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素受体2(receptor tearly life infectionsyrosine kinase-like orphan receptor 2,ROR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检测PTC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ROR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不同表达水平的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ROR2蛋白表达水平与PTC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PTC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 PTC组织中ROR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Regorafenib4.46%,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13.75%(χ~2=83.419,P <0.001),其中PTC组织中ROR2蛋白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ROR2高表达与PTC患者多发病灶、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高呈正相关。ROR2蛋白高表达是影响PT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2.143,95%CI:1.119~4.597,P <0.001)。ROR2蛋白高表达者无复发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者(χ~2=4.073,P=0.044)。结论 ROR2蛋白在PTCCompound 3组织中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其高表达与疾病进展中的不良事件如多发病灶、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高呈正相关,且ROR2蛋白高表达是PT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Author: admin
甲状腺功能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短期预后的预测作用
目的:研究血清甲状腺功能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疾病短期预后中的作用,研究功能残疾等级量表评分(Functional disability rating scale score,FDS评分)联合甲状腺功能对SCD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首次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并被诊断为SCD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叶酸、维生素B_(12)、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尿酸、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甲状腺功能)、神经电生理结果、腰椎穿刺结果及影像学结果。分别采用入院FD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评估SCD患者入院时神经损害程度及出院后3个月的短期预后情况。根据甲状腺功能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对照组)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病例组)两个组别,并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入院FDS评分和m RS评分。另外,以m RS评分作为评判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m 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组,m 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组,分析两组的基本资料、甲状腺功能、辅助检查及入院FDS评分等,并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或曼惠特尼U秩和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或卡方检验(计数资料)统计方法进行影响SCD预后不良的单因素分析。然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研究,获得影响SC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探索预测SCD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最佳指标。结果:genetic exchange1、本研究纳入的40例患者中,甲状腺功能正常组2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组1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在叶酸水平(10.64±6.58ng/m L vs 18.08±7.00ng/m 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39.81±11.36g/L vs 355.57±20.17 g/L)、m RS评分(1.88±0.99 vs 3.14±1.22)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本研究纳入的4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组25例,预后不良组15例。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有胃肠道疾病史(4.0%vs 40.0%)、促甲状腺激素浓度(Thyrotropin,TSH)(2.55±1.70m IU/L vs 6.92±5.93m IU/L)、叶酸水平(16.43±6.39ng/m L vs 10.93±6.94ng/m L)以及入院FDS评分(5.65±1.34 vs 8.30±2.11)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SCD预后不良的多因素分析显示,TSH水平增高[OR=2.152,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1.0E7080临床试验50~4.411,P=0.036]及较高的入院FDS评分(OR=5.573,95%CI:1.020~30.438,P=0.047)二者均是SCD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4、通过ROC曲线计算获得:当血清TSH水平在5.265m IU/L时Fer-1,为最佳横断值,AUC为0.739(95%CI:0.529~0.949,P<0.001),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95.7%;当入院FDS评分为7.5分时,为最佳横断值,AUC为0.861(95%CI:0.717~1.000,P=0.031),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95.7%;入院FDS评分和血清TSH水平的联合预测SCD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AUC为0.978(95%CI:0.937~1.000,P<0.001),敏感度约为100.0%,特异度为91.3%。说明入院FDS评分联合血清TSH水平比单一指标对于SCD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更高。结论:1、血清TSH水平增高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不良预后存在相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以为评估该病的严重程度及判断其临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2、入院FDS评分和TSH水平对SCD患者短期预后均有预测价值,联合应用能更准确地预测SCD患者发生短期预后不良的风险。
咽部吹药疗法配合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咽部吹PUN30119药疗法联合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2组患儿均于入院后密切观察病情,给予一般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冰青散用儿童专用工具吹入咽部,并配合甘露消毒丹加减口服。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同时配合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和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1.67%、98.33%,高于对照组15.00%、88.33%(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纳食恢复时间、睡眠恢复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流涎消失时间、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WBC、NEUT、CRP、IL-6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M (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IgA、IgG水平升高(P<0.05),IgM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IgA、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D4~+、CD8~+、CD4SAHA~+/Callergy immunotherapy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均升高(P<0.05),CD8~+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部吹药疗法配合口服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可缩短咽峡部疱疹及溃疡愈合时间,改善食欲和睡眠,促使患儿消化道症状快速消失,调节患儿机体免疫,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膝单髁置换术治疗外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中期随访研究
目的:分析膝单髁置换术(UKA)治疗外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中期临床疗效,并总结手术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采用UKA治疗的182例(186膝)外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评估下肢力线和UKA股胫假体力线。末次随访时评估患者的牛津膝关节评分(OKS)、美国特种外科selleck医院评分(HSS)、膝关节活动范围(ROM)及患者满意度。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63.9±15.3)个月(42~99个月)。切口平均长度(7.6±0.5)cm(6Canagliflozin.5~9.0 cm)。平均手术时间(73.7±10.6)min(45Pine tree derived biomass~102 min)。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的OKS评分、HSS评分及膝关节ROM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患者满意度为94.1%。术后患者的下肢力线外翻较术前获得明显矫正(P<0.001)。X线及三维CT检查显示股骨假体外翻(0.9±4.7)°,后倾(30.4±9.2)°,内旋(-5.8±3.7)°。胫骨假体厚度为(9.8±1.2)mm,内翻(-0.8±3.7)°,后倾(7.4±3.5)°,外旋(0.3±4.0)°。随访期间共有11膝(5.9%)发生并发症,5年假体生存率为99.1%[95%置信区间(95%CI):97.9%~99.4%]。结论:UKA治疗外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技术要求高,中期临床结果令人满意,假体生存率高。
ODM降低肺平扫患者甲状腺表面辐射剂量的探讨
目的 探究分析Hepatocyte fraction在接受肺平扫患者中采用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对减少甲状腺表面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抽选2022年4-7月在本院开展胸部CT扫描的患者资料共计60例,对全体患者进行数字编号,之后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常规的胸部CT扫Dolutegravir化学结构描,观察组中的患者则是接受胸部CT扫描时采用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对患者进行甲状腺防护。对比两组辐射剂量情况,分析组间图像质量差异。结果 观察组CTDIvol、E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图像质量评分在3、4、5分的总计例数占比与对照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平均图像质量分数与对照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ODM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CT扫描过程中对患者胸部产生的辐射剂量,同时还能够对患者的甲状腺区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得到的图像结GNE-140供应商果也完全满足医疗诊断需求。因此,ODM技术更应该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血清CT、CEA与TSH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CT)、癌胚抗原(CEA)、促甲状腺激素(TSH)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8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于清晨采血检测CT、CEA、TSH水平,比较两组间CT、CEA、TSH水平差异,并比较不同分期甲状腺癌患者血清CT、CEA、TSH水平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CT、CEA、TSH及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CT、CEA、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甲状腺癌患者中,Ⅰ~Ⅱ期49例,Ⅲ~Ⅳ期31例;Ⅲ~Ⅳ期甲状腺癌血清CT、CEA、TPersian medicineSH水平高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血清CT、CEA、TSH及联合检测诊寻找更多断甲状腺癌购买ABT-263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1、0.836、0.764、0.939,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血清CT、CEA、TSH联合检测可提高甲状腺癌诊断效能,降低漏诊、误诊风险,便于疾病早期治疗方案制定。
补中益气汤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小鼠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 AIT)小鼠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明确补中益气汤对AIT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8周龄NOD.H-2~(h4)小鼠60只,雌雄不限,按照体重分层随机分为正常组(ZC组)、模型组(AIT组)、补中益气汤低、中、高剂量组(BG-1组、BG-2组、BG-3组)、西药组(SeG组),每组10只。ZC组饲以蒸馏水,其余各组饲以含0.05%碘化钠水。8周后造模成功,开始灌胃给药,按每公斤体重(g/kg)小鼠的给药量为人的9.1倍计算,BG-1组:4.78 g/kg、BG-2组:9.56 g/kg、BG-3组:19.00 g/kg。ZC组、AIT组灌服等量蒸馏水,SeG组灌服硒酵母混悬液(0.GSI-IX使用方法26 mg/kg),灌胃8周后麻醉处死小鼠,取材。HE染色检测甲状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TgAb、IL-1β、IL-6、IL-17表达水平;immune complex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小鼠甲状腺TLR4、MyD88、NF-κB、NLRP3、ASC、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显示:与AIT组比较,补中益气汤各剂量组及西药组小鼠甲状腺淋巴浸润与滤泡结构破坏均有明显改善。ELISA法结果表明:与ZC组相比,AIT组小鼠血清TgAb、IL1β、IL-6、IL-17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AIT组相比,补中益气汤各剂量组小鼠血清TgAb水平较AIT组显著降低,BG-1组、BG-2组小鼠血清IL-1β水平显著降低,BG-1组IL-6水平明显降低,BG-2组、BG-3组IL-17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SeG组比较,BG-2组TgAb水平显著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结果示:与ZC组相比,AIT组甲状腺组织中TLR4、MyD88、NLRP3、ASC、Caspase-1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P<0.001);与AIT组相比,SeG组、补中益气汤各剂量组(BG-1组、BG-2组、BG-3组)小鼠甲状腺组织中TLR4、MyD88、NLRP3获悉更多、ASC、Caspase-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SeG组相比,BG-1组TLR4、NLRP3、ASC、Caspase-1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P<0.001),BG-3组TLR4、NLRP3 mRNA表达增高(P<0.05,P<0.001)。结论 补中益气汤可有效缓解AIT小鼠甲状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状态,该作用可能与抑制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通心络胶囊预防心导管术后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预防心导管术后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CI-AKI)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40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1例。两组均进行心导管介入手术,对照组予以水化预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MRTX849说明书络胶囊。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CI-AKI发生率、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肾功能selleckchem GDC-0068指标、炎症介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SCr、BUNdrugs: infectious diseases水平均高于治疗前,eGFR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各指标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炎症介质水平均升高,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I-AKI发生率为3.98%(8/201)低于对照组的16.92%(34/20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够有效预防心导管术后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降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减轻患者肾功能损害,控制炎症反应,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在膝骨关节炎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以下简称《共识》)在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分别以“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Chinese me点击此处dicine expert consensus(2015)”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并以“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knee medical isotope productionosteoarthritis:Chinese medicine expert consensus(2015)”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Web of Science,检索时限均为2015年7月至2022年9月。将《共识》详情页“引证文献”(英文数据库界面为“Cited by”)栏目中的文献导出,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后,统计《共识》被引频次,分析统计引证文献的发表时间、文献类型、发表期刊及关键词和《共识》被引内容。结果:共筛选615篇引证文献;中文版《共识》被引544次,英文版《共识》被引71次。根据点击此处引证文献发表时间统计,2015年2篇、2016年30篇、2017年59篇、2018年109篇、2019年115篇、2020年179篇、2021年95篇、2022年26篇;根据文献类型统计,期刊论文448篇、学位论文163篇、会议论文4篇;引证文献数量排名前5的期刊依次是《中医正骨》《新中医》《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光明中医》《按摩与康复医学》;中医疗法关键词出现频次排名前5的依次是刺法、灸法、针刀疗法、中药内治、中药薰洗,西医疗法关键词出现频次排名前5的依次是玻璃酸钠、运动疗法、关节镜、全膝关节置换术、塞来昔布。《共识》被引内容中,1级标题内容按照被引频次排序依次是“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分期和辨证分型”“膝骨关节炎的诊断与影像学分级”“背景”“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专家建议”;2级标题内容按照被引频次排序依次是“辨证分型”“诊断”“非药物疗法”“药物疗法”“影像学分级”“临床分期”;3级标题内容被引频次位于前5的依次是肝肾亏虚证、气滞血瘀证、寒湿痹阻证、气血虚弱证、中草药。结论:《共识》在KOA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指导KOA的中医药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对冠状动脉狭窄影响的交互作用
目的 基于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分析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对冠状动脉狭窄影响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35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结果分为非狭窄组(无狭窄或轻度狭窄)161例和狭窄组(中重度狭窄)74例。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超声、TCD参数,分析颈动脉超声、TCD参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同时分析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对冠状动脉狭窄影响的交互作用。结果 狭窄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及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的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均明显高于非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MT以及MCA、VA、ACA、PCA、BA的PI和RI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rs=0.579~0.817,均P<0.island biogeography05)。以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为对照,颈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有关(OR=3.584、1.065,均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正向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当两种因素共存时,冠状动脉狭窄风险是非颈动脉粥样Pexidartinib采购硬化、非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者的7.262倍(S=1.347,RPidnarulex临床试验ERI=3.613,AP=49.75%)。结论 颈动脉超声及TCD参数IMT、PI、RI可作为临床定量分析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指标,且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对冠状动脉狭窄具有正向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