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酸与肠道菌群在不同严重程度冠心病患者中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尿酸与肠道菌群在不同严重程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中的关系。方法 选择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75例冠心病患者及50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n=40)、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42)、稳定型心绞痛组(n=4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n=50)和对照组(n=50)。收集nano bioactive glass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微生物检测,比较一般资料、血尿酸等指标的差异性和粪便肠道菌群情况,分析血尿酸与肠道菌群在不同严重程度冠心病患者中的相关性。结果各组间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冠心病患者的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尿酸水平最高,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的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的厚壁菌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的厚壁菌门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的拟杆菌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的拟杆菌门明显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在所有患者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的梭杆菌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的大肠埃希菌、幽门螺杆菌、产气杆菌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显著低于其余四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的大肠埃希菌、幽门螺杆菌、产气杆菌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尿酸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r=0.72,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rselleck产品=0.46,P<0.05)、稳定型心绞痛(r=0.41,P<0.05)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r=0.36,P<0.05)均具有相关性。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中的尿酸水平与大肠埃希菌有相关性(分别为r=0.46,P<0.05;r=0.38,P<0.05;r=0.36,P<0.05),急性心肌梗死与幽门螺杆菌具有一Etoposide半抑制浓度定相关性(r=0.39,P<0.05)。结论 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改变,与尿酸水平升高有关,临床可采用肠道菌群结构和尿酸水平预估患者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并可提供有效治疗方案。

miR-23b对风湿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破骨细胞的影响

背景:研究表明,miR-23b水平升高与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故抑制miR-23b的表达可作为治疗该病的一个新靶点。目的:探究miR-23b对风湿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调节及对破骨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miR-NC组、miR-23b inhibitor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3组大鼠采用弗氏完全佐剂法进行风湿关节炎建模,建模成功后,对miR-NC组尾静脉注射20μL 1×10~8L~(-1)的miR-NC,miR-23b inhibitor组尾静脉注射20μL 1×10~8L~(-1)的miR-23b inhibitor,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同期尾静脉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21 d后,苏木精-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伊红染色法检测大鼠关节组织病理形态;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selleck HPLC血清中miR-23b的mRNA相对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法及鬼笔环肽染色法检测破骨细胞活性。结果与结论:(1)正常对照组大鼠关节滑膜细胞结构正常且排列整齐,模型组、miR-NC组出现明显滑膜细胞增生且排列紊乱,同时可见毛细血管及纤维结缔组织明显增生,且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现象,miR-23b inhibitor组可见滑膜细胞轻度增生及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水肿、充血情况明显改善;(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iR-23b相对表达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与miR-N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miR-23b inhibitor组血清中miR-23b相对表达较miR-NC组明显降低(P <0.05);(3更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5),模型组与miR-N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miR-23b inhibitor组滑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较miR-NC组明显降低(P <0.05);(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成纤维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可见大量阳性表达的典型多核破骨细胞(P<0.05),模型组与miR-N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miR-23b inhibitor组破骨细胞体积及数目较miR-NC组明显减少(P<0.05);(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破骨细胞鬼笔环肽染色可见明显纤维肌动蛋白环形成(P<0.05),模型组与miR-N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miR-23b inhibitor组纤维肌动蛋白环面积较miR-NC组明显缩小(P<0.05);(6)上述结果说明,降低miR-23b表达可对风湿关节炎起到治疗作用,其可有效抑制大鼠滑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降低破骨细胞活性。

抗β2GPI抗体促进巨噬细胞摄取oxLDL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目的:研究抗β2糖蛋白Ⅰ(β2GPⅠ)抗体在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巨噬细胞摄取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将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抗β2GPI抗体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其中,抗β2GPI抗体组小鼠腹腔注射抗β2GPI抗体,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同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稀释的同源对照IgG抗体。8周后解剖小鼠,分离小鼠主动脉根组织,行Movat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组织学特点;Western blotting检测主动脉斑块中内质网应激和巨噬细胞的标志蛋白表达;腹腔巨composite biomaterials噬细胞体外培养,抗β2GPI抗体组和模型组分别加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AZD6738使用方法DL)+抗β2GPGefitinib-based PROTAC 3 IC50I抗体、oxLDL刺激24 h,观察巨噬细胞摄取oxLDL情况。结果:Movat染色显示,抗β2GPI抗体组小鼠主动脉斑块增多,斑块面积较大,胶原纤维、平滑肌纤维含量均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抗β2GPI抗体组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巨噬细胞面积大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抗β2GPI抗体组小鼠中内质网应激通路标志蛋白IRE1-α、p-IRE1-α、ATF6、GRP-94及巨噬细胞CD36蛋白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P<0.01)。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抗β2GPI抗体组绿色荧光强度明显强于模型组(P<0.01)。泡沫细胞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抗β2GPI抗体组存在泡沫细胞且数量明显多于模型组(P<0.01)。结论:抗β2GPI抗体促进apoE~(-/-)小鼠巨噬细胞摄取oxLDL,加速泡沫细胞的形成,并且通过内质网应激促进CD36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加速摄取oxLDL,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多模式家庭肠道预康复策略对溃疡性结肠炎IPAA术后造口还纳病人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centromedian nucleus探讨多模式家庭肠道预康复策略对溃疡性结肠炎IPAA术后造口还纳病人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方法:选择120例溃疡性结肠炎IPAA术后预行造口还纳术的病人按入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对照组对于IPAA术后出院的病人做常规的健Nirogacestat浓度康宣教,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家庭肠道预康复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两组病人入院时、术后1周、术后4周的6分钟步行距离,以及两组病人入院时、术后3d、术后7d的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的指标。结果:实验组术后Mirdametinib molecular weight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入院时、术后1周、术后4周的6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入院时、术后3 d、术后7 d的前白蛋白、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模式的家庭肠道预康复策略有助于促进IPAA术后病人肠道功能、心肺功能及营养状况的恢复,从而更好地承受手术应激,加速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膝骨关节炎患者髋关节 膝关节运动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步态分析探讨中老年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步态中膝关节以及髋关节的三维运动特征,为KOA患者临床康复训练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单侧中老年KOA患者21例为观察组,20例健康中老年人为对照组。2组的年龄、身高、体质量和体质指数(CHIR-99021BMI)相匹配。2hepatic transcriptome组受试者均使用Gaitboter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测试,对比正常行走时2组受试者步行过程中支撑期与摆动期髋、膝关节三维运动特征差异,包括屈曲、伸展,外展、内收及外旋、内旋活动度。结果 Empagliflozin体内KOA组支撑相膝关节屈曲和内收角度较对照组下降(P<0.05),摆动相膝关节屈曲和外旋角度较对照组下降(P<0.05)。KOA组支撑相髋关节外展和内外旋角度较对照组下降(P<0.05),摆动相髋关节外旋角度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 中老年KOA患者步行过程中膝关节活动范围较正常人下降,膝关节屈曲、外旋角度减少,同时髋关节外展、外旋活动范围也减少。提示在KOA患者的临床康复训练中,除了常规注重膝关节外,也要重视髋关节功能状态的改善。

复方谷氨酰胺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其抗炎机制

目的:探讨复方谷氨酰胺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及抗炎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六安世立医院接诊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美沙拉秦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接受复方谷氨酰胺联合美沙拉秦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肠黏膜屏障功能、血清趋化因子CXC配体(chemokine CXC ligand,CXCL)9、CXCL11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结果:观察购买ZD1839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细菌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均P<0.05);观察组肠黏膜通透性(lactulose/mannitol,L/M)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升Enfermedad cardiovascular高(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CXCL9、CXCL11、TNF-α、hs-CRP、WBC、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谷氨酰胺联合美沙拉秦能够有效恢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调控趋化因子CXCL9、CXCL11表达,降低炎症selleck DS-3201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药物服务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服务干预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健康概念、治疗依从性和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筛查出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Y-27632指导,观察组参考2018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给予药物服务干预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自我管理行为、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水平、用药不良反应、1年内D-Lin-MC3-DMA抑制剂入院率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高血压危害、危险因素、诊断标准、药物调整时机、预防方式、饮食禁忌6个维度的健康知识了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管理、饮食运动行为管理、生活习惯管理及危险因素管理4个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内入院率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物服务干预模biocontrol efficacy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理想,建议临床广泛推广。

清肠愈疡汤保留灌肠联合肠愈方穴位贴敷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自拟清肠愈疡汤保留灌肠联合肠愈方穴位贴敷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大肠湿热证UC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清肠愈疡汤保留灌肠联合肠愈方穴位贴敷。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 (IL-1)、白细胞介素-6 (IL-6)]、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CRGSK1349572P、TNF-α、IL-1、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AZD6738溶解度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4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D4+、CPathologic grade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5.26%,对照组为28.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肠愈疡汤保留灌肠联合肠愈方穴位贴敷治疗大肠湿热证UC能提高临床疗效,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

“五香流气饮加减方”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火郁痰阻型亚急性甲状腺炎45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在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五香流气饮加减方对火郁痰阻型亚急性甲状腺炎(SAT)CoQ biosynthesis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改善所需时间、甲状腺功能指标、炎症指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106例火郁痰阻型SA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与对照组(52例),2组最终各完成45例。对照组入组后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起始剂量为10 mg/次,3次/d,规范减量直至临床痊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五香流气饮加减方,每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连续服用4周。比较2组患者甲状腺肿胀消退、颈前疼痛消退、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入组4周后心悸、多汗、烦躁、咽痛、口渴、乏力等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入组2周、4周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以及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等炎症指标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达到临床痊愈后3个月内SAT复发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入组4周后均达到临床痊愈。治疗组患者甲状腺肿胀消退、颈前疼痛消退、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入组4周后心悸、多汗、烦躁、咽痛、口渴、乏力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咽痛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患者入组2周、4周后血清FT3、FT4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TSH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入组4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FT3、FT4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TSH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且FT3水平明显低于本组入组2周后(P<0.05);入组2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FT3水平即明Regorafenib体内实验剂量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患者入组2周、4周后CRP、ESR、TNF-α、IL-6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入组4周后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且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本组入组2周后(P<0.05);入组2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imidazole-ketone-erastin.html周后治疗组TNF-α、IL-6水平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AT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在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基础上加服五香流气饮加减方能明显缩短火郁痰阻型SAT患者甲状腺肿胀、颈前疼痛及恢复正常体温所需时间,并能改善中医证候,减少复发风险,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有关。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3例行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并接受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病灶的声像图特征,研究其发生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12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中发生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28例(22.8%),无转移者95例(7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左右径是右侧喉返神寻找更多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infections respiratoires bassesORDorsomorphin使用方法)为3.475(95%CI:1.050~11.500,P=0.041),其预测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2,截断值为1.05,此时灵敏度为57.1%,特异度为77.9%。结论 超声测量病灶左右径是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当病灶左右径>1.05 cm时,应建议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的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