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不同性别护理人员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对比分析: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背景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特殊性长期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易致其日常血压增高,且男性与女性在组织、细胞、分子水平调节血压稳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高血压影响因素可能有所不同,探讨不同性别护理人员的高血压影响因素对于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具有参考意义。目的 调查河北省不同性别护理人员高血压流行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为不同性别护理人员制定个性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普查方法,于2016年11月—2018年7月对河北省11个地市所有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高血压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对男性和女性护理人员的高血压公认影响因素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基于匹配后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性别护理人员高血压影响因impregnated paper bioassay素。结果 男性护理人员高血压患病率(20.36%LY-188011体内实验剂量)高于女性(6.26%)(P<0.001)。匹配后年龄[>25~35岁(OR=2.182)、>35~45岁(OR=3.560)、>45~55岁(OR=7.406)、>55~65岁(OR=13.339)]、体质指数[24.0~<28.0 kg/㎡(OR=1.591)、≥28.0 kg/㎡(OR=2.739)]、医院所在地[沧州(OR=1.431)、衡水(OR=1.834)、唐山(OR=1.408)]、高血脂年限[>0~5年(OR=3.399)、>5~10年(OR=4.451)]、高血压家族史(OR=1.225)是男性护理人员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25~35岁(OR=1.382)、>35~45岁(OR=4.125)、>45~55岁(OR=6.510)、>55~65岁(OR=5.616)]、体质指数[24.0~<28.0 kg/㎡(OR=1.749)、≥28.0 kg/㎡(OR=3.111)]、所在科室[儿科(OR=1.570)、医技科室(OR=1.779)]、高血脂年限[>0~5年(OR=2.863)、>5~10年(OR=3.713)]、糖尿病年限[>0~5年(OR=3.126)、>5~10年(OR=2.947)、>10年(OR=9.743)]、高血压家族史(OR=1.243)、月经情况[不规律(OR=1.358)、已绝经(OR=1.689)]、妊娠高血压疾病[否(OR=0.48PF-64639226)、无妊娠史(OR=0.507)]是女性护理人员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男性护理人员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年龄、体质指数、高血脂年限、高血压家族史是男性、女性护理人员发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儿科、医技科室、糖尿病、月经不规律、已绝经、有妊娠高血压疾病仅对女性高血压患病风险产生影响,相关部门可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另外,医院所在地是男性护理人员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应关注相关地市男性护理人员血压状况;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高血压患病风险。

非洛地平联合美托洛尔在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非洛地平联合美托洛尔在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萧县官桥镇吴集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非洛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美托洛尔治疗biomass liquefaction,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疗效、血清炎症、氧化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和收selleck HPLC缩压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PCI-32765抑制剂n-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1β、hs-CRP、TNF-α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2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总抗氧化态(total antioxidant status,TA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MDA降低,TAS、SOD提升,且观察组MDA低于对照组,TAS、SOD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接受非洛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同时用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靶向消防装备设计与性能研究

锂电池储能系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支撑,但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消防安全问题成为了制约储能系统大规模推广的关键瓶颈,现有基于固定建筑物式的传统气体灭火系统适用性不强,无法扑灭锂离子电池火灾及抑制复燃。本工作面向典型预制舱式锂AM-2282配制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基于多层协同预警技术和不同防护灭火策略实现了对储能系统的靶向消防防控装备开发。首先,基于烟/温感探测器、可燃气体传感器、Pack温度传感器构建了多层协同的预警技术,实现对电气火灾、锂离子电池火灾的精准预警。其次,在现有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基础上增加锂电池火灾专用抑制系统,满足国标电气场所消防设计要求的同时保障锂电池火灾抑制需求。通过主管道、应急管道、喷嘴的布局定位安装,所设计的抑制系统支持Pack级主动防护,能将锂离子电池抑制JAK抑制剂剂输送到Pack,实现对锂离子电池火灾的早期扑灭并能多次启动,抑制锂离子电池火灾复燃及蔓延。灭火系统和抑制系Veterinary medical diagnostics统协同作战,各自发挥优势,全方面保障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

阴虚质与疾病的相关性——基于196项临床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目的 基于中医体质与疾病相关性临床研究的文献报告,分析阴虚质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全面检索和纳入2009年4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发布以来至2020年12月31日国内外所有应用该标准开展的中医体质类型和疾病相关性(简称“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文献题录、文献计量学特征、研究地域、发表类型、文献语种、试验设计类型、样本量、疾病、阴虚质在疾病人群中所占的比例、阴虚质与疾病发生的比值比(OR)或相对危险度(RR)等,从中筛选、整理和分析阴虚质与疾病关系的临床研究证据。结果 从1746项体病相关临床研究中纳入符合条件的临床研究文献共196篇,总样本量达83 038例。159项研究发现,阴虚质为高血压(28.7%)、糖尿病(26.0%)、便秘(32.8%)、更年期综合征(29.5%)、骨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质疏松症(26.0%)、肺癌(25.1%)、干眼症(27.0%)、乳腺癌(20.4%)、复发性脑卒中(25.6%)、过敏性紫癜(31.0%)、卵巢功能不全(28.3%)、失眠(26.9%)疾病人群中出现最多的体质类型,其中位比例为20.4%~32.8%。49项研究发现阴虚质是高血压(OR=3.GSK2118436抑制剂086)、骨质疏松症(OR=3.167)、糖尿病(OR=1.859)的危险因素。结论 阴虚质与中老年人群部分常见的循环、生殖、内分泌、骨骼等系统疾病以及中医阴虚证候相关病症等具有较密切的关系,中医体质辨识和调理将有助于这些疾病的selleck CP-456773防治。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曲安奈德术后球内注射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术后球内注射曲安奈德在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5例PDR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33例(43眼)实施PPV联合术后球内注射曲安奈德,参照组32例(41眼)实施PPV。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术前及术后1个月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观察两组眼底消退情况(无灌注区消退、新生血管消退)、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5.35%)高于参照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两组眼压、CMT、BCVA较术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新生血管消退率(79.07%)、无灌注区消退率(90.7selleck0%)高于参照组(51.22%、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Community infection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9.30%)、术后6个月复发率(4.65%)与参照组(17.07%、12.20%)对比,差异无统点击此处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PV联合术后球内注射曲安奈德能提高PDR治疗效果,促进无灌注区和新生血管消退,有助于控制眼压,改善视功能,且安全性较高,不增加复发风险。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和血管内皮生长medical mycology因子(VEGF)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RSA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120例同期因计划外妊娠进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IMP-1、VEGF表达水平,将血清TIMP-1、VEGF表达水平以平均数为界区分高、低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观察组血清TIMP-1与VEGF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TIMP-1、VEGF表达水平对RSA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RSA发生的因素。结果 对照组血清TIMP-1、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181.92±44.28)ng/ml和(103.07±24.42)pg/ml,观察组血清TIMP-1、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243.83±54.21)ng/ml和(77.42±21.29)pg/ml,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TIBMS-907351MP-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VEG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89,8.673,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TIMP-1与VEGF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06,P<0.05)。血清TIMP-1、VEGF单独预测RS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7(95%CI:0.764~0.869)、0.789(95%CI:0.732E-616452临床试验~0.846),截断值分别为210.83 ng/ml、89.73 pg/ml,此时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72.50%、73.30%,特异度分别为76.70%、74.20%,TIMP-1、VEGF联合预测RSA的AUC为0.876(95%CI:0.833~0.920),灵敏度为81.70%,特异度为78.30%,与单独预测相比,TIMP-1、VEGF联合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IMP-1高水平、VEGF低水平均是影响RS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RSA患者血清TIMP-1高表达,VEGF低表达,两者共同参与RSA的发生,可能成为早期预测、评估RSA发生风险的生物学标志物。

RECK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观察人胰腺癌组织及细胞株中RECK基因的表达,探讨重组慢病毒LV-RECK对胰腺癌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以及该基因与胰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胰腺癌及相应正常胰腺组织中RECK的NBVbe medium表达,分析RECK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三个胰腺癌细胞株(PANC-1,MIAPaCa-2,AsPC-1)中RECK的表达。统计分析RECK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建立胰腺癌动物模型,应用LV-RECK进行治疗,观察抑瘤效果,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RECK在胰腺癌细胞株中不表达。胰腺癌组织的RECK表达率(45.2%)较正常胰腺组织(88.1%)PF-07321332体内明显降低(P<0.01)。RECK表达与胰腺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局部浸润存在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ECK阳性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期较阴性组明显延长(P=0.000)。单因素Cox分析显示,RECK表达、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局部浸润与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只有RECK表达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P=0.000)。动物实验中,LV-RECK治疗组移植瘤明显缩小(P<0.05),微血管密度明显降低(P<0.05),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5),生存期显著延长(P<0.05)。结论 RECK表达与胰腺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更多为胰腺癌的独立预后指标。RECK基因过表达可以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移植瘤的生长,改善荷瘤鼠的预后,为胰腺癌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不同蛋白酶处理对真姬菇菌盖与菌柄鲜味物质释放的影响

目的:探究不同蛋白酶处理对真姬菇菌盖与菌柄鲜味物质释放的影响,以充分提获悉更多取并利用真姬菇鲜味物质。方法:选取3种单酶(风味蛋白酶、复合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2种复配酶(风味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复配酶、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复配酶)对真姬菇菌盖和菌柄进行酶解,比较5组蛋白酶处理后真姬菇菌盖与菌柄鲜味物质释放的差异。结果:风味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复配酶水解液鲜味氨基酸和鲜味核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处理组(P<0.05),菌盖与菌柄经该复配酶水解后水解液中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达20.85 mg/g和10.60 mg/g,鲜味核苷酸含量分别达8.45 mg/g和3.88 mg/g,菌盖的等效鲜味浓度值从食用exercise is medicine菌的第二等级(836.90 g MSG/100 g)selleckchem Fer-1显著提升到第一等级(1 333.75 g MSG/100 g)。此外,电子舌系统可较好地辨别不同水解物的滋味差异。结论:利用风味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的复配酶水解,能够更充分释放真姬菇菌盖和菌柄中的鲜味物质,且真姬菇菌盖相较于菌柄在开发少盐鲜味调味品方面更有潜力。

白细胞介素-22在高血压小鼠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2(IL-22)对高血压小鼠血压和血管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45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IL-22中和抗体(IL-22 NAb)组,每组各15只。通过血管紧张素II(Ang II)灌注构建高血压小鼠模型,其中模型组和IL-22 NAb组小鼠均按750 ng/(kg·min)输注Ang II,IL-22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IL-22 NAb1.25μg,对照组小鼠Nonsense mediated decay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灌注前、灌注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测量小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采用Verhoeff’s Van Gieson(VVG)和Masson染色,评估血管形态和胶原沉积情况。检测小鼠血清IL-6、IL-10、IL-2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购买S63845(TGF-β)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IL-22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IL-22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IL-22 NAb组血清IL-22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升高,弹力纤维和血管周围胶原沉积(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IL-22 NAb组小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弹力纤维和血管周围胶原含量明显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主动脉M1型巨噬细胞数量升高,M2型巨噬细胞数量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IL-22 NAb组小鼠M1型巨噬细胞数量降低,M2型巨噬细胞数量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IL-6和TNF-Barasertib供应商α含量显著升高,IL-10和TGF-β含量降低(均P<0.05);而与模型组相比,IL-22 NAb组小鼠血清IL-6和TNF-α含量明显降低,IL-10和TGF-β含量升高(均P<0.05)。结论 IL-22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参与高血压病程和血管重构。

PD-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新辅助治疗局部进展期胃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评估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SOX)方案在局部进展期胃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14例局部进展期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PD-1抑制剂联合SOX组(联合组,3genetic discrimination5例)和SOX组(化疗组,79例),治疗后评估2selleck MDV3100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近期疗效方面,联合组与化疗组治疗后评估为完全缓解(CR)、主要病理缓解(MPR)、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比例相比分别为17.14% vs3.79%(χ~(2)=4.247,P=0.039)、28.57% vs12.66%(χ~(2)=4.246,P=0.039)、20.00% vs 6.33%(χ~(2)=4.813,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之间客观缓解率(ORR)分别Fer-1分子式为71.43%和5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0,P=0.039),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100%和97.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分期的降期率分别为91.43%和5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43,P<0.001)。不良反应方面,联合组和化疗组总不良反应及3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2级不良反应中,联合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均未观察到4级不良反应及治疗相关死亡事件的发生。结论 PD-1抑制剂联合SOX方案在局部进展期胃腺癌新辅助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可尝试作为其一线治疗的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