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MS结合CRS对抑郁症小鼠海马神经胶质细胞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CUMS结合CRS对小鼠海马神经胶质细胞及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20)、模型组(n=20)。模型组采用CUMS结合CRS的方法制备抑郁症小鼠模型,持续造模7周。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及悬尾实验对造模3周、7周末小鼠进行行为学评估;实验结束后取材,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海马TNF-a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海马CA1区、CA3区、DG区Iba-1、GFAP MOD值;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Iba-1、GFANaporafenib价格P、SYN1、PSD-95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海马SYN1、PSD-95 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3周末,模型组小鼠体质量、糖水偏好率、移动总距离、直立次数、中央区停留时间均低于正常组(P<0.05),悬尾不动时间长于正常组(P<0.01);造模7周后,模型组小鼠体质量、糖水偏好率、移动总距离、直立次数、中央区停留时间、平均运动速度均低于正常组(P<0.05),悬尾不动时间均长于正常组(P<0.01);海马TNF-a含量高于正常组(P<LY-188011研究购买0.05);海马CA1、CA3、DG区GFAP MOD值及GFAP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正常组(P<0.05);海马CA1、CA3、DG区Iba-1 MOD值及Iba-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海马SYN1、PSD-95蛋白相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对表达量及SYN1、PSD-95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经过CUMS结合CRS方法造模3周后,小鼠即可出现抑郁样行为,在造模7周后,小鼠的抑郁表现更明显。通过CUMS结合CRS方法制备的抑郁症小鼠模型可能与小鼠海马炎症水平升高,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减少及突触可塑性下降有关。

小干扰RNA技术沉默HLA-E基因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及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技术沉默early medical interventionHLA-E基因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及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合成靶向HLA-E基因的特异性siRNA及阴性对照siRNA序列,分别转染至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即为HLA-E siRNA组和阴性对照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试剂)。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HLA-E基因及蛋白表达;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将对数生长期MDA-MB-231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HLA-E siRNA组,观察各组小鼠移植瘤生长情况。结果 靶向HLA-E siRNA转染乳腺癌细胞MDA-MB-231后,HLA-E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增殖显著被抑制及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裸鼠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至接种30 d时,HLA-E siRNA组小鼠瘤组织体积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selleck Roxadustat.01)。结论 siRNA技术沉默HLA-E基因表达能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并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VE-822浓度,表明靶向沉默HLA-E基因表达可能为人乳腺癌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血清Hcy、内皮抑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究增强型体外反搏配合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抑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UAP病人104例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研究组(5Telaglenastat molecular weight2例)与对照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研究组给予增强型体外反搏配合复方丹参滴丸,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指标[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比值(LF/HF)、正常心搏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血管内皮功能[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确认细节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血清炎性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Hcy、内皮抑素水平及临床疗效。结Disaster medical assistance team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31%与76.92%,P<0.05)。治疗后,研究组GRACE评分、血清sICAM-1、IL-6、hs-CRP、Hcy、内皮抑素水平低于对照组,SAQ评分、LF/HF、SDNN、RMSSD、FMD、NM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强型体外反搏配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UAP,可改善病人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疗效较好。

新型功能纳米材料用于低丰度多肽富集

蛋白质组学可以反映多种疾病状态,因此它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鉴定可用于疾病精准检测,有望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高生存率。得益于其高灵敏度且能同时检测多种物质,质谱法目前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策略。然而,由于生物样品的高度复杂性和宽的浓度动态范围,其中低丰度多肽的信号很容易被干扰抑制而难以在质谱中进行有效检测。在检测之前对低丰度多肽进行预富集是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因此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两种可用hand disinfectant于低丰度多肽富集的纳米材料,并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研究了它们的富集性能。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论文第一部分主要对低丰度多肽和功能多肽(糖肽和磷酸肽)的富集方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首先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意义和当前存在的主要挑战;进而针对低丰度多肽和目标功能多肽不同的结构性质,总结了已经报道的富集方法和典型富集材料;最后介绍了论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论文第二部分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用于低丰度多肽富集的功能材料。首先通过固相多肽合成策略,获得氨基和羧基终端的第三代树枝状聚合物,并对其中心点进行烯基修饰;然后合成表面巯基修饰的介孔硅材料SBA-15,通过巯基-烯点击反应形成树枝状分子修饰的介孔硅纳米复合材料(确认细节命名为SBA-15/G3-NH2和SBA-15/G3-COOH)。系列表征数据证明该复合材料结合了树枝状聚合物selleck激酶抑制剂和介孔SBA-15的优点,显示出了良好的疏水性和尺寸排阻作用,可以对低丰度多肽实现增强的富集能力。进一步使用标准蛋白酶解液和实际血清生物样品评估了两种复合材料的富集性能,均展现出了良好的针对低丰度多肽的富集能力。该工作首次探索了基于树枝状分子的复合材料在低丰度多肽富集中的应用前景,为设计新型富集材料提供了新思路。论文第三部分研究了一种可同时富集糖肽和磷酸肽的无定形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首先合成具有较高结晶度的MIL-88B(cMIL-88B),并以此为载体,利用二甲基咪唑溶液刻蚀cMIL-88B以形成无定形的MIL-88B(aMIL-88B)。所得的aMIL-88B中的铁离子可通过螯合作用实现对磷酸肽的有效富集;同时无定型化策略可以使材料表面具有更多的羟基官能团,增强其亲水性,利于糖肽的富集吸附;并且无定形化还可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提高对功能多肽的吸附性能。研究测试了该无定形aMIL-88B对糖肽和磷酸肽的富集能力,数据表明,aMIL-88B相对于cMIL-88B具有较好的富集能力。该研究探索了无定型策略和多肽富集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为开发新型MOF材料用于功能多肽富集提供了新的策略。

芪参益气滴丸在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合并抑郁及焦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在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合并抑郁及焦虑患者中的情绪改善效果。方法Antineoplastic and I抑制剂 将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90例首次在天津市胸科医院接受支架置入治疗,且合并轻中度焦虑/抑郁状态的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芪参益气滴丸,治疗8周,分别评价患者健康问卷抑郁分量表(PHQ-9)、躯体化和躯体形式障碍分量表(PHQ-15)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并测定各个时间点患者的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5-羟色胺(5-HT)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治疗4周后,PHQ-9,GAD-7和PHQ-15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PHQ-9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6±3.8)比(6.2±4.1),P=0.048];治疗8周后,治疗组PHQ-9[(2.0±3.0)比(5.0±4Median survival time.0),P<0.001],GAD-7[(2.4±2.9)比(4.7±3.9),P=0.002]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亚组分析显示,服用芪参益气滴丸8周,治疗组60岁以上患者的PHQ-15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0岁以上患者的PHQ-15评分[(1.8±2.9)比(3.6±3.4),P=0.034]。两组患者经支架置入治疗后BDNF[(34.1±3.1)μg/L比(30.2±3.2)μg/L,P<0.001]及5-HT[(29.2±3.1)ng/mlErastin价格比(25.3±3.1)ng/ml,P<0.001]水平显著升高,MPO水平显著降低[(318.4±63.5)U/L比(378.4±67.1)U/L,P<0.001],而且经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明显。所有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随访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能改善冠心病支架患者的焦虑抑郁障碍,并能改善老年患者的躯体不适,可能与循环系统的MPO,BDNF及5-HT改善有关。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情况下的子宫内膜息肉和异常子宫出血

雌激素受体调Empagliflozin配制节剂(SERMs)经常被用做乳腺癌患者术后的辅助治疗手段,以他莫昔芬(TAM)和枸橼酸托瑞米芬(TOR)为代表,但其子宫内膜局部弱的雌激素效应也常导致内膜增厚或继发息肉乃至继发异常子宫出血DNA-based medicine而需要妇科处理。理论上及动物实验数Taurine体内实验剂量据均提示TOR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明显弱于TAM,但仍有类似的病例出现。为此,妇产科医生有必要对两种药物的异同点有所了解。另外,乳腺癌患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不同于普通患者,因为顾虑孕激素制剂对乳腺的影响,通常不会选择长期口服孕激素或是放置曼月乐(LNG-IUS)来预防子宫内膜病变复发。子宫内膜去除术做为一种非激素方法,对于无生育要求的乳腺癌患者是有益的,既可治疗出血也有利于减少复发,但术前一定要获取内膜病理证据排除恶性病变或癌前病变,术后也仍需要长期随诊。

基于中药复方配伍理论探索量效加权在网络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以补肾壮骨汤抗骨质疏松的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分析为例

目的:采用基于中药配伍理论的“量效加权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寻补肾壮骨汤抗骨质疏松的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RLC-Q-TOF-MS分析补肾壮骨汤的化学成分。通过更多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补肾壮骨汤成分靶点与骨质疏松疾病靶点的共有靶点,经PPI分析确定该方核心效应靶点。进而依据复方药味用量比例和成分靶点结合程度对共有靶点进行量效加权,获取加权核心效应靶点。利用Metscape对加权前后的核心效应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分别构建加权前后该方抗骨质疏松的“药味-成分-核心效应靶点-通路”网络。结果:共指认出92个化学成分,分析得到154个成分靶点,4 613个疾病靶点以及97个共有靶点,得到TNF、AKT1、EGFR等17个核心效应靶点,其富集的12个化学maternally-acquired immunity成分有33.3%源于君臣药味,主要涉及IL-17、PI3K-AKT、TNF等炎症信号通路,解析了“壮骨”机制;而MMP2、ABCB1、CYP19A1等12个加权核心效应靶点,富集的23个化学成分则有69.Baricitinib生产商4%源于君臣药味,在炎症相关通路基础上又富集得到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和雌激素信号通路等,阐释了“补肾”原理。结论:量效加权网络药理学研究更符合中药复方重用君臣药味的配伍理论,更贴近补肾壮骨汤“治肾亦治骨”的中医治则,对探索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miR-187-3p调控FOXK1/NF-κB信号通路影响破骨细胞增殖、凋亡及分化的分子机制

目的 探讨miR-187-3p对破骨细胞增殖、凋亡、分化的影响及其对叉头框转录因子(FOX)K1/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选取49例骨质疏松(OP)患者为OP组,同时选取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无骨折患者49例为control组;18只SPF级雌性大鼠,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每组9只;原代分离培养OP大鼠破骨细胞,miR-NC、miR-187-3p mimics、pcDNA-NC、pcDNA-FOXK1、miR-187-3p mimics与pcDNA-NC、miR-187-3p mimics与pcDNA FOXK1转染入破骨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与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OP患者血清与破骨细胞中miR-187-3p、FOXK1的表达量;采用qRT-PCR法检测破骨细胞中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Acp)-5、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K)、整合素(Integrinαv)的表达量;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87-3p与FOXK1的靶向关系;Western印迹检测Ki-67、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leaved-caspase)-3、p-p65、p-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кB)α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OP组血清中miR-187-3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FOXK1表达购买NSC 125973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iR-187-3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FOXK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miR-NC组比较,miR-187-3p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Ki-67、Acp-5、MMP9、CaIn Silico Biologythepsin K、Integrinαv、p-p65、p-IкB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pcDNA-NC组或miR-187-3p+pcDNA-NC组比较,pcDNA-FOXK1组或miR-187-3p+pcDNA-FOXK1组细胞活力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Ki-67、Acp-5、MMP9、Cathepsin K、Integrinαv、p-p65、p-IкB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Cleaved-caspaBMN 673说明书se-3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FOXK1是miR-187-3p的靶基因。结论 miR-187-3p过表达可通过下调FOXK1的表达从而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分化及促进破骨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反复经同侧远端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经验报告

目的:探讨反复经同侧远端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冠脉)介入诊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20年6月—2022年5月反复经multilevel mediation远端桡动脉入路行冠脉介入诊疗患者数据。结果:共有142例患者反复经同侧远端桡Roxadustat价格动脉入路行冠脉介入诊疗,年龄67(60,73)岁,其中男99例(69.72%)。距离上一次同侧远端桡动脉介入手术的时间为2 h~2年,中位时间为7.5(1~12)个月。在142例重复经远端桡动脉介入诊疗患者中,2次124例(87.32%),3次17例(11.97%),4次1例(0.70%);总体穿刺成功率92.96%(132/142),2次穿刺成功率为93.55%(116/124),2次以上的成功率为88.89%(16/18)。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女性组重复穿刺成功率为90.70%(39/43),低于男性组93.94%(93/99),但是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端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4例,经重新压迫后止血;前臂血肿1例,发生在更换常规桡动脉入路患者中;2例患者再次手术前发现桡动脉闭塞,经穿刺同侧Berzosertib小鼠远端桡动脉后开通闭塞桡动脉,同时完成冠脉介入手术。结论:经同侧远端桡动脉入路重复行冠脉介入诊疗安全可行,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硫肽类抗生素化学半合成修饰研究进展

硫肽类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生、富含硫元素并且氨基酸残基被高度修饰的核糖体肽类天然产物.硫肽类抗生素具有包括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抑制在内的一系列十分重要的生物活性,并且其以核糖体为靶点的作用机制Probe based lateral flow biosensor与目前临床上普遍RSL3核磁使用的抗生素均不同,这使得硫肽类抗生素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其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限制了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了提高硫肽类抗生素的理化性质,研究者尝试用化学半合成、组合生物合成以及前体导向突变生物合成等方法对硫肽类抗生素的结构进行修饰.硫肽类抗生素本身具有购买E7080的复杂结构为其化学半合成修饰提供了众多的可修饰位点.近年来,对于硫肽类抗生素的化学半合成修饰研究发展迅速.综述了近十年通过化学半合成修饰方法获得的硫肽类抗生素类似物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