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抗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探索一种更为实用、有效和安全的急性脑梗死个体化治疗措施。方法选择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不同治疗时间段分组:A组是自2005年1月至2008年2月收治病例,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适应证标准入组,共40例;B组是自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病例,适应证除发病时间在24 h内及年龄允许>75岁外,其余入组标准同A组,共60例。A、B组分别采用标准溶栓治疗方案(大剂量尿激酶)及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抗栓治疗。分别在溶栓治疗前,治疗后24 h、7 d、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2组患者在首次溶栓/抗栓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抗栓Medical emergency team治疗后24 h、7 d、14 d的NIHSSselleck合成评分较A组同时间点明显减确认细节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秩和检验显示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颅内实质性出血率为4例(10.0%),B组为2例(3.3%)。结论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抗栓治疗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优于大剂量尿激酶溶栓,安全性更好。
2017—2021年铜陵市某医院产妇产后感染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对铜陵市某医院产妇产后感染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产后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调整及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铜陵市某妇幼专科医院的产妇病例资料来源于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检测系统及产妇病案档案,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产妇产后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特征等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产后感染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8 942名产妇年龄22~54岁,平均(27.83±5GW4869体内.42)岁,孕周26~(+6)至42~(+1)周,平均孕周(39.21±1.29)周。112例产妇产后发生感染,感染率为0.59%,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生殖道、手术切口及泌尿系统,分别占41.96%、20.54%、19.64%、11.61%。112例感染者中共检出126株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28.57%)、肺炎克雷伯菌(19.84%)、粪肠球菌(19.05%)及金黄色葡萄球菌(12.70%)为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port biological baseline surveys龄≥35岁(OR=3.873)、合并妊娠期糖尿病(OR=3.232)、合并妊娠期高血压(OR=3.016selleck ZD1839)、产后出血(OR=2.702)、瘢痕子宫(OR=7.862)、前置胎盘阴道反复出血(OR=6.322)、胎膜早破(OR=3.177)、侵入性操作(OR=7.721)、分娩时长≥8 h(OR=2.344)、分娩后血红蛋白<90 g/L(OR=4.238)是产妇发生产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铜陵市某医院产妇产后感染以呼吸系统、生殖道、手术切口及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年龄、妊娠合并症、产后出血、瘢痕子宫、前置胎盘阴道反复出血、胎膜早破、侵入性操作、分娩时长、分娩后血红蛋白与产妇产后感染相关。
基于中西医结合的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VaD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而对于此疾病一直没有官PEG300方批准的治疗药物,主要是确认细节因为其发病机制复杂、有效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阻碍了治疗VaD的药物研究。因此,文章通过查阅与VaD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从中医学和西医学两个层面梳理VaD的发病机制,总结得出中医学均围绕脾肾亏虚为虚,痰瘀互结为实这一体系,而西医学认为VaD的发病机制主要为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和信号通路的功能障碍等。在此基础上,文章也总结了近年来常用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西药以及中西药联合治疗VaD的作用机制研究,常用的单味中药银杏叶及中药复方地黄饮子等具有多成分、多靶点以及不良反应少的治疗优势,常用西药多奈哌齐、美金刚等具有靶点明确、见效Biopsy needle快的特点,中西药联合效果更佳。文章通过对VaD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梳理和总结,旨在将VaD发病机制与有效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联系起来,为今后治疗VaD的药物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水蛭素影响SAH模型大鼠基底动脉蛋白酶激活受体1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PLX3397说明书型大鼠血管痉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7周龄清洁级SD大鼠36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12只)、SAH组(12只)、SAH+水蛭素组(12只),后两组采用二次注血法制作成SAH模型,SAH+水蛭素组同时注入水蛭素200 U/mL血液。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并于术后7 d在显微镜下观察基底动脉HETB and HIV co-infection染色组织学形态,ImaTamoxifen分子量ge-Pro Plus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基底动脉管腔横截面积。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基底动脉标本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表达。结果基底动脉HE染色可见对照组血管管腔最大,管壁薄,内膜光滑无褶皱;SAH组基底动脉管腔窄,管壁厚,内皮褶皱;SAH+水蛭素组管壁及管径变化介于对照组与SAH组之间,并且SAH+水蛭素组管腔横截面积较SAH组明显大,SAH组、SAH+水蛭素组管腔横截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SAH组和SAH+水蛭素组基底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胞浆及胞核中均可见PAR-1阳性表达,其中SAH组表达较强,SAH+水蛭素组表达较弱,并且SAH+水蛭素组PAR1吸光度值较SAH组明显低。SAH+水蛭素组、SAH组PAR-1吸光度值较对照组明显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蛭素注入蛛网膜下腔后可降低PAR-1的表达,能缓解基底动脉血管痉挛表现,提示凝血酶在SAH模型大鼠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探讨及其生命质量调查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调查其生命质量。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产科分娩的31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患者产后抑郁发生率。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发生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采用中文版36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估患者生命质量。结果:31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有66例发生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1.selleck SCH727965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组年龄≥35岁、受教育程度在高中(中专)及以下、无经济收入、婚姻状况为未婚/离异/丧偶、有妊娠并发症、分娩孕周<36周、无导乐陪产、新生儿疾病、伤口剧烈疼痛、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产后血压控制差的比例高于无抑郁组(P<0.05www.selleck.cn/products/gsk1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疾病、分娩孕周<36周、产后血压控制差、无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低是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发生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抑郁组SF-36躯体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均低于无抑郁组(P<0.05)。结论:新生儿疾病、分娩孕周<36周、产后血压控制差、无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低是妊娠期高血压患acute hepatic encephalopathy者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产后抑郁患者生命质量较低,临床应加强产后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m~(6)A甲基转移酶METTL3通过调控GLUT4-mTORC1轴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糖酵解及增殖
目的:探讨m~(6)A甲基转移酶METTL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和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METTL3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可能的富集通路。采用免疫组化验证食管鳞癌组织中METTL3的表达。采用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干扰METTL3后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利用比色法检测干扰METTL3后C59半抑制浓度食管鳞癌细胞总RNA中的m~(6)A的表达水平。使用甲基化RNA免疫沉淀定量PCR(Methylated RNA immunoprecipitation-qPCR,MeRIP-qPCR)检测METTL3对GLUT4基因mRNA的m~(6)A修饰水平的影响Alpelisib。利用WB和RT-qPCR等技术探索METTL3在食管鳞SARS-CoV-2 infection癌细胞糖酵解中的生物学机制。结果:METTL3在食管鳞癌组织以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01)。干扰METTL3表达后,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细胞内总RNA的m~(6)A修饰水平显著降低(均P<0.001)。此外,干扰METTL3可显著抑制KYSE150和TE-1细胞中GLUT4基因mRNA的m~(6)A修饰水平(均P<0.01),并通过下调GLUT4的表达抑制葡萄糖的摄取以及乳酸的释放(均P<0.01),最终下调mTORC1通路活性并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此外,在干扰METTL3的食管鳞癌细胞中,联合运用mTORC1通路抑制剂具有协同的抗癌作用。结论:METTL3介导的m~(6)A修饰通过调控GLUT4-mTORC1信号轴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糖酵解及增殖。
天麻素片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天麻素片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纳入对象为德州市中医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老年IInfection horizonSH患者86例,按数字随机法分成2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LY2835219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麻素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24 h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白昼SBP、夜间SBP及24 h平均脉压(Pulse Pressure,PP)、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浓度、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4,15-DHET)浓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P <0.05);两组治疗前24 h SBP、白昼SBP、夜间SBP及24 h平均P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 <0.05);两组治疗前AngII浓度、14,15-DHET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AngII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同组治疗前,14,15-DHET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同组治疗前(P <0.05);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老年收缩期NSC 125973研究购买高血压治疗过程中,积极采取天麻素片能够显著调节患者的血压,改善相关指标水平,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建议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和运用。
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在甲胎蛋白阴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PIVKA-Ⅱ)在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连续收治的120例肝细胞癌(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血清AFP、PIVKA-Ⅱ水平,且均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根据AFP检测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AFP阴性组和AFP阳性组,比较两组基本临床特征以及治疗前后AFP、PIVKA-Ⅱ水平LY2157299体内。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AFP和PIVKA-Ⅱ表达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AFP、PIVKA-Ⅱ对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分化程度、肿瘤大小、肿瘤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FP阳性组AFP水平显著高于AFP阴性组(P<0.05),两组PIVKA-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AFP与PIVKA-Ⅱ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FP、PIVZinc-based biomaterialsKA-Ⅱ对AFP阳性组近期疗效具有显著的评估价值(AUC=0.696、0.814,P<0.05);AFP对AFP阴性组近期疗效无显著的评估价值(P>0.05),但PIVKA-Ⅱ对AFP阴性组近期疗效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AUC=0.724,P<0.05)。结论 MCC950AFP阴性HCC患者血清PIVKA-Ⅱ表达水平与AFP阳性HCC患者无明显差异,但可作为AFP阴性HCC患者近期疗效评价的有效指标。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胰腺衍生因子、肥胖抑制素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胰腺衍生因子(PANDER)、肥胖抑制素(Obestatin)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286例GDM患者,根据分娩前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达标组(HbA1c<7%,173例)和血糖控制不达标组(HbA1c≥7%,113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血清Hcy、PANDER、Obestatin、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HOMA-IR)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Hcy、PANDER、Obestatin与FPG、FINS、HOMA-IR的相关性。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结局不良组(90例)和妊娠结局良好组(19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血糖控制不达标组血清Hcy、PANDER、FPG、FINS、HOMA确认细节-IR水平均高于血糖控制达标组,而Oselleckchem Enasidenibbestatin水平低于血糖控制达标组(P<0.05)。血清Hcy、PANDER水平与FPG、FINS、HOMA-IR水平均呈正相关,Obestatin水平与FPG、FINS、HOMA-IR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妊娠结局不良组年龄、入组时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家族史、血糖控制不达标比例以及血清Hcy、PANDER、FPG、FINS、HOMA-ICyBio automatic dispenserR水平均高于妊娠结局良好组,Obestatin水平则低于妊娠结局良好组(P<0.05)。血糖控制不达标、血清Hcy、PANDER水平是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而Obestatin水平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GDM血糖控制不达标患者血清Hcy、PANDER水平增高,Obestatin水平降低,且与胰岛素抵抗和妊娠结局不良有关。
供者TIMP-2和IGFBP7对移植术后受者肾功能延迟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供者血清和移植肾灌洗液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水平对心脏死亡供者selleck抑制剂供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DGF)的发生是否有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心脏死亡的肾移植供者33例以及对应的受者33例, 留取供者术前血清和移植肾灌洗液标本, 测定TIMP-2和IGFBP7的水平。根据肾移植术后是否发生DGF分为DGF组7例和非DGF组26例, 将测定的指标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正态分布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秩和检验), 应用BI 10773分子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DGF组的灌洗液TIMP-2、灌洗液TIMP-2与IGFBP7的乘积(TIMP-2×IGFBP7)、血清IGFBP7、血清TIMP-2与IGFBP7的乘积(TIMP-2×IGFBP7)均高于非DGF组(P值均0.05)。灌洗medical screening液TIMP-2、灌洗液TIMP-2×IGFBP7、血清IGFBP7、血清TIMP-2×IGFBP7诊断DGF的AUC分别为0.753(95% CI 0.546~0.959)、0.747(95% CI 0.510~0.984)、0.824(95% CI 0.615~1.000)、0.852(95% CI 0.660~1.000)。结论供者血清IGFBP7、供者血清TIMP-2×IGFBP7、灌洗液TIMP-2、灌洗液TIMP-2×IGFBP7可用于预测肾移植术后早期DGF的发生, 其中血清TIMP-2×IGFBP7的诊断效能较高, 是肾移植术后DGF的良好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