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一致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厂家线性免疫印迹法(LIA)试剂盒以及LIA与ELISA在检测可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样本特异性自身抗体的一致性。方法 分析LIA试剂盒A(LIA-A)和试剂盒B(LIA-B)检测313例可疑SLE患者的血清样本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comorbid psychopathological conditions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的一致性。313例患者血清样本中,随机选取60例患者的血清样本,进一步采用ELISA检测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比较LIA与ELISA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LIA-A与LIA-B检测抗dsDNA、抗Sm抗体、抗Belnacasan作用核小体抗体结果不一致分别为24、14、39例(kappa=0.670、0.727、0.373,P<0.01)。LIA-A与ELISA检测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结果不一致分别为16、5、9例(kappa=0.385、0.833、0.69LGK-974体内实验剂量5,P<0.05或P<0.01)。LIA-B与ELISA检测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结果不一致分别为15、11、28例(kappa=0.414、0.633、0.187,P<0.05或P<0.01)。结论 对于抗Sm抗体,不同检测方法和试剂之间一致性一般或较好。对于抗dsDNA抗体,LIA-A与ELISA检测一致性较差。对于抗核小体抗体,LIA-A与LIA-B及LIA-B与ELISA检测一致性较差。

某院2019-2021年门诊药房抗高血压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本院)门诊药房的抗高血压药的处方,为医生在临床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使药师能够规范合理、安全有效地指导患者使用药物。方法selleck合成 利用药房HIS系统提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门诊高血压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品数据,通过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由此计算用药频度(DDDs)、药物的日均费用(DDC)Neuroscience Equipment及排序比(B/A)等指标。结果 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门诊处方中使用的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方案基本合理,主要使用的药物种类有钙通道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ACEⅠ)、β-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药、复方制剂等,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CCB、ARB和复方制剂。结论 本院各类抗高血压药应用的研究内容基本符合2018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Etoposide试剂,联合用药情况基本符合标准。

Gemini型肽两亲分子自组装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肽两亲分子可以组装形成胶束、囊泡、纳米棒、纳米带以及纳米管等不同形状的超分子纳CCRG 81045米结构。研究发现,组装结构会对细胞摄取率和体内循环时间等生物过程产生影响。然而,这些有序结构与抗菌活性的关系很少被报道。因此,认识不同组装结构对抗菌活性的影响,对理解抗菌机理和开发高效抗菌剂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此,设计了两个系列的Gemini型肽两亲分子:(1)赖氨酸长度不同的12-(Lys)n-12 (n=2,4和6)和(2)氨基酸种类不同的12-(AA)4-12 (AA分别为Arg、Lys和His),通过改变氨基酸的数量或者种类,对其自组装结构进行调控,进而研究组装结构和抗菌活PLX5622核磁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赖氨酸长度从2增加6,分别形成长纤维、棒状、球形聚集体,其中棒medical application状聚集体对大肠抗菌的杀伤能力最强。不同氨基酸种类的12-(Arg)4-12、12-(Lys)4-12和12-(His)4-12分别组装形成短棒、长棒、纤维结构,其中组装结构为短棒的12-(Arg)4-12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且能高效清除已形成的生物膜(Fig1)。本研究工作建立了肽两亲分子聚集结构与抗菌能力之间的关系,为设计发展高效的抗菌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生信分析筛选心衰氧化应激相关关键基因并预测候选药物

为探究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发现核心基因进行靶基因药物预测。从GEO数据库Torin 1 IC50下载GSE120895基因表达图谱,通过GEO2R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将差异表达基因与GeneCard数据库中筛选的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取交集,得到心力衰竭氧化应激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利用R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及KEGBioactive charG分析,利用Cytoscape进行PPI网络的模块以及关键基因的筛选。之后在GSE17800基因表达图谱中验证关键基因的表达,并针对关键基因进行相互作用药物预测。差异表达基因与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取交集后,共筛选出52个上调的氧化应激相关差selleck化学异表达基因,在此基础上,筛选出ACTB、STAT3、FN1、EDN1、CAT共5个关键基因,在GSE17800基因表达图谱中验证后,针对4个关键基因预测了19个靶基因潜在药物。总之,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关键基因,并预测潜在治疗药物,从而为了解心力衰竭的分子机制及其诊治方法提供新的见解。

铋剂四联治疗胃溃疡的效果及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胃溃疡(gPUN30119半抑制浓度astric ulcer, GU)应用铋剂四联治疗的效果及对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及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GU患者,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治疗前、治疗21天后,比较两组自然杀伤T细胞(NKT)、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3~+、CD4~+、肠道菌群数量、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比较治疗效果、Hp根除率、Hp复发率。结果 治疗21天后,两组NKT、CD3~+、CD4~+、双歧杆菌数、乳酸杆菌数、MTL均上升,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肠杆菌数、GAS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2.98%)Biogas yield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根除率(94.49%)高于对照组(8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188011核磁);治疗组Hp复发率(3.51%)低于对照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U应用铋剂四联治疗,效果确切,可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改善细胞免疫指标水平,还可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肠道菌群数量,且疾病复发率低,远期预后好。

血清miR-199a-3p、TXNIP与甲亢患者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中微小RNA-199a-3p(miR-199a-3p)、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水平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蔡甸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甲亢患者2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房颤分为合并房颤组(98例)与未合并房颤组(120例)。采Safe biomedical applications集患者入院后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中miR-199a-3p、TXNI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亢患者发生房颤的影响因素;采用TargetScan Human网站预测miR-199a-3p与TXNIP的靶向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iR-199a-3p与TXNIP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99a-3p与TXNIP对甲亢患者发生房颤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未合并房颤组比较,合并房颤组患者总胆固醇和血清中miR-199a-3p水平较低,年龄、心率、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血清中TXNIP水平较高(P<0.05)。总胆固醇、miR-199a购买RepSox-3p水平升高均是甲亢患者发生房颤的独立保护因素,年龄增加、左心房内径增大、TXNIP水平升高均是甲亢患者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argetScan Human网站预测,miR-199a-3p与TXNIP存在靶向结合位点。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甲亢合并房颤患者血清miR-199a-3p与TXNIP水平呈负相关(r=-0.226,P=0.025);血清miR-199a-NSC125066 NMR3p水平与心率、左心房内径呈负相关(r=-0.248、-0.260,P=0.037、0.029);血清TXNIP水平与心率、左心房内径呈正相关(r=0.255、0.236,P=0.032、0.042)。血清miR-199a-3p、TXNIP评估甲亢患者发生房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0.738,灵敏度分别为95.92%、82.65%,特异度分别为72.50%、57.50%。结论 甲亢合并房颤患者血清miR-199a-3p呈低表达,TXNIP呈高表达,二者对评估甲亢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短期补充氢分子对健康成年人运动诱导氧化应激影响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研究目的: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 OS)被定义为某些细胞环境中氧化还原特性的不平衡,这可能是由于暴露于环境污染物(辐射)或内源性抗氧化系统能力有限导致的结果。氧化还原平衡对于维持关键细胞功能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剧烈运动时所释放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可能会超过抗氧化系统的保护能力而产生氧化应激,导致炎症的出现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进而产生疲劳,极大地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因此,预防或减轻氧化应激对于减少肌肉损伤、促进人体疲劳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许多研究表明,补充传统抗氧化剂(例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白藜芦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包括运动员在内的不同群体的抗氧化能力,从而达到减轻运动疲劳、促进身体健康和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过量摄入传统抗氧化物质可能会加重氧化应激,抑制运动诱导的骨骼肌和心血管所产生的有益的生理适应。因此,迫切的需要寻找到一种高效和足够安全的抗氧化剂,以提高人体在面对运动诱导的氧化应激时的抗氧化潜力。氢分子(H2)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可以减轻运动诱导的氧化应激及炎症。氢分子与传统的抗氧化剂不同,作为最小的分子,可以穿透细胞膜并快速扩散到细胞器中(例如,线粒体)。它可以选择性地减少氢氧根离子(OH-)和过氧亚硝酸阴离子(ONOO-),因此不会对生理活性物质产生影响(例如,H2O2)。目前有许多研究表明,氢分子对健康成年人运动诱导的氧化应激有益,然而不同研究的方案设计以及研究结果的差异较大。例如,一项纳入了8个样本的研究发现,与安慰剂水作为对照组相比,连续摄入3天的富氢水可能会导致健康成年人的BAP(biological antioxidant potential)/d-ROMs(diacron-reactive oxygen metabolites)的降低;而另一项纳入了9个样本的研究发现,与安慰剂水作为对照组相比,连续摄入2周的富氢水,对受试者的氧化应激和抗氧化反应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与此同时,近年来已出现大量研究聚焦于氢分子在运动人群当中的应用及机制探究。因此,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以定性和定量评价氢分子对健康成年人运动诱导氧化应激的影响,为氢分子影响氧化应激的实践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按照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PRISMA)首选报告项目指南进行,并注册于PROSPERO网站(注册号:CRD42022364123)。作者依据PICOS原则制定的文献检索策略(molecular hydrogen”OR”hydrogen rich water”OR”hydrogen-rich water”OR”hydrogen rich saline) AND (Oxidative Stresses”OR”Stress, Oxidative”OR”Antioxidative Stress”OR”Antioxidative Stresses),独立对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SPORTDiscus、PsyAM-2282化学结构cINFO共五个数据库进行检索,同时进行人工检索纳入研究和综述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为从数据库成立到2022年10月3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使用PEDro量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使用RevMan 5.3和Stata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连续数据采用Der Simonian-Laird随机效应模型,Hartung-Knapp-Sidik-Jonkman方差校正,使用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或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SMD)对各个研究的效应量进行合并。根据Cohen’s d的标准划分效果量尺度,分别为,取<0.2为微小效果,0.2-0.3为小效果,0.5为中效果,>0.8为大效果。以I2统计量判断研究间的异质性,取P<0.05为显著性水平。同时以I2值对异质性进行定量评价,当I2值为0%、25%、50%、75%时分别表示研究间存在无异质性、轻度异质性、中度异质性及高度异质性。通过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探究异质性来源,使用漏斗图和Egger检验评价发表偏倚。以剪补法(trim and fill analysis)估计发表偏倚对合并效应的影响。使用meta回归来探究氢分子对健康成年人运动诱导下氧化应激的影响。此外,使用定量系统评价证据分级工具(GRADE)对结果的证据质量进行评估。研究结果:系统检索得到471篇文献:PubMed(n=110)、Web of Science(n=133)、SPORTDiscus(n=25)、MEDLINE (n=187)、PsycINFO (n=14)、Manual (n=2);共排除了217篇重复出版物,留下254篇文章;然后通过标题和摘要剔除236篇不相关文章;对这18篇文章进行了进一步的评价,对其中13篇进行了剔除,最终,5篇文献被确定纳入meta分析。纳入文献的整体质量较高(PEDro≥6)。纳入研究中,干预组的样本量为8至20名受试者,共计67人;给氢方式主要为饮用富氢水(HRW)和吸入富氢气体(HRG);干预的运动方式主要为持续运动与间歇运动;结局指标通过d-ROMs来评估参与者的氧化应激水平,通过BAP、d-ROMs/BAP评估参与者的抗氧化潜力。meta分析结果发现,氧化应激(d-ROMs)的合并效应量不显著(MDpooled=0.06 UCARR,95%CI-0.22.36~22.48,p=0.99),异质性低(I2=27.86%,p=0.29);漏斗图和Egger检验表明无发表偏倚(t=-0.04,p=0.970),亚组分析中未发现显著差异。抗氧化潜能(BAP)的合并效应量显著(MDpooled=57.73μM,95%CI0.06~115.40,p=0.049),且无异质性(I2=0%,p=0.85);漏斗图和Egger检验表明不存在发表偏倚(t=0.19,p=0.861),通过进一步的亚组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补充氢分子对间歇性运动的抗氧化潜能有更加显著的效果(MDpooled=91.20uM,95%CI-0.19~182.58,p=0.049)。研究结论:短期补充氢分子可以提高健康成年人的抗氧化潜能,但可能无法直接Autoimmune dementia降低运动诱导的氧化应激水平;短期补充氢分子对间歇性运动的抗氧化NVP-TNKS656供应商潜能提升更有效果。

益气活血化瘀方联合泼尼松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患者肾功能及24h尿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方联合泼尼松治疗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伴新月体形成患者肾功能及24h尿蛋白(24hUP)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62例IgAN伴新月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口服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泼尼松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瘀方。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测量比较血压,检测比较肾功Half-lives of antibiotic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hUP、24h尿量、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转录生长因子-β1(TGF-β1)www.selleck.cn/products/nvp-tnks656]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压、BUN、Scr、24hUP、IL-6、TGF-β1均低CX-5461浓度于治疗前,Ccr、24h尿量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血压、BUN、Scr、24hUP、IL-6、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cr、24 h尿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化瘀方联合泼尼松治疗IgAN伴新月体形成大幅度提高肾功能,降低24 hUP水平,下调炎症因子表达,疗效好。

8-脱氧鸟苷和8-氧化鸟苷与老年肌少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8-脱氧鸟苷(oxo-dGsn)、8-氧化鸟苷(oxo-Gsn)和炎症指标水平及其与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老年肌少症患者100例为肌少症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健康体检正常的老年人10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检测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采用液相色谱仪测量两组8-oxo-dGsn、8-oxo-Gsn水平;比较两组握力、骨骼肌肌量、步行6 m所需时间等资料;应用Pearson线性模型分析8-oxo-dGsn、8-oxo-Gsn水平与肌少症组骨骼肌量的相关性,Bioprocessing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肌少症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肌少症组握力、骨骼肌肌量低于对照组,步行6 m所需时间高于对照组;肌少症组8-oxo-dGsn、8-oxo-Gsn水平高于对照组,hs-CRP、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8-oxo-dGsn水平、高8-oxselleck合成o-Gsn水平及高Hs-CRP水平、高IL-6水平、高TNF-α水平是老年肌少症的独立相关因素(均P<0.05);Pearson线性分析显示,8-oxo-dGsn和8-oxo-Gsn水平与肌少症患者骨骼肌量呈负相关(r=-0.707、-0.561;均P<0.05)。结论 老年此网站肌少症患者体内存在高水平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状态,特别是高水平8-oxo-dGsn、8-oxo-Gsn可能与老年肌少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独立相关关系。

清热凉血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热毒蕴肤证玫瑰痤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次试验通过临床研究,观察清热凉血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热毒蕴肤证玫瑰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对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在江西省中医院门诊部共招募了72名符合西医玫瑰痤疮诊断标准且中医证型为热毒蕴肤证的患者。患者按照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通过随机原则平均分成了Fer-1说明书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6名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均予以保湿及生活指导。试验组:口服中药汤剂凉血五花汤加减(代煎)联合背俞穴(肺俞、胃俞、膈俞)刺络拔罐;对照组:口服盐酸多西环素片。两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总计两个疗程8周。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治疗第8周末记录两组患者的的症状体征评分,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以及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血清IL-6、IL-17水平,据此作为疗效判定依据。治疗过程中随时记录不良反应并进行对症处理,治疗结束4周后进行随访,统计复发率。结果:试验过程中试验组有1例患者脱落,对照组有2例患者脱落,最终临此网站床实际完成69例患者,试验组35例,对照组34例。1.总体疗效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总评分、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血清IL-6、IL-17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且试验组疗效更佳。2.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8周后,试验组临床痊愈5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6%,愈显率57.1%。对照组临床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3.5%,愈显率29.4%,经检验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症状体征比较:两组治疗前具可比性,治疗4周后,对各项症状体征进行比较,均有P<0.05,表明两组受试者在玫瑰痤疮皮损症状、体征方面都有所改善。在组间比较方面,试验组对于灼热、瘙痒、刺痛、红斑4项指标的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8周后,试验组在治疗灼热、瘙痒、刺痛、紧绷、阵发性潮红、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和丘疹脓疱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在缓解干燥方面的作用相当。4.安全性比较: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方面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1.清热凉血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热毒蕴肤证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优于盐酸多西环素组,且于改善患者灼热、瘙痒、刺痛、红斑方面疗效更佳。2.清热凉血法联合刺络拔罐可有效缓解热毒蕴肤证玫瑰痤疮多种皮损及症状,且副作用小、疗效稳定、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3.清热凉血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热毒蕴肤证玫瑰痤疮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6、IL-17水平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