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失志在阈下抑郁与术后锻炼依从性的中介效应,为制定提供肺癌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胸外科收治接受手术治疗1个月后的384例肺癌患者,采用阈下抑郁量表(subthreshold depression scale,STDS),肺癌锻炼依从性量表(lung-cancer post-operative e寻找更多xerciseMK-4827小鼠 compliance scale,LC-PECS)和失志量表(demoralization scale,DS)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肺癌患者阈下抑郁、失志和术后锻炼依从性之间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肺癌患者失志在阈下抑郁与术后锻炼依从性的中介效应。结果364例肺癌患者完成研究。肺癌患者阈下抑郁总分为(119.98±15.08)分,术后锻炼依从性总分为(29.71±7.82)分,失志总分为(66.96±12.96)分;肺癌患者阈下抑郁对术后锻炼依从性起直接效应(β=-0Osteoarticular infection.424,P<0.05),占总效应的72.48%;肺癌患者失志在阈下抑郁与术后锻炼依从性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β=-0.161,P<0.05),占总效应的27.52%。结论 肺癌患者阈下抑郁和失志程度较高,术后锻炼依从性较低。临床护理人员应在肺癌患者术后早期调整其心理状态,增强其治疗的信心,从而提高其术后锻炼的依从性。
Author: admin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AQP4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 AQP4)疗效。方法 检索万方医学、CBM中国生物医学、知网医学、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10月,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AQP4PEG300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3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收集、提取、评估相关数据。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1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1 064例患者。结果显示在AQP4的变化方面,微创穿刺引流术与常规开颅手术治疗、小骨窗手术治疗及内科保守治疗比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8.40,95%CI(-12.36,-4.44),P<0.01;SMD=-2.87,95%CI(-5.33,-0.41),P<0.05;SMD=-2.58,95%CI(-4.32,-0.83),P<0.01];在脑水肿体积变化方面,微创穿刺引流术优于常规开颅手术治疗及内科保守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22,95%CI(-2.14,Crizotinib供应商-0.29),P<0.05;SMD=-2.72,95%CI(-4.63,-0.81),P<0.01]。微创穿刺引流术较常规开颅手术治疗比能更好地降低Cys-C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2.76,95%CI(-4.87,-0.66),P<0.05];微创穿刺引流术较内科保守治疗比contrast media能更好地降低TLR4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72,95%CI(-0.98,-0.46),P<0.01]。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能更好地减轻脑水肿体积,降低AQP4、Cys-C及TLR4水平,减轻脑出血间接损伤。
经皮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机械吸栓(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急性Ferrostatin-1试剂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MT+CDT组(12例)和CDT组(9例),比较两组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滤器回收成功率以及治疗前后下腔静脉滤器血栓和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 PMT+CDT组的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均低于CDT组,差异Pre-operative antibiotics有统计学意义(P<0.05)。PMT+CDT组术中吸栓平均出血量为(71.50±13.47)ml。两组治疗后下腔静脉血栓较治疗前均缩小(P<0.05);治疗后PMT+CDT组下腔静脉血栓小于C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MT+CDT组患者均成功回收滤器,滤器回收率为100%;CDT组有5例患者成功回收滤器,滤器回收率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两组均无严重并此网站发症发生。结论 PMT联合CDT是治疗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助于缩短溶栓时间,减少溶栓药物用量,提高滤器回收率。
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对临床症状和疼痛程度的改善效果
目的 观察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对临床症状和疼痛程度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2月武汉市蔡甸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观察Bemcentinib小鼠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膝骨关节炎相关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2组患者关节肿胀、压痛、休息MK-4827作用痛、运动痛、晨僵及行走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medical residency大于对照组(P均<0.01);2组患者关节液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血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下降/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治疗期间胃出血、胃溃疡、呕吐、恶心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对临床症状和疼痛程度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可缓解机体炎性反应,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孕中期孕妇血清3种维生素水平的年龄、季节变化及其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中期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 [25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OH)D]、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的年龄、季节变化,以及其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于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产检的4 83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段分为≤25岁827例,>25~30岁2 069例,>30~35岁1 550例,>35岁387例;按照孕中期检测维生素水平时所处的季节划分,春季1 137例selleck MC3,夏季1 422例,秋季1 149例,冬季1 125例;根据孕中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健康妊娠,n=4 015)和GDM组(n=815)。于孕中期检测血清25-(OH)D、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这3种维生素水平,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及这3种维生素水平对GDM发病的影响。结果 与其他年龄段相比,≤25岁孕妇血清中25-(OH)D、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均更多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季中25-(OH)D、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水平在夏季最高,在冬季最低;叶酸水平在秋季最高,在冬春季节最低;维生素B_(12)水平在秋季最高,在春季最低。GDM组孕妇年龄大于对照组(P<0.05),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叶酸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年龄及血清中25-(OH)D、叶酸水平均是发生GDM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孕妇体内25-(OH)D、叶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不同,孕妇年龄及血清中25-(OH)D、叶酸水平均是发生GDM的影响因素,应根据孕妇年龄及季节及时调整维生素的补充,有利于降低GDM的发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脉络膜厚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深度增强成像(enhanced 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OCT)技术,测量观察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中心凹下方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 SFCT)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上饶市人民医院诊断的60例(60只眼)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20例(20只眼)进行眼底体检的健康者作Microbiome therapeutics为对照组,利用EDI-OCT技术对糖尿病患者SFCT进行测量,选择将MRTX1133小鼠糖尿病患者分组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17例(17只眼),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24例(24只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19例(19只眼),再将病变组分成两组:合并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组15例(15只眼)及无糖尿病黄斑NVP-TNKS656水肿(非DME)组28例(28只眼)。测量不同分期各组SFCT值,并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DR组与对照组SF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6,P>0.05);NPDR组SFCT与对照组、NDR组相比较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4、1.861,P<0.05)。PDR组SFCT较NPDR组更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8,P<0.05)。病变程度越重,SFCT变得越薄,两者呈负相关(r=-0.723,P=0.004)。结论 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程的发展加重,SFCT逐渐变薄,合并黄斑水肿者更薄。
2019-2021年扬州市禽流感监测及职业暴露人群血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扬州市禽流感病毒(AIV)在外环境中的流行分布及职业暴露人群中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MDV3100.html暴露和感染情况,及时发现有公共卫生意义的AIV变异情况,为本地区禽流感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禽类外环境标本、猪呼吸道标本及禽、猪职业暴露人群血清,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对外环境标本及猪呼吸道标本进行FluA及H5、H7、H9、N1、N2、N6、N9亚型检测,HI实验检测血清标本中的H5、H7和H9禽流感抗体。结果 禽相关外环境禽流感监测,2019—2021年共采集标本1 196份,FluA、H5、H9、N1、N2及N6阳性率分别为12.29%(147/1 196)、2.17%(18/1 196)、11.62%(139/1 196)、0.33%(4/1 196)、11.79%(141/1 196)及3.26%(39/1 196),未检测出H7AG-221和N9亚型,两种及以上HA或NA亚型AIV同时检出共有35例,阳性率达2.93%(35/1 196)。不同年份、场所、标本类型AIV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8.28、163.74、285.74,P<0.05)。AIV在2021年阳性检出率最高,达到30.6person-centred medicine3%(83/271);四类监测场所中,AIV在城乡活禽市场高发,检出率达到24.95%(126/505);六类标本类型中其他类型环境标本、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的擦拭标本及清洗禽类的污水AIV阳性率超过50%。猪呼吸道标本监测,采集标本180份,未检测出AIV。禽与猪等职业暴露人群血清监测553份,未检测出H5、H7、H9禽流感抗体。结论 扬州市外环境中AIV阳性率较高,型别多样,易发生基因重组,感染人的风险较高,应积极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降低本地区外环境AIV阳性检出率,减少人感染风险。
MRI影像组学预测高级别胶质瘤术腔周围水肿带复发的研究
研究背景与目的:高级别脑胶质瘤周围的脑水肿区域可能存在肿瘤细胞浸润,无法达到完全意义的肿瘤切除,从而导致肿瘤复发。本研究旨在基于多模态影像组学技术提取胶质瘤患者放疗前的核磁影像学特征,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研究高级别脑胶质瘤术腔周围水肿带内影像学特征和术后放化疗后水肿带内复发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常规MRI的影像征象及临床因素在放疗前评估高级别脑胶质瘤术腔周围水肿带内复发的价值,为胶质瘤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研发一种高级别脑胶质瘤放疗前靶区勾画的决策辅助工具。材料与方法: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17年1月到2021年12月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高级别脑胶质瘤并完成术后放化疗的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在放疗后的随访过程中有病理学或影像证实肿瘤复发。针对患者放疗前核磁图像的T1加权序列、T2加权序列和T2-FLAIR序列提取放射组学特征,经过特征筛选,采用机器学习的算法构建多个候选模型来预测高级别脑胶质瘤术腔周围水肿带内复发的发生,通过各模型的比较,判断放射组selleck抑制剂学模型用于预测其术腔周围水肿带内复发的可行性selleckchem CP-456773。结果:1.所有患者的中位PFS为11.5个月(95%CI:10.1-15.5),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达87.2%,1年无进展生率为40.4%;中位OS为28.6个月(95%CI:24.1-36.5),1年生存率达92.6%,2年生存率为59.6%,5年生存率为3.2%。2.单因素分析中,年龄、诊断、WHO分级、KPS、手术方式、IDH突变情况及其MGMT启动子甲基化情况与PFS和OS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中,性别和KPS会显著影响PSexually explicit mediaFS;而患者诊断、手术方式、IDH突变情况、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维持化疗的周期数与患者的OS显著相关。3.根据患者是否为术腔周围水肿带内复发对患者进行组间差异比较,两组仅在年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4.三个序列单独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中,T2-FLAIR序列表现最有益,AUC值为0.825。5.影像组学-临床变量结合的预测模型在预测高级别脑胶质瘤术腔周围水肿带内复发效果最佳,AUC值为0.948,较影像模型和临床模型预测能力均有显著提升。结论:影像组学模型对高级别脑胶质瘤术腔周围水肿带内复发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纳入临床变量后,构建的影像组学-临床结合模型有利于提高影像组学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一定程度上对影像组学模型具有补充价值。
小剂量肾上腺素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小剂量肾上腺素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Decitabine分子量年5月我院急诊收入院的10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急救组和肾上腺素组,各50例。常规急救组均接受常规急救抢救、机械通气、甲泼尼龙和氨茶碱治疗,肾上腺素组患者在常规急救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肾上腺素。观察寻找更多两组患者疗效、肺功能、呼吸动力学指标、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infections: pneumonia析指标。结果 肾上腺素组总有效率(96.0%)高于常规急救组(82.0%,P<0.05)。治疗7天,肾上腺素组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均高于常规急救组(P<0.05)。治疗前两组呼吸动力学指标及心率、呼吸频率、Pa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改善,且肾上腺素组Cdyn高于常规急救组(P<0.05),Raw、PIP低于常规急救组(P<0.05),肾上腺素组PaO2高于常规急救组(P<0.05),心率、呼吸频率、PaCO2低于常规急救组(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不大(P>0.05),肾上腺素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常规急救组(P<0.05)。结论 小剂量肾上腺素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急救中效果显著,可改善肺功能及呼吸动力学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甘草酸通过对辐照后M1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减轻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研究背景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RILI)的本质是放射线引起的肺部损伤,其作为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接受胸部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被人们熟知,放射性肺炎(Radiation-induced Pneumonia,RIP)是放射性肺损伤的早期表现。目前治疗放射性肺炎的药物尚且不足。皮质类固醇是治疗辐射诱发的症状性肺炎最常用的疗法。皮质类固醇可以缓解一些症状,但不能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发展。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A)是一种从甘草中提取的生物制剂,被广泛应用于肝脏保护和抗炎效应。甘草酸在许多炎症模型(肝炎、肠炎等)中发挥着显著抗炎作用,目前鲜有报道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关于甘草酸对放射性肺炎的抗炎作用,尚不清楚甘草酸在放射性肺炎中的抗炎机制。研究目的本实验中以小鼠来源性的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为研究对象,通过辐照后RAW264.7与小鼠肺上皮细胞MLE-12共培养,在体外模拟放射性肺损伤的过程,探究甘草酸的临床应用可能有助于延缓或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研究方法不同浓度梯度的甘草酸以及不同剂量梯度的辐照分别处理RAW264.7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分别绘制药物浓度-细胞活力直方图以及剂量梯度-细胞活力直方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AW264.7的极化标记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水平。ELISA法检测RAW264.7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生成变化。研究结果MTT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甘草酸随着浓度的升高,对RAW264.7的抑制程度无明显变化趋势,甘草酸对RAW264.7细胞无明显毒副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辐照剂量的升高,对RAW264.7的抑制程度越大。Western blot结果提示随着剂量的升高,RT可以引起RAW264.7细胞产生更多的M1极化标记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使其朝www.selleck.cn/products/mcc950-sodium-salt向M1巨噬细胞的极化,且在5 Gy下开始出现较明显的极化;加入甘草酸后可以减轻辐照后巨噬细胞的极化。ELISA实验结果显示,加入甘草酸后明显降低各项炎症GSI-IX浓度细胞因子(TNF、IL-6、IL-1β)的产生。实验结论甘草酸可以通过抑制辐照后巨噬细胞的M1极化,并抑制巨噬细胞促炎因子释放,减轻或缓解炎症的发生。甘草酸的临床应用可能有助于延缓或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