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发达国家发病率位居男性肿瘤第一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前列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前列腺癌在最初对雄激素剥夺治疗敏感,但最终仍会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而后者预后差,治疗方案有限。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免疫治疗的代表药物,在部分实体肿瘤患者中取得了持久的肿瘤抑制效果。但是,多个ICIs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试验并未取得显著预后改善,前列腺癌患者对ICIs耐药及响应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迫切需要能够预测ICIs治疗前列腺癌响应的生物标志物。研究目的:本研究拟探索P63基因、P504S基因、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NR3C4在前列腺腺癌微环境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探究其对前列腺癌免疫治疗响应及预后的预测价值,为筛选潜在免疫治疗响应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利用GEPIA2和TIMER 2.0工具分析TCGA的499例前列腺腺癌(Prostate adenocarcinomaLaduviglusib供应商,PRAD)数据集,获得P63基因、P504S基因、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NR3C4在前列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回顾性收集的94例PSA异常升高的患者的免疫组化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P63在多数前列腺癌组织中呈现阴性表达,并无明显差异,因此我们选择探索P504S和AR的表达与前列腺癌微环境的相关性。通过GEPIA 2数据库和HPA数据库分析P504S和AR的表达与PRAD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等预后指标的相关性。使用TISIDB和TIMER2.0分析基因的表达与PRAD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运用GEPIA2数据库分析基因的表达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分子的相关性。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预测与前列腺癌免疫治疗响应相关的潜在分子标志物。研究结果:1.GEPIA 2和TIMER 2.0的分析显示,相较于正常组织,PRAD的P504Sbioceramic characterization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63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织;并且通过统计分析临床患者的免疫组化结果,进一步验证数据库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相同(P<0.05)。2.通过GEPIA 2工具、TIMER 2.0工具的分析和纳入患者免疫组化结果的验证,我们发现AR在不同前列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且与患者的临床分期相关(P<0.05),提示数据库的转录组数据与本研究纳入的病例中相应蛋白表达水平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前列腺组织的P63、P504S、AR的表达程度和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PSA浓度相关(P<0.05);4.GEPIA2数据库显示,P504S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呈正相关,但与无病进展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无明显相关;AR的表达水selleck合成平与患者的DFS呈负相关,但与OS无明显相关性。5.P63在前列腺腺癌组织中多数为阴性表达,不同患者间无明显表达差异,故未做微环境相关分析。P504S和AR的表达与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浸润淋巴细胞相关,AR基因在前列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程度与CD 8+T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s)、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的浸润丰度呈正相关,与骨髓系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的浸润丰度呈负相关(P<0.05);P504S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程度与CD8+T细胞、CAFs的浸润丰度呈负相关(P<0.05),与Tregs、MDSCs的浸润丰度呈无明显相关性(P>0.05)。6.PRAD中,AR和P63的表达与PD-L1的表达程度成正相关,P504S表达与PD-L1的表达程度成负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P504S和AR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免疫细胞浸润丰度和PD-L1的表达程度存在相关性,可能是前列腺癌免疫治疗的响应及预后判断的潜在分子标志物;AR高表达和P504S低表达的患者可能是潜在的免疫治疗获益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