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综合医院患儿围术期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合理MK-2206纯度性。方法 从广东省东莞市4家综合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中抽取2020年7月1日至9月30日住院行择期手术且预防性使用PPI患儿的病历,统计患儿的基本情况、手术情况、PPI使用情况(包括药品名称、用法用量、溶剂、疗程),根据《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儿童质子泵抑制剂合理使用专家共识》(2019年版)及药品说明书点评医嘱的合理性,分析不合理原因。结果 共纳入病历284份,涉及患儿284例。患儿年龄1~17岁、中位年龄13.3岁;PPI不合理使用率为100.00%,主要表现为无适应证用药(256例,90.14%)和给药途径不合理(246例,86.62%);术前给药26例(9.15%);用药疗程1~22 d,中位疗程3.14 d;涉及科室以骨科(82例,28.87%)和耳鼻咽喉科(80例,28.17%)占比较高。主要涉及4个PPI品种(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总使用频次为310次,其中奥美拉唑(静脉滴注+口服,IACS-010759198次anatomical pathology)和艾司奥美拉唑(静脉滴注+口服,42次)合计占77.42%。结论 纳入医院患儿围术期预防性使用PPI不合理情况较严重,临床应积极改进。
中国乳腺癌相关心脏病诊疗共识(2022年版)
乳腺癌和心血管疾病是现代社会的两大“杀手”,严重威胁着中国女性的健康,目前两个学科之间关联共性尚未引起临床医师足够的重视,为相关的跨学科合作实践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对于那些已存在心血管系统疾病或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乳腺癌患者,临床医师在进行相关抗肿瘤诊疗时,应用类似乳腺癌干预策略的方法来综合评估相关风险,进行相关心脏毒性的预防及治疗干预。目前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肿瘤心脏病专科门诊、病房和对应的多学科治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teams,MDT)。而在国内,相关学科发展才刚刚开始。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乳腺癌检测和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获得长期的生存,这意味着其中部分患者必然要面临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脏毒性所带来的并发症的风险。因此,一份具有强有力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相关指南和临床共识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针对性的随访、监测、治疗流程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本共识旨在指导临床医师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相关抗肿瘤治疗(化疗、靶向治疗、手术、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及放疗)的前提下,将心脏保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估和监测,根据监测的结果决定后续干预手段,并决定是否及何时由心脏科IACS-10759半抑制浓度医师进行专业会诊,避免因对乳腺癌相关心脏毒性认识不coronavirus infected disease够,导致治疗不及时产生相关不良后果,为中国乳腺癌心脏病诊疗防治提供一份切实可行的临床实践操作流程,最终为改善中国乳腺NSC125066癌患者的预后作出贡献。
麦芪降糖丸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效果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麦芪降糖丸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GDM孕妇12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2例,均给予常规干预及门冬胰岛素治疗,治疗组联合麦芪降糖丸治疗。对比两AZD2281临床试验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血糖指标变化、胰岛素指标、血清总胆psychiatric medication红素(TBil)、尿酸(UA)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治疗组75g OGTT结果正常率(95.2%)高于对照组(82.3%)(P<0.05);两组空腹血糖、75g OGTT 1h、OGTT 2h后血糖及糖化VX-445体外血红蛋白值均有下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血清TBil、UA水平及尿mAl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剖宫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早产、巨大儿、新生儿黄疸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麦芪降糖丸治疗GDM,可明显改善孕妇血糖和胰岛素功能,有效调节TBil、UA、mAlb水平,显著改善妊娠结局。
自动乳腺容积超声(ABUS)联合远程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容积超声(ABUS)联合远程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过专业培训的来自基层医院或体检医疗机构的技术人员采集ABUS图像后,将患者临床资料和ABUS图像通过网络远程传输到我院读图中心工作站点击此处,由具有丰富ABUS诊断经验的超声医师进行图像质控及阅图,并给予BI-RADS分类诊断及建议,对于BI-RADS分类4A类以上的病例需经过自动乳腺容积超声专家会诊,并协助制定诊疗方案。结果 ABUS远程诊断共检测3 721例患者,其中远程专家会诊424例。BI-RADS分类:BI-RADS 0类2例,BI-RADS 1类225例,BI-RADS 2类82CB-839核磁3例,BI-RADS 3类2 247例,BI-RADS 4A类320例,BI-RADS 4B类52例,BI-RADS 4C类40例,BI-RADS 5类10例,BI-RADS 6类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远程诊断BI-intestinal dysbiosisRADS分类恶性危险分层及处理建议,其中90.4%(3 362例)的诊断报告给予了倾向性的病理诊断结果,优化了患者的诊疗方案。结论 通过自动乳腺容积超声联合远程诊断,可以使基层单位或偏远地区人群就地共享优质专家的读图资源,解决当地人群乳腺相关疾病在筛查、分级诊疗及疾病管理的相关问题,有助于促进乳腺癌的早诊早治。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Bcc)及干扰菌在不同增菌培养基中的生长研究
目的:考察Bcc以及Bcc与干扰菌的混合物在不同的增菌培养基中能否生长和增殖;探讨不同的Bcc菌种对增菌培养基的营养需求和抗生素的耐受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Bcc的代表菌株、干扰菌以及Bcc与干扰菌的混合物分别接种至TSB、10倍稀释的TSB、添加10 mg·LY2157299 IC50L~(-1)庆大霉素的TSB和添加250000U·L~(-1)多粘菌素B的TSB中培养,划线分离至选择性培养基上观察结果,并对可疑菌落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只接种Bcc的4种增菌培养基均能使之良好地增殖。低量的Bcc(约102 cfu)与高量的干扰菌(104 cfu)的混合接种,除了神秘伯克霍尔德菌CMCC(B)23010外,4uro-genital infections种增菌培养基能使Bcc增殖并被检出。结论:添加抗生素的TSB与未添加抗生素的相比没有表PLX5622浓度现出明显的优势。TSB可以作为Bcc检验时的增菌培养基使用。生长缓慢且活力弱的Bcc菌株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会被漏检。
调控蛋白质稳态的抗肿瘤新靶点和新策略研究进展
蛋白质稳态失调与恶性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密切相关。造成蛋白质稳态失调的原因包括蛋白质合成改变、蛋白质折叠与翻译后修饰异常、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或自噬-溶酶体系统等蛋白质降解途径紊乱等。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蛋白质稳态失调可引起内质网应激及线粒体等重要细胞器功能异常,并导致促癌蛋白异常累积或抑癌蛋白过度降解,进而促进肿瘤发生发展Fer-1供应商。鉴于蛋白质稳态非常广泛地涉及肿瘤恶性演进的各个阶段,因此基于蛋白质稳态调控的关键机制或重要功能蛋白发展的靶向干预策略,是重要的抗肿瘤药物研发思路。其中靶向蛋白酶体、E3泛素连接酶的药物已成功上市用于多发性AZD2281纯度骨髓瘤等恶性肿瘤的治疗,而一系列蛋白降解技术如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 PROTAC)、溶酶体靶向嵌合体(lysosome-targeting chimera, LYTAC)等也已成为具有前景的新兴抗肿瘤策略。综述围绕蛋白质稳态调控领域,总结了一系列抗肿瘤靶点和策略的研究进展以及目前已上市或处于临medical residency床研究阶段的(候选)药物、靶点和适应证,为深入了解和认识蛋白质稳态调控机制,进一步拓展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妊娠中后期孕妇碘营养评估及其与甲减的关系研究
目的:观察南京地区妊娠中后期妇女尿碘浓度(urine iodine concentration,UIC)、尿肌酐(urinary creatnine,UCr)的变化,拟定尿碘/尿肌酐(urinary iodine concentration/urinary creatinine ratio,UIC/UCr)参考范围,探讨UIC/UCr与不同程度甲状腺激素减低的关系,及以UIC/UCr评估妊娠期妇女碘营养PF-6463922体外状态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2020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建卡的妊娠20~28周孕妇301例,检测促甲状腺素(thyrio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三碘甲状腺素(free triiodothyrox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Regorafenib体外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抗甲状腺素受体抗体(anti-thyroxine receptor antibody,TRAb)。留取晨尿测UIC、UCr,在137例甲功及抗体正常孕妇中确定UIC/UCr正常参考范围,并分析不同程度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的碘营养状况。结果:(1)正常妊娠中后期妇女UIC/UCr参考范围在106.14~269.75μg/g;(2)以UIC/Wearable biomedical deviceUCr评估入组的孕妇,碘缺乏占22.59%,碘充足占48.17%,碘过量占29.24%;(3)FT4随着UIC/UCr的升高而降低,当UIC/UCr超足量时,TSH明显升高;(4)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单纯性低T4血症人群的碘超足量比例高于碘缺乏比例。结论:以UIC/UCr替代UIC评价孕期碘营养状态,碘缺乏比例明显降低,UIC/UCr与TSH、FT4相关;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单纯性低T4血症孕妇,应结合UIC/UCr值慎重补碘。
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药配伍对乳腺癌肺转移及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药配伍治疗对乳腺癌肺转移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进行人高转移性乳腺癌细胞株(MDA231-LM2)及人乳腺癌细胞(MDA-MBselleck激酶抑制剂-231)的培养,观察1组注入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溶液、观察2组注入半枝莲溶液、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以荧光PCR法检测各组细胞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CXCL1)表GW-572016达情况,并进行比较;以酶联免疫法检测滴药12h、24h及48h后细胞570 nm吸收值,进而分析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观察组各组细胞中IL-6、CXCL1、MM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1组低于观察2组(P <0.05)。观察1组、2组于12 h、CT-guided lung biopsy24 h及48 h细胞各时段吸收值均小于对照组,且观察1组各时段吸收值明显小于观察2组(P <0.05);随着滴药时间推移,观察1组抑制率逐渐升高。结论: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药配伍后对乳腺癌肺转移有积极控制效果,对细胞增殖产生明显的抑制效果。
基于FABP4/PPAR-γ/NF-κB信号通路探讨芪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肝脏炎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芪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肝脏炎症的影响,从FABP4/PPAR-γ/NF-κB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GEO数据库筛选NAFLD差异表达基因。以高脂饲料喂养构建NAFLD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芪参汤组和二甲双胍组,分别予相应药物干预,于第12、16周采用HE染色、油红O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形态,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4(CCL4)含量,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肝组织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表达。以棕榈酸诱导建立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芪参汤组和抑制剂组,加入相应药物培养后,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IL-1β、TNF-α、CXCR3、CCL4含量,Western blot检测FABP4/PPAR-γ/Nnonviral hepatitis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亚群比例。结果 共筛选出1 246个差异表达基因(493个上调、753个下调),其中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表达在NAFLD发展过程中有显著差异。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细胞肿胀,呈气球样变,肝小叶结构紊乱,有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和大量脂滴形成,第12、16周NAFLD活动积分和油红O染色面积显著增加(P<0.01),血清AST、ALT、IL-1β、TNF-α、CXCR3、CCL4含量显著增加(P<0.01),肝组织FABP4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参汤组小鼠肝脏脂肪变程SBE-β-CD分子式度、炎症细胞浸润和脂滴明显减少,第12、16周NAFLD活动积分和油红O染色面积显著减少(P<0.01),血清AST、ALT、IL-1β、TNF-α、CXCR3、CCL4含量显著减少(P<0.05,P<0.01),肝组织FABP4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上清液IL-1β、TNF-α、CXCR3、CCL4含量显著增加(P<0.01),细胞FABP4、p-κB抑制因子激酶(IKK)α、p-NF-κB抑制因子(IκB)α及细胞核核因子(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IκBα及细胞质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Ly6Clow亚群比例显著减少,Ly6C~(high)亚群比例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芪参汤组细胞上清液IL-1β、TNF-α、CXCR3、CCL4含量显著减少(P<0.01),细胞FABPGalunisertib4、p-IKKα、p-IκBα及细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PAR-γ、IκBα及细胞质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Ly6Clow亚群比例显著增加,Ly6C~(high)亚群比例显著减少(P<0.01)。结论 芪参汤可能通过抑制FABP4/PPAR-γ/NF-κB信号通路活化,进而促进Ly6C~(high)细胞亚群向Ly6Clow细胞亚群转化,治疗NAFLD肝脏炎症。
肺炎支原体GrpE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肺炎支原体GrpE蛋白的生物学特性,纯化MpGrpE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 从NCBI网站获得肺炎支原体GrpE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并将其与大肠埃Dolutegravir抑制剂希菌、结核分枝杆菌、解脲脲selleckchem Belumosudil原体、生殖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和龟支原体的GrpE蛋白进行序列比对。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预测MpGrpE蛋白的信号肽、跨膜区、细胞定位、磷酸化和糖基化修饰、二级结构、三级结构、B细胞表位和作蛋白等生物学特性。将重组质粒pET28a-MpGrpE转化大肠埃希菌,诱导表达后通过Ni~(2+)亲和层析纯化重组MpGrpE蛋白。用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获得抗血清并测定抗体滴度。结果 MpGrpE蛋白与生殖支原体GrpE蛋白同源性为73%。MpGrpE蛋白共有217个氨基酸,分子式C_(1108)H_(1807)N_(291)O_(336)S_3,理论分子质量为24.7ku,理论等电点为7.7,为不稳定的疏水性蛋白。MpGrpE蛋白无信号肽,无跨膜区,定位在胞质。该蛋白含有8个丝氨酸、4个苏氨酸和2个酪氨酸磷酸化位domestic family clusters infections点,无糖基化位点。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69.12%,β折叠占8.29%,无规卷曲占18.89%,β转角占3.69%。MpGrpE蛋白83.2%的三级结构为最佳状态。MpGrpE蛋白含有4个连续的B表位和4个非线性表位。MpGrpE蛋白的的互作蛋白有DnaK、GroS、GroL等。通过Ni~(2+)亲和层析获得了较高纯度的MpGrpE蛋白,用该蛋白免疫小鼠能够诱导产生IgG抗体。结论 生物信息学分析MpGrpE蛋白是定位在肺炎支原体胞质的一种疏水性蛋白,克隆表达的MpGrpE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制以及疫苗研发提供了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