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研究抗癌防移片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小鼠模型肝脏组织中癌基因蛋白质p65(oncogene protein p65, P65)、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Z-VAD-FMK体内实验剂量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TAT3)蛋白表达,以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浓度检测,探讨抗癌防移片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脾脏注入CT26细胞的方法制备结直肠癌小鼠模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6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西药组,每组5只。模型组予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d;阳性对照组予以奥沙利铂甘露醇注射液(L-OHP)、氟尿嘧啶注射液(5-Fu)、亚叶酸钙注射液(CF),腹腔注射,1次/周;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裸鼠以抗癌防移片中药混悬液灌胃,1次/d;中西药组采用阳性对照组和中药高剂量组两种方式结合给药。分组干预3周后,采集肝脏组织和血清,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切片分析细胞结构,采用WesternMLN8237 bolt检测P65及STAT3蛋白表达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蛋白浓度。结果 给药后3周,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中西Biomass management药组、阳性对照组小鼠的体质量均明显增加(P<0.05);小鼠肝组织瘤体质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抗癌防移片高剂量组、中西药组小鼠组织细胞排列整齐,结构清晰,仅可见少许异型细胞。与模型组比较,抗癌防移片高剂量组P65、STAT3蛋白表达水平及TNF-α浓度含量降低(P<0.05)。结论 抗癌防移片可能通过抑制P65、STAT3、TNF-α蛋白表达,改善组织炎症环境,从而发挥抑制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作用。
Author: admin
电针足三里治疗术后肠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胆碱能抗炎通路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腹部术后肠麻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该疗法是促进术后肠麻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来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的机制。方法:纳入符合术后肠麻痹标准诊断的15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A组(电针足三里+常规)50例,B组(普通针刺+常规)50例,C组(常规)50例,三组患者均予以术后肠麻痹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如前所述,B组经常规治疗后于左右两侧对称的足三里行针;A组于两侧足三里行针灸针治疗后,将电针治疗仪与针柄相连,调整连续波频率,将电流强度调整到患者可接受的范围,留针30分钟,2次/天,连续7天。记录实际结果,直至患者症状康复、各项指标治疗恢复后出院为止。记录术后初次肛门排气时间点、术后初次排便时间、术后肠活动时间、术后伴随典型症状消失时间段(腹部胀、腹痛、恶心,呕吐,饥饿)、术后第一次进食时间段、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半卧位时间和下床时间分别进行各组组University Pathologies内、组间对比;分别取治疗术前和治疗后1、3、7天白细胞(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1β(IL-1β)、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胃动素(MTL)结果及临床疗效比较三组是否有差别。观察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术后初次肛门排气时间点、术后初次排便时间、术后肠活动时间、术后伴随典型症状消失时间点(腹部点击此处胀、腹痛、恶心,呕吐,饥饿)、术后第一次进食时间点、术后患者住院时间、A组都早于D-Lin-MC3-DMA价格B、C组(P<0.01),在半卧位时间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WBC, TNF-α, IL-6, CRP, PCT, IL-1 β, SAA, MTL等指标上, A组均低于B, 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来看, A组较其他2组有更高的有效率(P<0.01),无不良反应。结论:足三里电针治疗术后肠麻痹改善临床症状、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炎症因子水平等方面疗效显著。因此电针治疗不断刺激足三里能够帮助迷走神经兴奋性大幅提升还可以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快速生成及释放并且驱动胆碱能抗炎通路并发挥其抗炎的效果机制。
白头翁皂苷B4调控结肠癌小鼠脂肪酸代谢重编程作用研究
为探究白头翁皂苷B4(anemoside B4)对结肠炎相关结肠癌(colities-associated cancer, CAC)小鼠肿瘤组织中脂肪酸代谢的影响,该研究采用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 AOM)/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 DSS)建立CAC小鼠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以及白头翁皂苷B4低、中、高剂量组),实验结束后测量小鼠结肠长度、肿瘤大小,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法观察结肠的病理变化,取结肠肿瘤切片进行空间代谢组学分析,分析肿瘤中脂肪酸代谢相关物质的分布变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RT-qPCR)检测结肠肿瘤组织中SREBP-1、FASN、Schmidtea mediterraneaACCα、SCD-1、PPARα、ACOX、UCP-2、CPT-1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结肠长度显著缩短(P<0.001),肿瘤数量增加,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P<0.01);空间代谢组学分析发现结肠肿瘤组织中脂肪酸及其衍生物、肉碱以及磷脂的含量升高;RT-qPCR检测结果显示SREBP-1、FASN、ACCα、SCD-1、ACOX、UCP-2、CPT-1脂肪酸从头合成及β氧化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P<0.001)。给予白头翁皂苷B4干预后,小鼠结肠缩短情况得到显著改善(P<0.01),白头翁皂苷B4高剂量组减少了小鼠结肠肿瘤个数(P<0.05)。空Decitabine纯度间代谢组学分析显示白头翁皂苷B4降低了结肠肿瘤脂肪酸及其衍生物、肉碱以及磷脂的含量PF-6463922体外。此外,给予白头翁皂苷B4还可下调结肠组织中FASN、ACCα、SCD-1、PPARα、ACOX、UCP-2、CPT-1表达(P<0.05,P<0.01,P<0.00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白头翁皂苷B4可能通过调节结肠肿瘤中的脂肪酸代谢来抑制结肠癌的发展。
中国围产期妇女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中国围产期妇女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等中文数据库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carfilzomib-pr-171.html以及Pubmed、EMBASE等英文数据库收录的关于中国围产期妇女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包含围产期静脉血栓栓塞症1094例。中国围产期妇女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OR值及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体质量指数1.62(1.34,1.97)、D二聚体1.75(1.42,2.17)、年龄2.06(1.68,2.53)、多胎妊娠5.78(4MK-2206研究购买.28,7.82)、剖宫产3.46(2.16,5.54)、合并高血压2.59(1.73,3.87)、合并高血脂2.83(2.08,3.86)、合并糖尿病2.31(1.81,2.94)、血栓史2.89(2.06,4.07)、高凝状态2.DNA-based biosensor15(1.51,3.07)、产后出血2.41(1.71,3.40)、卧床时间≥72h 2.03(1.64,2.52)、子痫前期3.63(2.33,5.64)、RCOG评分2.16(1.36,3.42)。结论:体质量指数、D二聚体、年龄、多胎妊娠、剖宫产、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合并糖尿病、血栓史、高凝状态、产后出血、卧床时间≥72h、子痫前期、RCOG评分是中国围产期妇女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者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制定预防管理措施,以降低围产期妇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概率。
中医情志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睡眠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睡眠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www.selleck.cn/products/cobimetinib-gdc-0973-rg7420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Bioactive lipids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和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情志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2个月。对比两组睡眠质量、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不良情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中的睡眠时间评分、入睡时间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日间功能障碍评分、睡眠障碍评分、催眠药物评分、睡眠频率RAD001分子式评分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能减轻高血压患者不良情绪,提升睡眠质量,进而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紫外线照射对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感染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白血病疾病特点以及骨髓抑制期感染预防方法,评价紫外线照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月本院血液科诊治的白血病化疗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伦理委员会GDC-0068采购批准同意。对照组患者采取血液科常规干预、未进行紫外线照射,观察组患者配合紫外线照射消毒。比较2组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干预效果,包括感染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selleck PF-6463922组间感染情况分析,观察组白血病患者的呼吸Predictive biomarker道感染、口腔感染等感染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66%(P<0.05);组间患者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指标评分(96.80±3.20)分、(90.30±3.30)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骨髓抑制期感染风险较高,紫外线灯照射空气消毒助于降低化疗患者呼吸道等感染风险,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患者需求、患者满意度高,是有效干预手段。
NDRG2通过BRD4/c-Myc通路抑制黏液表皮样癌细胞增殖及迁移侵袭的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NDRG2基因抑制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增殖及迁移侵袭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MC3细胞过表达NDRG2和MEC1细胞敲降NDRG2模型,用Westernblot和Real-timePCR检测c-Myc蛋白和mRNA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c-Myc启动子活性;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检测BRD4与c-Myc启动子结合活性;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侵袭。结果:过表达NDRG2的MCbiogenic amine3细胞中c-MycmRNA和蛋白表达Colforsin体内减少、c-Myc启动子活性降低、BRD4与cMyc启动子结合活性降低;敲降NDRG2的MEC1细胞中c-Myc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c-Myc启动子活性升高、BRD4与c-Myc启动子结合活性升高;过表达NDRG2的MC3PLX5622抑制剂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降低,而同时过表达c-Myc后细胞活力恢复,敲降NDRG2的MEC1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增加,而同时敲降c-Myc表达后细胞活力被抑制。结论:NDRG2通过抑制BRD4与c-Myc结合抑制c-Myc表达,抑制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
lncRNA GAS6-AS1靶向调控IL-11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向成纤维细胞分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生长停滞特异基因转录的反义RNA(GAS6-AS1)靶向调控白细胞介素11(IL-11)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Cs)向成纤维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传代培养ESCs,取传3~6代、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ESCs,随机分为TGF-β1未干预组和TGF-β1干预组。TGF-β1未干预组不予TGF-β1干预,TGF-β1干预组用无血清培养基饥饿点击此处培养后予TGF-β1干预,收集细胞,采用RT-q PCR法检测lnc RNA GAS6-AS1、IL-11及纤维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α1(COL1A1)m RNsuspension immunoassayA表达JQ1生产商。另取传3~6代、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ESCs,分别转染三条si-GAS6-AS1序列以及si-Control序列,采用RT-q PCR法验证转染效率。将转染si-GAS6-AS1的ESCs用无血清培养基饥饿培养后予TGF-β1干预,收集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IL-11、α-SMA、COL1A1蛋白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TGF-β1未干预组比较,TGF-β1干预组lnc RNA GAS6-AS1、IL-11、α-SMA、COL1A1 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均<0.01)。转染si-GAS6-AS1-1、si-GAS6-AS1-2、si-GAS6-AS1-3及si-Control序列的ESCs GAS6-AS1 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2±0.04、0.27±0.06、0.81±0.07、1.00±0.00。与转染si-Control序列的ESCs比较,转染si-GAS6-AS1-1、si-GAS6-AS1-2序列的ESCs GAS6-AS1 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均<0.01),而转染si-GAS6-AS1-3序列的ESCs GAS6-AS1 m RNA相对表达量降低不明显(P>0.05)。因此,选择si-GAS6-AS1-1、si-GAS6-AS1-2序列进行后续实验。与si-Control+TGF-β1组比较,si-GAS6-AS1-1+TGF-β1组和si-GAS6-AS1-2+TGF-β1组IL-11、α-SMA、COL1A1蛋白相对表达量及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 lnc RNA GAS6-AS1通过靶向调控IL-11表达抑制ESCs向成纤维细胞分化。
血清SFRP5、sMFAP4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伴高血压患者PCI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可溶性微纤维相关蛋白4(sMFAP4)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伴高血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 选择AMI伴高血压患者132例,入院后常规接受PCI,术后定期随访至2022年1月,期间发生ISR 21例(ISR组)、未发生ISR 111例(非ISR组)。比较两组术前和出院当日血清SFRP5、sMFAP4水平。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吸烟史、饮酒史、梗死相关动脉、置入支架数量、冠状动脉病变长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术前TIMI血流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质量指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糖、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血红蛋白以及SFRP5、sMFAP4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I伴高血压患者PCI后ISRPanobinostat说明书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FRP5、sMFAP4水平对AMI伴高血压患者Blebbistatin配制PCI后ISR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术前血清SFRP5、sMFAP4水平比较P均>0.05;ISR组出院当日血清SFRP5水平显著低于术前、血清sMFAP4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均<0.05),非ISR组出院当日血清SFRP5水平显著高于术前、血清sMFAP4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均<0.05),并且ISR组出院当日血清SFRP5水平低于非ISR组出院当日、血清sMFAP4水平高于非ISR组出院当日(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院当日血清sMFAP4低水平、冠状动脉病变长度为AMI伴高血压患者PCI后ISR的独立危险因素,而Generalizable remediation mechanism出院当日血清SFRP5低水平则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出院当日血清SFRP5、sMFAP4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AMI伴高血压患者PCI后IS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7、0.680、0.918,出院当日血清SFRP5、sMFAP4水平联合预测AMI伴高血压患者PCI后ISR的AUC高于二者单独(P均<0.05)。结论 AMI伴高血压患者PCI后ISR者出院当日血清SFRP5水平降低、血清sMFAP4水平升高,二者水平变化与AMI伴高血压患者PCI后ISR密切相关;出院当日血清SFRP5、sMFAP4水平对AMI伴高血压患者PCI后ISR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体质量指数及体脂分布异常高血压患者血管功能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目的 观察体质量指数及体脂分布异常的高血压患者血管功能的变化,探讨其变化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深圳Genetic admixture市宝安区www.selleck.cn/products/abt-199中心医院住院的体质量指数或体脂分布异常的初诊高血压患者176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90名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受试者的体重、身高、体脂肪率、内脏脂肪等级、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等指标和血浆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红细胞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采用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评价血管功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体质量指数或体脂分布异常组Fulvestrant体内及体质量指数合并体脂分布异常组患者的MDA水平升高,TAOC、GSH和SOD水平下降,同时baPWV升高(均P<0.05);与单纯体质量指数或体脂分布异常组比较,体质量指数合并体脂分布异常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DA、TAOC、GSH和SOD是血管功能受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体质量指数或体脂分布异常患者血管功能存在受损,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