~14岁,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阳性脑炎为主,占75%(24/32)。临床主要表现有癫痫发作且对抗癫痫药物治疗欠佳、认知障碍、精神症状、语言障碍及运动障碍等,脑脊液检查细胞数升高占50%(16/32),蛋白定量升高占68.8%(23/32);有1例颅咽管瘤患儿,手术切除2年后出现头痛症状selleck Empagliflozin,诊断抗NMDAR抗体脑炎;56.2%(18/32)的患儿头颅磁共振(MRI)异常,87.5%(28/32),脑电图(EEG)异常,选择同期确诊抗体阴性的AE患儿22例作为对Post-operative antibiotics照组,抗体阳性组在癫痫发作、脑脊液蛋白定量两方面比例高于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案方面,5例(15.6%)患儿单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18例(56.3%)患儿大剂量激素冲击+丙种球蛋白治疗,9例(28.1%)患儿大剂量激素冲击+丙种球蛋白治疗+吗替麦考酚酯口服治疗,治疗预后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短时间内出现新发症状,包括药物难以控制的癫痫发作,运动、语言、认知障碍,需警惕AE;副肿瘤综合征在儿童中发生率相对低,需要长期随访;早期免疫治疗可以减少使用抗癫痫药物的种类、剂量。

慢性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合并糖耐量受损患者服用恩格列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 观察慢性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FrEF)合并糖耐量受损(IGT)患者服用恩格列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FUT-175诊的慢性HFrEF合并IGT的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恩格列净组(n=55)和对照组(n=55),记录其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和血糖情况和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结果 经12周的治疗,两组各剩余50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血糖情况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恩格列净组的心功能指标、血糖情况改善更为显著[恩格列净组的增幅 vs.对照组的增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77±4.21)% vs.(3.17±4.68)%;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18±4.71)mm vs.-(2.15±4.35)mm];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1645.34±892.36)pg/ml vs.-LGK-974(1051.22±782.23)pg/ml];空腹血糖:[-(0.64±0.72)mmol/L vs.-(0.35±0.61)mmol/L];糖负荷后2 h血糖:[-(0.92±0.65)mmol/L vs.-(0.63±0.74)mmol/L];糖化血红蛋白:[-(0.24±0.12)% vs.-(0.16±0.16Glutamate biosensor)%],P均<0.05]。12周的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中不良事件[低血压、肾功能异常、血钾水平异常(高血钾、低血钾)、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再入院、死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HFrEF合并IGT患者服用恩格列净后心功能和血糖情况均有改善,不良事件并未明显增加。

PPARδ调控自噬在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exenatide/exendin-4,Exe)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喂养C57BL/6J小鼠12周构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模型后随机分为HFD+生理盐水(saline)组和HFD+Exe(24 nmol·kg-1·d-1)组,另设正常饮食对照(normal diet control,NC)组,每组10只。监测体重和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HFD喂养12周及Exe干预8周时行腹腔注natural bioactive compound射葡萄糖耐量实验(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IPGTT)及腹腔注射胰岛素耐量实验(intraperitoneal insulin tolerance test,IPITT)。实验结束时留取胰腺组织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B,LC3B)免疫荧光染色,提取各组小鼠原代胰岛总蛋白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δ,PPARδ)、LC3B-II和P62的蛋白水平。采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小鼠胰岛素瘤NIT-1细胞,分别予Exe(20 nmol/L)和GW501516(10μmol/L)干预24 h后行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glucos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GSIS)实验,并检测PPARδ、LC3B-II和P62蛋白水平。另外,取部分NIT-1细胞经PA诱导后分别予Exe或/和GSK0660(1μmol/L)干预24 h,并且进一步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PPARδ基因敲除(PPARδ-KO)细胞,经PA诱LGX818试剂导后予Exe干预24 h,验证PPARδ在Exe激活β细胞自噬中的作用。结果:在HFD喂养12周后,小鼠体重和FPG显著升高,糖耐量受损明显,成功构建小鼠T2DM模型;与HFD+saline组相比,Exe治疗可明显降低T2DM小鼠体重和FPG,改善受损糖耐量(P<0.05)。与NC组相比,HFD+saline组胰岛LC3B荧光表达降低,胰岛LC3B-II和PPARδ的蛋白表达量降低,P62蛋白表达升高;与HFD+saline组相比,Exe治疗后胰岛LC3B荧光表达增加,LC3B-II和PPARδ蛋白表达量升高,P62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此外,与PA组相比,Exe和GW501516干预组在高糖刺激下NIF-1细胞胰岛素的分泌量显著增加,且PPARδ和LC3B-II的蛋白表达升高,P62的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PA+Exe组对比,PA+Exe+GSK0660干预组LC3B-II蛋白表达下调,P62www.selleck.cn/products/PLX-4720蛋白表达上调(P<0.05)。进一步在PPARδ-KO NIT-1细胞中发现,与PA组相比,Exe干预PPARδ-KO细胞不能引起LC3B-II及P62蛋白表达改变。结论:GLP-1受体激动剂Exe可通过PPARδ激活自噬,从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中药单体调控宫颈癌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

自噬是一种溶酶体介导的在细胞应激过程中捕获并降解功能障碍的细胞器及无用蛋白的分解过程,在宫颈癌中发挥双重作用。在宫颈癌早期阶段,自噬通过抑制致癌p62蛋白聚集体的积累,抑制其发生发展;宫颈癌进展到晚期,抑制癌细胞自噬可增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抑制其增殖。近年来,中药单体调控自噬治疗宫颈癌的研究方兴未艾,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可通过多通路、多靶点调控宫颈癌细胞自噬,增加细胞凋亡率,减少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故笔者就中药单体通过自噬抑制宫颈癌的机制展开综述,以期为宫颈癌预防性及治疗性药物的发现发展寻求新突破。通过回顾文献发现在宫颈癌早期阶段,中药单体激活癌细胞自噬促进其凋亡,主要机制为增加溶STM2457研究购买酶体膜通透性(LMP)、增加化疗药敏感性、激活完整自噬流;宫颈癌进展到晚期,抑制癌细胞自噬减少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机制为抑制自噬小体及自溶CyBio automatic dispenser酶体的形成。中药单体调节自噬治疗宫颈癌在体外实验取得了一定的Adavosertib效果,但临床实验研究较少,缺乏可靠的临床理论依据,因此开展更多的中药单体调节自噬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实验研究以寻求治疗肿瘤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是必不可少的。

砭贴预处理对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大鼠血清PHD2/HIF-1α水平和脑组织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砭贴预处理对急性低压低氧脑损伤模型大鼠血清脯氨酸selleck化学羟化酶2(PHD2)、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含量的影响,探究砭贴预防高原脑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砭贴组、药物组、砭贴抑制剂组,每组9只。砭贴组和砭贴抑制剂组大鼠予砭贴预处理,穴取“太渊”“内关”和“人迎”,每次2 h,每日1次;药物组大鼠每日按280 mg/kg剂量灌胃大株红景天胶囊药液,均干预14 d。砭贴抑制剂组于造模前24 h按40 mg/kg剂量腹腔注射PHD抑制剂二甲基乙二酰氨基乙酸(DMOG)。干预结束后,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大鼠均采用氧舱模拟高原环境建立急性低压低氧脑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大鼠动脉血血气分析指标[血氧饱和度(Smedian incomeaO_2)、乳酸(Lac)、血钠(Na~+)、血钾(K~+)水平]和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皮质组织形态学;ELISA法检测血清PHD2、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VEGF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脑组织VEGF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aO_2和Na~+水平降低(P<0.05),Lac、K~+水平及脑组织含水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砭贴组和药物组SaO_2水平升高(P<0.05),Lac、K~+水平及脑组织含水量降低(P<0.05);砭贴组Na+水平升高(P<0.05)。与砭贴组比较,砭贴抑制剂组SaO_2水平降低(P<0.05),Lac水平及脑组织含水量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脑皮质组织细胞疏松紊乱,皮质血管扩张,细胞明显肿胀;砭贴组和药物组缺氧损伤表现较轻,砭贴抑制剂组缺氧损伤较砭贴组明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PHDSAG体外2含量降低、HIF-1α含量升高(P<0.05),血清VEGF含量及脑组织VEGF蛋白和m RNA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砭贴组和药物组血清PHD2含量升高、HIF-1α含量降低(P<0.05),血清VEGF含量及脑组织VEGF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5);与砭贴组比较,砭贴抑制剂组血清PHD2含量降低、HIF-1α含量升高(P<0.05),血清VEGF含量及脑组织VEGF 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砭贴“内关”“太渊”“人迎”可能通过调控血清PHD2/HIF-1α水平下调VEGF表达,减轻脑组织水肿、增强大鼠抗缺氧能力,从而达到预防高原脑损伤的目的。

化瘀通便汤调节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Cajal间质细胞及C-kit、HCN1、HCN2表达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化瘀通便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Cajal间质细胞损伤情况的调节作用,探索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调控Cajal间质细胞改善肠道传输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将72只大鼠利用随机方法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12只大鼠给予纯净水灌胃,剩余5组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制备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除模型对照组外,3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化瘀通便汤治疗,1组给予西药治疗,对6组大鼠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包括一般状态、体重改变、近端结肠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及数VX-445生产商量变化,检测c-Kit、HCN1selleckchem BYL719、HCN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进行模型制备以前,6组大鼠的一般状态均较好,各组体重差别较小,无统计学差异(P>0.05);(2)相较于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大鼠容易被激genetic divergence惹,体重增加幅度显著降低(P<0.01),Cajal间质细胞出现严重损伤,C-Kit(Cajal间质细胞)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c-Kit、HCN1、HCN2蛋白表达能力明显下降(P<0.01);(3)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各组大鼠一般状态有所改善,各干预组大鼠体重均有所增加,低、中剂量组体重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干预组Cajal间质细胞的损伤均有所改善和修复,C-Kit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1),c-Kit、HCN1、HCN2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程度升高(P<0.05),化瘀通便汤高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Cajal间质细胞改善和修复明显,C-Kit阳性细胞数量、c-Kit、HCN1、HCN2蛋白表达水平增加趋势显著。结论化瘀通便汤可恢复慢传输型便秘大鼠体重,改善和修复Cajal间质细胞超微机构,使得Cajal间质细胞数量显著增加,促进c-Kit、HCN1、HCN2蛋白表达能力的提升,对于肠道传输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高剂量化瘀通便汤组改善尤为显著。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出院准备管理方案在肝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下出院准备管理方案对提高肝癌术后患者出院指导质量及出院准备度的效果。方法 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设计的类实验研究法,将2020年8—12月出院的100例肝癌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出院准备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出院指获悉更多导;整理分析对照组患者的出院需求及影响出院准备度的因素,结合描述性质性研究了解10例ERAS下肝癌术后患者对出院准备的需求,形成ERAgermline epigenetic defectsS下出院准备管理方案初稿。通过Delphi专家咨询法及认知性访谈等技术,形成ERAS下出院准备管理方案。再将2021年3—5月出院的96例ERAS肝癌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ERAS下出院准备管理方案。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及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DTS)等评定2组出院准备度及出院指导质量的相关指标。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的出院指导质量得分及出院准备度得分较高,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Puromycin抑制剂5)。结论 ERAS出院准备管理方案科学有效,可提高ERAS肝癌术后患者的出院指导质量和改善出院准备度,建议护理人员对ERAS肝癌术后患者出院时采用该方案予以出院指导。

预防性TACE联合抗肿瘤药物对原发性肝癌合并微血管侵犯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抗肿瘤药物对原发性肝癌合并微血管侵犯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昌市第九医院肝胆外科2016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存LGK-974纯度在微血管浸润并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单纯进行手术治疗的28例患者为手术组;术后预防性应用TACE的35例患者为TACE组;术后预防性行TACE联合抗肿瘤药物的37例患者作为联合组。比较三组术后肝癌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1、2年生存率。结果:在随访期间,手术组中出现11例复发,TACE组出现7例复发,联合组出现5例复发。三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发热、恶心、呕吐、上腹痛、肝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三组生存率进行比较,联合组1、2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微血管侵犯患者术后应hepatic abscess用预防性TACE联合抗ZD1839说明书肿瘤药物,不会额外增加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潜在可能性,并以此为基础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2018年新疆疏附县维吾尔族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新疆疏附县2018年维CCRG 81045吾尔族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收集基本资Ferrostatin-1供应商料信息,并采集血样标本检测麻Mediator kinase CDK8疹IgG抗体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麻疹抗体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调查3 001名维吾尔族健康人群,其中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9.10%(2 674/3 001),抗体保护率为45.55%(1 367/3 001),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843.33 mIU/mL。0~1岁和>14岁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81%、83.96%,低于其他年龄组,不同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17,P<0.001)。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和抗体保护率分别为90.41%、46.24%,均高于无麻疹疫苗接种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4、35.23,P均<0.05)。2011-2016年麻疹发病率中或高的乡镇人群较低发乡镇的人群抗体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5)。结论 疏附县政府在重点做好新生儿含麻疹成份疫苗(MV)常规免疫的同时,还应加强成人MV预防接种工作,巩固麻疹低发乡镇的疫情防控成果,提高免疫接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