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35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目的:本研究拟探究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以期找到胶质瘤新的治疗靶点。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77位胶质瘤患者的肿瘤标本(术前均未进行放化疗)及1Pulmonary microbiome5例脑外伤患者行颅内减压术切除的正常脑组织,MLN8237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将脑胶质瘤主要分为I级(恶性程度最低、预后最好)到IV级(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其中低级别胶质瘤(WHO I级13例、WHO II级25例),高级别胶质瘤(WHO III级16例,WHO IV级23例)。研究采用免疫组化(IHC)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组成IL-35的两个亚基p35和EBi3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及脑外伤患者行颅内减压术切除的正常脑组织的表达情况。随访调查统计不同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生存周期与组织中p35和EBi3表达量是否相关。应用SPSS24.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c~2检验探究正常脑组织及不同级别胶质瘤中p35和EBi3的表达差异;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r法分析。结果:人脑胶质瘤中p35和EBi3强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级别脑胶质瘤组中的p35和EBi3强阳性表达率高于低级别组(P<0.05)。长期随访调查显示,IL-35表达高的患者较IL-35表达低的患者生存周期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脑胶质瘤中,IL-35的表达越高,胶质瘤恶性程度越高,且患者的生存周期越短,IL-35有望作为评价胶质瘤恶性程度及胶质Z-IETD-FMK试剂瘤患者预后情况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