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排痰机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振动排痰机干预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湖北省某三级医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96例肺癌根治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传统拍背排痰法,观察组实施振动排痰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预后情况及满意率。结果 干预E7080价格后,观察组的呼吸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 PE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MLN4924pacity, FVC)、1 s用力呼吸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medial geniculaten 1 second, FEV_1)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每日排痰量多于对照组(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痰菌培养阳性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振动排痰机干预能有效促进肺癌患者术后痰液的排出、预防肺部感染、改善呼吸功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日间优质护理联合夜间居家护理对肺癌免疫治疗患者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分析日间优质护理联合夜间居家护理对肺癌免疫治疗患者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进行免疫治疗的62例肺癌患者为研LEE011 IC50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日间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夜间居家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Antibiotic-siderophore complex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功能子量表评分更高,症状子量表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简明心境量表(POMS)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OMS各维度评分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免疫治疗患者应用日间优质护理联合夜间居家护理可提高selleck产品生活质量,改善心理健康水平,还可减少并发症。

老年胸腰椎脊柱手术术后深部感染耐甲氧西林革兰阳性菌的临床特征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目的 观察老年胸腰椎脊柱手术术后深部感染耐甲氧西林革兰阳性菌的临床特征及风险预测selleck产品模型构建。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本院行胸腰椎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261例,其中术后发生深部感染并检出耐甲氧西林革兰阳性菌患者72例(观察组),未发生感染患者189例(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术后深部感染耐甲氧西林革兰阳性菌临床特征,并构建术后深部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共培养出耐甲氧西林革兰阳性菌90株,其中占比较高菌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45株)。预测模型为Logit(P)=0.654-1.570×肥胖-0.807×糖尿病+-1.058×手术方式+0.654×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该模型预测患者术后深部感染发生曲线下面积为0.747 (P <0.05)。结论 患者感染病原菌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更多菌为主,肥胖、糖尿病、开放手术、术后引流管imaging biomarker留置时间是患者术后深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BPDCN白血病患者骨髓涂片肿瘤细胞形态学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白血病患者骨髓涂片肿瘤细胞形态学特点更多。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100例BPDCN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骨髓涂片标本进行收集。于油镜下观察BPDCN白血病患者肿瘤细胞胞体、胞核、胞浆及染色质等形态学特点。结果 100例患者均出现皮肤受累,脾大77例(77.00%),肝大68例(68. 00%),淋巴结肿大81例(81. 00%)。发病时均存在外周血象异常,多为贫血,23例患者伴有全血细胞减少; 62例患者外周血涂片出现类似异常幼稚细胞。GDC-0973分子式典型BPDCN细胞存在明显异质性,核不规则形或圆形,中等大小,胞浆灰蓝色,浆内无颗粒,染色质丝网状,呈现不均匀弱嗜碱性,沿胞膜下出现珍珠项链样排列的空泡,特征性伪足突出; BPDCN细胞可大致分为急性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样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样三种类似形态。BPDCN白血病患者过氧化物酶均为阴性,糖原染色均为阳性,且呈现大块状、颗粒状或圆珠样阳性。免疫表型分析结果显示,骨髓中肿瘤细胞均表达CD123、interstellar mediumCD38、CD56、CD4及HLA-DR,部分患者表达CD13、CD33,不表达c MPO、CD3、CD15、CD34、CD11b、CD14、CD8、CD20、CD19、CD10、CD22。结论 BPDCN细胞存在特征性的形态学表现,细胞形态可大致分为淋巴瘤细胞样、原幼淋巴细胞样和原始单核细胞样;如若患者存在皮肤受累,则存在BPDCN白血病的可能,临床中可通过病理活检和流式细胞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瓜子金不同极性部位抗老年痴呆药效学实验研究

瓜子金为远志科远志属草本植物瓜子金(Polygala japonica Houtt.)的全草,又名金钥匙、小远志等,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瓜子金化学成分以皂苷、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药理作用主要为抗炎镇痛作用,临床多以复方入药为主,常配大青叶、野菊花等组成复方瓜子金颗粒、金宏声颗粒,多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瓜子金与公认的治疗痴呆的中药远志为同科、同属植物,二者在植物基源,古今文献记载,民间用药习俗,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都有密切的关联。远志富含皂苷类、寡糖酯类等化学成分,具有益智、镇静催眠、抗抑郁MRTX1133使用方法、抗氧化衰老、镇咳祛痰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老年痴呆又称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临床表现起病缓慢、病人多以老年人为主,且其发病率随病人年龄增长而升高,是继心血管疾病、癌症、脑卒中之后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病因。因此,寻找防治老年痴呆新的中药资源,无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Ceralasertib溶解度义和科学价值。目的研究瓜子金不同极性部位抗老年痴呆活性。方法瓜子金原药材经渗漉提取、萃取得不同极性部位,以此为实验材料,分别从学习记忆障碍实验、体外抗氧化实验、抗immediate delivery衰老实验、抗炎镇痛实验等方面展开研究;通过水迷宫、棉球肉芽肿、毛细血管通透性测定等方法,观察瓜子金不同极性部位对不同实验模型的影响。结果学习记忆障碍实验:瓜子金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显著降低小鼠潜伏时间、增加小鼠跨越平台次数,二者均能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抗氧化实验:瓜子金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体外能清除自由基,体外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在浓度较低时,同一浓度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优于正丁醇部位;抗衰老实验:瓜子金正丁醇部位高剂量组能改善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抗炎镇痛实验:瓜子金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均能明显降低小鼠耳肿胀程度、降低大鼠肉芽肿质量、减少小鼠扭体次数、提高痛阈值,瓜子金正丁醇部位明显降低小鼠腹腔洗液吸光度A值,二者均具有抗炎镇痛活性;安神实验:瓜子金正丁醇部位高剂量组具有安神作用;镇咳祛痰实验:瓜子金乙酸乙酯部位低、中、高剂量组咳嗽次数明显减少,正丁醇部位低、中、高剂量组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二者均具有镇咳活性;瓜子金乙酸乙酯部位中剂量组酚红排泌量显著增加,瓜子金乙酸乙酯部位具有祛痰活性。结论本文首次从多个角度研究瓜子金抗老年痴呆活性,结果提示瓜子金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具有一定的抗老年痴呆活性,该结果对我们寻找瓜子金抗老年痴呆的物质基础,扩大其应用范围,发掘瓜子金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脂代谢变化及其与免疫、炎症指标和血尿酸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脂代谢的变化,并探究其与免疫、炎症指标及血尿酸(U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就诊的141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脂代谢状况,将患者分为脂代谢异常组和脂代谢正常组,使用IBM SPSS Modeler 1购买3-Methyladenine4.1软件,采用相关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①141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21∶1,脂代谢异常1027例(72.73%),UA异常1004例(71.39%)。②脂代谢异常指标值分析显示:总胆固醇(BMN 673抑制剂TC)上升389例(37.88%),甘油三酯(TG)上升588例(57.2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514例(5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上升345例(33.59%)。③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胆固醇(TC)与补体C3(C3)、补体C4(C4)呈正相关(P < 0.05),TG与C3、C4、UA呈正相关(P <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免疫球蛋白G(IgG)呈负相关(P < 0.05),低密度Medial orbital wall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球蛋白M(IgM)、C3、C4呈正相关(P < 0.05)。④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设置最小置信度为60%、最小支持度为30%,所有提升度 > 1。其中与TC升高关联较高的为hs-CRP、ESR、UA,与TG升高关联较高的为UA,与HDL-C降低关联较高的为hs-CRP、ESR、UA,与LDL-C升高关联较高的为hs-CRP、ESR、UA。⑤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3是TC升高的危险因素,C4、UA是TG升高的危险因素,IgA、性别、年龄是HDL-C下降的危险因素,C3、C4是LDL-C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72.73%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存在脂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TC、TG、LDL-C升高和HDL-C降低,免疫、炎症反应是脂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

PD-1抑制剂联合长春瑞滨节拍化疗后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PD-1抑制剂联合长春瑞滨节拍化疗后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EGFR/ALK-TKI或者化疗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随机分成PD-1抑制剂单药组(单药组)和PD-1抑制剂INCB28060体外联合长春瑞滨节拍化疗组(联合组),每组28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单药组客观缓解率(ORR)为7.1%,疾病控制率(DCR)为25.0%,联合组ORR为32.1%,DCR为67.9%;治疗4个周期后单药组ORR为10.7%,DCR为46.4%,联合组ORR为35.7%,DCR为75.0%,联Tezacaftor试剂合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发生率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D-1抑制剂联合长春新碱节拍化疗后线治疗晚期NSCLC有较好的疗效,优于PD-1抑Integrative Aspects of Cell Biology制剂单药治疗,患者耐受性良好。

基于p53/AMPK/mTOR信号通路调控细胞自噬探讨益气扶正解毒汤抑制Lewis肺癌小鼠皮下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

目的 观察益气扶正解毒汤(YQT,黄芪、麦冬、黄芩等)对 Lewis 肺癌小鼠皮下肿瘤生长的影响,并基于 p53/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调控细胞自噬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 Lewis 肺癌细胞构建 CR428化学结构57BL/6 小鼠皮下肿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3 mg·kg~(-1))及YQT 低、中、高(8.7、17.4、34.8 g·kg~(-1))剂量组,每组 8 只。造模后第 7 天开始,YQT 组予以相应剂量灌胃给药,每日 1 次,连续 21 d。采用 HE 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 Ki67 的表达;透射电镜检测肿瘤组织自噬小体数量;RT-PCR 法检测肿瘤组织自噬相关蛋白 LC3、Beclin-1、Atg5、Atg7mRNA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 LC3、Beclin-1、p62、Atg5、Atg7 和 p53/AMPK/mTOR 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顺铂组比较,YQT 高剂量组的抑瘤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YQT 各剂量组小鼠皮下肿瘤的体积明显缩小(P<0.05),肿瘤质量均明显降低(P<0.05),病理切片显示肿瘤组织有较多的坏死区域,肿瘤组织中的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加,LC3Ⅱ/Ⅰ、Becduration of immunizationlin-1、Atg5 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YQT 中、高剂量组小鼠肿瘤组织中 Ki67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Atg7、p53、磷酸化 AMPK(p-AMPK)/AMPK 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p62、磷酸化 mTOR(p-mTOR)/mTOR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YQT 高剂量组小鼠肿瘤组织的 LC3Ⅱ/Ⅰ、Beclin-1、Atg5、Atg7 mRNA 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 YQT 可能通selleck合成过 p53/AMPK/mTOR 信号通路上调细胞自噬水平,抑制 Lewis 肺癌小鼠皮下肿瘤生长及肿瘤细胞增殖。

胰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及TLR4、TLR9、myd88的表达水平与其化疗效果及转移、复发的关系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中Toll样受体4(TLR4)、Toll样受体9(TLR9)、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化疗效果及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并确诊的48例胰腺癌患者作为试验组,收集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其TLR4、TLR9、myd88信号表达情况,探讨其TLR4、TLR9、myd88信号表达水平与患者化疗效果及转移、复发的关系。结果:48例胰腺癌患者检出CTC 35例,检HIV infection出率为72.9%。胰腺癌死亡、转移、复发患者TLR4、TLR9、myd88表达水平分别高于其存活、未转移、未复发患者,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胰腺癌化疗效果CR患者TLR4、TLR9、myd88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化疗效果PSAHA IC50R、SD、PD患者,且四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TLR9、myd88表达水平与被膜受侵犯、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CA199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CTC中TLRs/myd88ABT-199供应商信号表达水平与患者化疗效果及转移、复发密切相关。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在早期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早期肺癌患者围术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ectopi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月—2020年11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常规组41例和研究组45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IMB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自我效能[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评分]、生存质量[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分]、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UPPH评分、FACT-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JQ1.135、1.466,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SUPPH评分、FACT-L评分均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17、7.340,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6、1.456、1.239、1.141,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ESCA评分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35、10.590、16.717、12.518,P<0.05)。研究组入院接待、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维度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8、11.793、Navitoclax小鼠3.945,P<0.05);两组患者服务态度、护理技能维度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8、0.894,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早期肺癌患者围术期,可提升其自我效能,增强自护能力,改善生存质量,故而护理工作得到患者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