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常见中医证型与血清IL-17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1.研究IgA肾病三种常见中医证型的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2.研究IgA肾病三种中医证型与血清IL-17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IgA肾病早期的炎症指标,及进一步探索通过中医辨证中医药施治抑制炎症因子,为治疗IgA肾病以及延缓IgA肾病患者肾功能进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收集2020.06-2022.12期间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IgA肾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同时运用中医辨证积分对其进行中医证型辨证分型,分析常见的三种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2.在常见的三DS-3201核磁种中医证型的IgA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为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抽取空腹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IgA肾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IL-17的水平,比较IgA肾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IL-17水平的差异;分析IgA肾病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三种常见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前期共纳入405例IgA肾病患者,男性为198例,女性207例(男女比例为0.95:1),民族以汉族为主,占75.6%(306/405),而云南具有多民族聚居的特点,IgA肾病患者少数民族中占比24.4%(99/405),其中彝族占比10.3%(41/405);中医辨证分型排名前三的为外感风热证、气阴两虚及肺脾两虚证。在405例IgA肾病患者中外感风热患者的比例最大,占29.6%(120/405),另外两个证型的比例分别28.4%(115/405)和24.6%(100/405);气阴两虚证患者平均年龄为(43.41±11.92)岁,显著高于肺脾气虚证患者和外感风热证患者。在常见的三种中医证型中随机抽取150例患者,IgA肾病患者组的血清IL-17水平(20.93±8.99)pg/ml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17.53±Immunohistochemistry7.78)pg/ml(P<0.05),同时表明患者IL-17的水平与血肌酐及e GRF值及尿素氮值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各中医证型及健康对组血清IL-17的水平,发现气阴两虚证患者的血清IL-17水平为(25.64±11.40)pg/ml,高于肺脾气虚证(18.83±4.14)pg/ml与外感风热证(18.31±8.04)pg/ml的患者,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肺脾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年龄显著高于外感风热证患者,肺脾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血肌酐值高于外感风热及健康对照组,气阴两虚证患者尿素氮水平、IL-17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结论】1.IgA肾病患者中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外感风热证、肺脾气虚证及气阴两虚证。外感风热证患者平均年龄最低,而气阴两虚证患者年龄最大。2.IgA肾病患者中血清IL-17的水平明显增高,且与三种IgA肾病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关性,气阴两虚证患者的血清IL-17水平、血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个证型,作为促炎细胞因子,血清IL-17参与了IgA肾病的发病,且IL-17水平与中医证型存在着相关性,对中医辨证中医药施治抑制炎症因子,为延缓IgA肾病患者肾功能进展提ABT-263说明书供了客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