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筛选荷斯坦牛肌肉组织中与泌乳期、妊娠期及繁殖力相关的关键目标基因,为进一步开展基因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GEO数据库中有关荷斯坦牛在妊娠末期、泌乳早期和泌乳中期肌肉基因表达及生育能力的数据集GSE62159,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方法进行基因共表达分析,将所得到的模块与妊娠末期、泌乳中期及繁殖力性状相关联,选择各模块中连接度处于前30的基因作为枢纽基因(Hub基因),使用String网站对模块进行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LY2157299纯度on Networks,PPI)分析,选择PPI网络中节点连接度Components of the Immune System值排名前30的基因作为核心基因,与Hub基因交集得到在肌肉中与生理时期及繁殖力相关的关键目标基因。【结果】研究共分析得到13Talazoparib采购个模块,其中Green、Blue两个模块与泌乳期相关,Magenta模块与繁殖力相关。对各目标模块内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富集结果显示肌肉组织中与妊娠末期相关的基因功能主要有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与分泌、机体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及神经退行性变等;与泌乳中期相关的基因功能有干细胞群维持、蛋白质合成与分泌、抗原加工与呈递及多种疾病发生等;与繁殖力相关的基因功能有血管形成、子宫内胚胎发育与肌动蛋白丝结合等。筛选到荷斯坦牛肌肉中与妊娠末期相关的关键基因有3个,与泌乳中期相关的关键基因有1个,与繁殖力相关的关键基因有8个。【结论】鉴定到关于荷斯坦牛肌肉组织中与妊娠末期相关的基因为EIF5A、ACO2和EEF1G,与泌乳中期相关的基因为EIF4A2,与繁殖力相关的基因为ITGB1、MYH9、TLN1、CAV1、COL4A1、COL4A2、FLNA和HSPG2。
叙事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叙事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研究纳入2021年5月—2022年5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90例,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同时实施叙事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自我效能总评分、心理弹性总评分、生活质量总评分及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 0,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饮食控制、遵医用药行为、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且oral biopsy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总NSC 119875化学结构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9 4,P<0.05)。结论 叙事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具有较为积极影响,可提升其疗效、自我效能及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改变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患者比较认寻找更多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基于啮齿类动物模型的推拿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的机制被认为是多因素Ceralasertib分子式的。近年大量研究发现,啮齿类动物模型是临床前NP较理想的模型,而推拿通过多种分子机制作用于NP的发展。本文基于慢性压迫性损伤和脊神经结扎的两种啮齿类动物模型,从推拿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和M1型小胶质细胞,以减少神经炎症,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激活,并减少Ca2+离子通道的表达,从而降低损伤敏感神经元的过度兴奋性,以及抑制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18/6和炎症介质囊泡谷氨酸转运蛋白2、NOD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长链非编码RNA BANCR的分泌,减少伤害感受器三磷酸腺苷受体P2X3和压电型机械敏感离子通道组件2的表达,调节疼痛回路中γ-氨基丁酸能传递方面。笔者总结分析推拿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缓解神经炎症、抑制神经元凋oral and maxillofacial pathology亡、促进突触重塑点击此处的分子机制,以期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TNF-α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不良的关联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不良的关联。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serum immunoglobulin院收治的Hp感染消化不良患者11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于医院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名作为对照组;分析TNF-α基因多态性,研究TNF-α基因多态性与Hp感染消化不良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在rsl800629位点GA基因型、rs361525位点GA基因、rsl800630位点CA基因型分布频率低于对照组,rsl800629位点AA基因型、rs361525位点AA基因型、rsl800630位点AA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rsl800629位点G等位基因、rsl800630位点C等位基因携带率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rsl800629位点A等位基因、rsl800630位点A等位基因与Hp感染消化不良发病有关(P<0.05);转归不佳组在rsl800629位点GA基因型、rsl800630位点CA基因型分布频率低于转归良好组,rsl800629位点AA基因型、rs361525位Dibutyryl-cAMP使用方法点AA基因型、rsl800630位点AA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转归良好组(P<0.05);转归不佳组rsl800629位点A等位基因、rsl800630位点A等位基因携带率高于转归良好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rsl800629位点A等位基因、rsl800630位点AA基因型、A等位基因与患者疾病转归有关(P<0.05)。结论 TNF-α基因多态性与Hp感染消化不良有关,rsl800629位点AA基因型、rs361525位点AA基因型、rsl800630位点AA基因型为影响疾病发生和疾病转购买Canagliflozin归的易感基因。
温肾醒脾化浊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肾损伤干预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索SBE-β-CD体内实验剂量温肾醒脾化浊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应机制确认细节,为温肾醒脾化浊法临床应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提供科学基础。方法 通过阿霉素(6 mg/kg)尾静脉注射构建肾功能衰竭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肾醒脾化浊方低、中、高剂量组(1.49 g/kg、2.98 g/kg和5.95 g/kg),灌胃给药27 d后,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 h蛋白尿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肾功能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酸(UA)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损伤程度;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组织MMP-9基因、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Col4a2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1(Fn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温肾醒脾化浊方显著减少24 h蛋白尿和肾体质量的异常增加,有效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尿素氮、肌酐、尿酸水平(P<0.05或P<0.01),改善肾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纤维化增生以及肾小球变形萎缩等病变。温肾醒脾化浊方干预显著下调TIMP-1、TGF-β1、Col4a2R和Fn1 mRNA表达,上调MMP-9转录表达(PAll-in-one bioassay<0.05),调节MMP-9/TIMP-1失衡(P<0.05)。结论 温肾醒脾化浊方可能通过调控MMP9/TIMP-1失衡,下调TGF-β1及Fn1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从而保护肾功能和延缓肾纤维化。
不同病理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INF-γ、IL-4、IL-10表达水平观察比较
目的 观察不同病理类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selleck HPLC-γ(INF-γ)表达水平。方法 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再根据病理类型分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n=15)组、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FPGN,n=16)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n=17)组、膜性肾病(MN,n=16)组和狼疮性肾炎(LN,n=17)组5个亚组,同时选取同院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6例作为对照组。统计2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血压、血常规、24 h尿蛋白、血沉、补体C3等一般资料,比较各个亚组患者血清INF-γ、IL-4、IL-10水平,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INF-γ、IL-4、IL-10水平与24 h尿蛋白、补体C3的相关性。结果2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合并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高于对照组的健康体检人群(P<0.05),其中LN组血压最高,其次为FSGS组。LN组尿液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补体C3水平均低于其他各组(P<0.05)。LN组血沉水平高Intermediate aspiration catheter于其他各组(P<0.05)。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均高于对照组的健康体检人群(P<0.05),其中MN组最高,其次为LN组。FPGN、MsPGN、MN、LN组IL-4、IL-10水平均高于FSGS组(P<0.05)。FPGN、MsPGN、MN组INF-γ水平均低于FSGS组、LN组(P<0.05Adezmapimod核磁)。经Pearson检验,MN、MsPGN、FPGN组INF-γ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P<0.05);LN、FSGS组IL-4、IL-10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P<0.05)、与补体C3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INF-γ、IL-4、IL-10表达水平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临床观察有助于识别患者病理类型。
基于P53/PHB信号通路探讨芪地固肾方对特发性膜性肾病大鼠的效应机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芪地固肾方对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大鼠尿蛋白、血清生化指标、肾脏病理和P53/PHB表达的影响,探索芪地固肾方治疗IMN的效应机制。方法:1.使用兔抗大Dynamic biosensor designs鼠Fx1A血清建立被动Heymann肾炎(passive heymann nephritis,PHN)大鼠模型。2.分为模型组、盐酸贝那普利片组、芪地固肾方低剂量组、芪地固肾方中剂量组、芪地固肾方高剂量组,另设空白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时间为4周。3.动态观察大鼠24小时蛋白尿定量及给药后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PAS、MASSON染色及电镜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肾脏组织中P53、PHB1、PHB2及凋亡标志物PARP和cleaved PARP的表达水平。结果:1.芪地固肾方对IMN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1)24h尿蛋白定量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尿蛋白显著增多(P<0.01)Fulvestrant溶解度。与模型组相比,给药2周后,各给药组的尿蛋白水平有所下降,但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4周后,中药中、高剂量组和贝那普利组尿蛋白显著降低(P<0.01)。(2)肝功能、血脂和肾功能指标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TP和ALB水平降低(P<0.01),TC和TG的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中、高剂量组和贝那普利组TP和ALB明显升高(P<0.01);中药中、高剂量组和贝那普利组TC显著降低(P<0.0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贝那普利组TG显著降低(P<0.01);ALT、AST、Scr、BUN的水平比较,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3)肾脏病理损伤比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肾脏病理损伤明显加重;与模型组比较,芪地固肾方低、中、高剂量组及贝那普利组肾脏病理形态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肾组织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减少,足突融合率减轻,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下嗜复红蛋白沉积减少,其中中药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贝那普利组效果最佳。2.芪地固肾方对IMN大鼠肾组织P53、PHB1、PHB2、PARP和cleaved PARP的影响(1)肾组织中P53、PHB1、PHB2和cleaved PARP m RAN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PHB1 m RNA、PHB2 m RNA显著降低(P<0.01),P53m RNA、cleaved PARP m RAN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中、高剂量组和贝那普利组LY2835219半抑制浓度P53 m RNA明显降低(P<0.01),中药低剂量组P53 m RNA有所降低(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和贝那普利组PHB1和PHB2 m RNA显著增高(P<0.01),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cleaved PARP m RAN均显著降低(P<0.01)。(2)肾组织中P53、PHB1、PHB2、PARP和cleaved PARP的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P53和cleaved PARP蛋白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PHB1、PHB2、PARP蛋白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和贝那普利组P53和cleaved PARP显著降低(P<0.0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贝那普利组PHB1蛋白显著增高(P<0.01),中药中、高剂量组和贝那普利组PHB2蛋白显著升高(P<0.01),贝那普利组和中药高剂量组PARP显著增高(P<0.01)。结论:1.芪地固肾方能减少IMN模型大鼠尿蛋白的排泄,可提高血清ALB、TP水平,降低TC、TG水平;2.芪地固肾方能减轻IMN模型大鼠肾脏病理损伤;3.芪地固肾方可通过抑制IMN模型大鼠P53的表达,提高PHB1、PHB2,减轻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的足细胞损伤,减少蛋白尿,达到治疗IMN的功效。
Ⅱ型心肾综合征大鼠模型制备方法的改良
目的 建立一种改良的Ⅱ型心肾综合征大鼠模型并进行评估。方法 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eart-to-mediastinum ratio7只)与模型组(13只)。采用在小动物麻醉机下挤心脏法进行永久性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心Emricasan配制肌梗死,1周后行单侧肾(右肾)切除术,第6周行心脏超声、病理学染色及血液、尿液等检测来验证模型的建立。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elleck Baf-A1心超检测的心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P<0.01),脑钠肽、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明显升高(P<0.01);HE染色发现模型组大鼠心肌排列紊乱,肾小球萎缩伴炎症细胞浸润。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发现模型组大鼠心肌胶原纤维明显增多,肾小管排列不规则,大量胶原沉积,阳性染色面积比明显升高(P<0.01)。结论 本改良造模方法能够制备一种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死亡率低的Ⅱ型心肾综合征大鼠模型,模拟了早期心脏、肾功能损伤和病理改变,为系统深入研究Ⅱ型心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药效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氯化锂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牙髓干细胞的成牙本质向分化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氯化锂(LiCl)对牙髓干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以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DPSCs,通过茜素红染色评估不同浓度氯化锂(1Stem-cell biotechnologymmol/L和10mmol/L)刺激牙髓干细胞形成矿化结节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1mmol/L氯化锂对牙髓干细胞矿化基质蛋白表达的影响;LY192004用来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通过茜素红染色和实时定量PCR验证其对牙髓干细胞矿化结节形成以及矿化PLX3397纯度基质蛋白的影响。进一步通过Westernblot分析1mmol/L氯化锂加或不加LY29400MRTX1133 NMR2刺激牙髓干细胞对其下游AKT蛋白磷酸化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mmol/L氯化锂可显著促进牙髓干细胞矿化结节形成和矿化基质蛋白的表达(P<0.05),而10mmol/L氯化锂则抑制矿化结节形成(P<0.05)。加入LY294002(25μmol/L),显著抑制了氯化锂(1mmol/L)刺激导致的矿化结节形成增加和矿化基质蛋白高表达(P<0.05)。通过Westernblot检验发现,LiCL能够显著促进Akt的磷酸化(P<0.05),并具有时间依赖性,而LY294002可显著抑制Akt的磷酸化(P<0.05)。结论氯化锂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牙髓干细胞的成牙本质向分化过程。
PAI-1、VEGF及其受体flk-1与IgAN患者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selleckchem 3-MethyladenineGF-R2(flk-1)与IgA肾病(IgAN)患者肾小管间质损害(T点击此处IL)程度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IgAN患者86例,作为IgAN组,以同期因疑似肾脏恶性肿瘤而进行病理活检且结果正常的85例对象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患者PAI-1、VEP falciparum infectionGF及flk-1差异,以散点图分析各指标与Katafuchi半定量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IgAN组PAI-1、VEGF及flk-1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中,重度TIL损伤组PAI-1、VEGF及flk-1最高,轻度TIL损伤组PAI-1、VEGF及flk-1最低,各组间PAI-1、VEGF及flk-1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AI-1、VEGF及flk-1均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PAI-1、VEGF及其受体flk-1与IgAN患者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显著相关,监测各指标水平有利于判断肾小管病理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