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壮筋汤熏蒸治疗联合肌力训练在髌股关节炎关节镜术后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补肾壮筋汤熏蒸治疗联合肌力训练在髌股关节炎(PFOA)关节镜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PFO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DS-3201分子量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更多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肌力训练,共训练12周;联合组在对照组训练基础上增用补肾壮筋汤熏蒸治疗,熏蒸治疗持续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骨性关节炎评分(WOMAC)、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RMS值、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4、12周,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均高于术前,且随时间增加而升高(P<0.05),且联合组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WOMAC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均随时间增加而降低,联合组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MS值均较术前升高,且随时间增加而升高,术后1周,联合组患者RMS值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12周,两组患者RMS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两组患者ESR和CRP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筋汤治疗联合肌deformed wing virus力训练可有效缓解PFOA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增强肢体肌肉活动能力,并改善炎症反应。

荣筋拈痛方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组织Beclin1及LC3B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荣筋拈痛方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组织自噬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按照随机分层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荣筋拈痛方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采用改良Hulth法复制膝骨关节炎模型。给药12周后,从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中随机抽取3只大鼠拍摄膝关节MRI,观察模型是否成功。采集大鼠膝关节组织,HE染色法观察软骨组织形态结构,采用Mankin病理评分对关节软骨进行组织形态学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软骨组织酵母自噬相关基因6同源物(Beclin1)及微管相关蛋白Ⅰ轻链3B(LC3B)的定位与表达。结果:MRI显示,假手术组关节间隙正常,关节面平整;模型对照组NSC 127716关节间隙增宽,关节软骨面不平整、局部缺损,结缔组织增生,骨赘形成。荣筋拈痛方组大鼠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的大体外观及HE染色均改善明显,Mankin软骨评分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geriatric oncology统计学意义(PElexacaftor浓度 <0.01)。荣筋拈痛方组自噬蛋白Beclin1及LC3B表达均呈上升趋势。结论:荣筋拈痛方可能通过提高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的表达,改善软骨细胞状态,延缓关节软骨退变。

多芯片联合药物靶点基因探讨骨关节炎患者滑膜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目的:探索骨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差异基因和相关通路,寻找骨关节炎的关键基因,阐明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收集4个相关数据集,分别是GSE1919、GSE32317、GSE41038和GSE82107,包括37个骨关节炎滑膜组织样本和16个正常滑膜组织样本,鉴定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这些DEGs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DEGs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Degree前10位的基因。通过Drugbank数据库筛选获准的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Drug Gene Interaction数据库挖掘这些药物的靶基因。利用微生信在线作图工具将药物靶基因和PPI Degree前10位的基因取交集,获得药物靶基因与PPI Degree前10位基因相同的基因靶点。最后,再利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Students medical)对临床样本检测评估关键基因的基因表达量。结果:总共鉴定出68个DEGs,包括29个上调的DEGs(MRC2、CDH11、HK3等)和39个下调的DEGs(ADH1B、APOD、ADIPOQ等)。其功能主要富集在皮质类固醇的反应、血液循环、氧化还原酶活性和冷诱导产热的正向调节过程,以及IL-17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和糖酵解。PPI Degree前10位的基因分别是LEP、MMP-9、FOS、CXCL10、MMP-1、TNFSF11、ADIPOQ、FABP4、LPL和MMP-3。通过Drugbank数据库和Drselleck AM-2282ug Gene IntPevonedistat供应商eraction数据库共挖掘出30种获得批准的治疗骨关节炎药物及对应的284个靶基因。利用微生信在线作图工具,获得治疗骨关节炎药物靶基因与PPI Degree前10位的基因交集为MMP-9、LPL和MMP-1。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MMP-9在骨关节炎患者滑膜中呈高表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LPL在骨关节炎患者滑膜中呈低表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LPL和MMP-9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分子靶标。

不同肺复张压力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肺不张情况和呼吸力学参数观察

目的 采用肺超声检查技术观察不同的肺复张压力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肺不张和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三组利用PEEP递增法行肺复张,A、B、C组肺复张压力分别为30、35、40 cm H_2O。三组分别于气管插管后5 min(T_1)、手术结束时(T_2)、气管导管拔除后15 min(T_3)、术后24 h(T_4)、术后48 h(T_5)分别进行肺超声检查,记录肺不张发生情况及T_2、T_3时间点的肺超声评分Ecotoxicological effects;比较三组T_1、T_2两个时间点的呼吸力学相关参数,包括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驱动压(ΔP,Pplat-PEEP)、动态肺顺应性(Cdyn)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结果 T_1、T_4、T_5时间点三组间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_2、T_3时间点B、C组肺不张发生率均低于A组(P均<0.05)。各时间点A组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_2、T_3时间点B、C组肺不张发生率均低于T_1、T_4、T_5时间点(P均<0.05)。在T_2时间点,A、B、Cselleckchem PF-07321332组肺超声评分分别为(8.67±3.72)、(8.AM-2282生产商36±4.01)、(3.89±1.83)分,C组肺超声评分低于A、B组(P均<0.05);在T_3时间点,A、B、C组肺超声评分分别为(7.95±3.51)、(8.55±4.97)、(5.86±2.91)分,三组肺超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组T_1时间点比较,三组T_2时间点Ppeak、Pplat和ΔP均降低,Cdyn及PaO_2/FiO_2均升高(P<0.05)。与A组T_2时间点比较,C组ΔP降低(P<0.05)。与B组T_2时间点比较,C组Ppeak、Pplat和ΔP均降低,Cdyn及PaO_2/FiO_2均升高(P均<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中选择40 cm H_2O的肺复张压力可有效降低围手术期肺不张发生率并减轻其严重程度,同时有助于改善呼吸力学相关参数。

清热活血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分子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清热活血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通过BAT-MAN数据库获取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对应的靶点,从Genecards数据库搜集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靶点。取交集获取清热活血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检索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Cytoscape 6.1构建的蛋白-蛋白网络中筛选出核心节点,依据核心靶点反向找出对应的成分。通过DAVID网站获取核心节点的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使用Auto 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可信性。结果 得到蛋白激酶B1(AKT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载脂蛋白E1(APOE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核心靶点116个,对应丹参酮Ⅱ、丹参醌B、low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γ-谷甾醇、黄芩苷等活E-616452体内实验剂量性成分107个,基因本体论(GO)分析的结果集中在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积极调节、内皮细胞增殖的积极调节、炎症反应、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积极调节、脂肪细胞分化的负调节、内皮细胞迁移的积极调节等方面,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的结果集中在TNF、PI3KAkt、MAPK、FoxO、VEGF等信号通路上。分子对接的结果提示50个对接结果中35个超过-5 kcal/mol提示结果可信度较高。结论 清热活血方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及平滑肌增殖selleck MK-2206、调节脂质代谢减少泡沫细胞生成、促进一氧化氮生成保护内皮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电针联合中药熏洗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中药熏洗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于合肥市某三甲医院风湿科RA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电针联ventriculostomy-associated infection合中药熏洗。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 RF)、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VAS评分、DAS28评分、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中及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RF、ESR、CRP、VAS评分、DAS28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P此网站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2个月、干预3个月,且实验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联合中药熏洗可有效改善RA获悉更多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且操作简单,患者接受度高,可在病房推广实施。

补肾祛寒治尪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证)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补肾祛寒治尪汤对膝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证)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以MCC950说明书随机数字表分为造模组(50只)和正常对照组(10只),前者采用去卵巢法+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法+经典Hulth法建立膝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证)模型,建模成功后以随机数字表分为模型对照组、塞来昔布0.021 g/kg组、补肾祛寒治尪汤13.9、27.7、55.4 g/kg组。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持续30 d。改良Lequesne MG法评价大鼠给药前后行为学变化;EBaricitinib分子式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病理改变;RT-qPCR法检测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初级应答基因88(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分子6(Traf6)、核转录因子-κB p65(Nfkb p65)mRNA表达;WB法检测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TLR4、MyD88、TRAF6、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建模成功大鼠可见典型膝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证)模型一般情况和软骨组织病理情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建模成功大鼠行为学评分显著增高,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关节软骨组织Tlr4、Myd88、Traf6、Nfkb p65 mRNA与蛋白质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塞来昔布0.021 g/kg组、补肾祛寒治尪汤各组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P<0.01);正常对照组无关节软骨组织病理改变,medial stabilized模型对照组最严重,各给药组病理改变减轻;与模型对照组比,塞来昔布0.021 g/kg组、补肾祛寒治尪汤27.7、55.4 g/kg组上述指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补肾祛寒治尪汤可改善膝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证)膝关节功能,改善软骨组织退变情况,减轻炎症反应,推测可能与抑制软骨组织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有关。

不同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HFp EF合并AF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合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7月尤溪县总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HFpEF合并A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试验组给予大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心率(heart rate,HR)、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NSC 119875纯度eter,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Avian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selleckchem VE-82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HFpEF合并AF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素受体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素受体2(receptor tearly life infectionsyrosine kinase-like orphan receptor 2,ROR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检测PTC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ROR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不同表达水平的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ROR2蛋白表达水平与PTC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PTC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 PTC组织中ROR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Regorafenib4.46%,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13.75%(χ~2=83.419,P <0.001),其中PTC组织中ROR2蛋白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ROR2高表达与PTC患者多发病灶、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高呈正相关。ROR2蛋白高表达是影响PT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2.143,95%CI:1.119~4.597,P <0.001)。ROR2蛋白高表达者无复发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者(χ~2=4.073,P=0.044)。结论 ROR2蛋白在PTCCompound 3组织中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其高表达与疾病进展中的不良事件如多发病灶、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高呈正相关,且ROR2蛋白高表达是PT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甲状腺功能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短期预后的预测作用

目的:研究血清甲状腺功能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疾病短期预后中的作用,研究功能残疾等级量表评分(Functional disability rating scale score,FDS评分)联合甲状腺功能对SCD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首次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并被诊断为SCD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叶酸、维生素B_(12)、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尿酸、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甲状腺功能)、神经电生理结果、腰椎穿刺结果及影像学结果。分别采用入院FD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评估SCD患者入院时神经损害程度及出院后3个月的短期预后情况。根据甲状腺功能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对照组)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病例组)两个组别,并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入院FDS评分和m RS评分。另外,以m RS评分作为评判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m 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组,m 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组,分析两组的基本资料、甲状腺功能、辅助检查及入院FDS评分等,并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或曼惠特尼U秩和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或卡方检验(计数资料)统计方法进行影响SCD预后不良的单因素分析。然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研究,获得影响SC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探索预测SCD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最佳指标。结果:genetic exchange1、本研究纳入的40例患者中,甲状腺功能正常组2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组1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在叶酸水平(10.64±6.58ng/m L vs 18.08±7.00ng/m 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39.81±11.36g/L vs 355.57±20.17 g/L)、m RS评分(1.88±0.99 vs 3.14±1.22)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本研究纳入的4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组25例,预后不良组15例。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有胃肠道疾病史(4.0%vs 40.0%)、促甲状腺激素浓度(Thyrotropin,TSH)(2.55±1.70m IU/L vs 6.92±5.93m IU/L)、叶酸水平(16.43±6.39ng/m L vs 10.93±6.94ng/m L)以及入院FDS评分(5.65±1.34 vs 8.30±2.11)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SCD预后不良的多因素分析显示,TSH水平增高[OR=2.152,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1.0E7080临床试验50~4.411,P=0.036]及较高的入院FDS评分(OR=5.573,95%CI:1.020~30.438,P=0.047)二者均是SCD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4、通过ROC曲线计算获得:当血清TSH水平在5.265m IU/L时Fer-1,为最佳横断值,AUC为0.739(95%CI:0.529~0.949,P<0.001),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95.7%;当入院FDS评分为7.5分时,为最佳横断值,AUC为0.861(95%CI:0.717~1.000,P=0.031),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95.7%;入院FDS评分和血清TSH水平的联合预测SCD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AUC为0.978(95%CI:0.937~1.000,P<0.001),敏感度约为100.0%,特异度为91.3%。说明入院FDS评分联合血清TSH水平比单一指标对于SCD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更高。结论:1、血清TSH水平增高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不良预后存在相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以为评估该病的严重程度及判断其临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2、入院FDS评分和TSH水平对SCD患者短期预后均有预测价值,联合应用能更准确地预测SCD患者发生短期预后不良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