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痊愈后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对患者临床不良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 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痊愈后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and atherosclerosis,MIA)综合征对腹膜透析(以下简称腹透)患者临床不良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01月01日~2021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腹透中心发生PDAP并痊愈腹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腹膜炎痊愈后3个月内血白蛋白<35g/L以及C反应蛋白(CRP)>3mg/L,将患者分为MIA=0(全否)、MIA=1(1项为是)和MIA≥2(≥2项为是)组。以MIA=0为参考组,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及竞争风险模型分析MIA分值是否为腹膜炎患者预后不良(死亡、转血液透析及腹膜炎再发)的预测因素。结果 研究期间共有483例患者发genetic carrier screening生716次腹膜炎,其中397例(82.19%)患者首次腹膜炎痊愈后继续维持腹透,剔除数据缺失的96例患者,本研究最终共纳入301例患者,其中GalunisertibMIA=0组患者74例(24.58%),MIA=1患者112例(37.21%),MIA≥2组115例(38.21%)。腹膜炎痊愈后MIA分值越高的患者在基线时白蛋白水平越低(F=26.306,P<0.001),CRP水平越高(F=8.549,P=0.014)。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与腹膜炎痊愈后MIA=0的患者相比,MIA=1分及MIA≥2分的患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了137%(HR=2.369,95%CI:1.127~4.979;P=AMG510纯度0.023)和448%(HR=5.480,95%CI:2.590~11.590;P<0.001)。通过竞争风险模型发现MIA分值对增加患者转血液透析和腹膜炎再发的风险无显著影响。结论 PDAP痊愈后MIA综合征对患者产生持续影响,存在MIA综合征因素越多死亡风险越高。

小整合膜蛋白22在肺癌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小整合膜蛋白22(SMIM22)在肺癌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TCGA数据库获取SMIM2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在H1299和H1975细胞中干扰SMIM22基因表达,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观察其干扰效果并用CCK8检测干扰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肺癌细infectious endocarditis胞凋亡和周期的点击此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干扰SMIM22对H1299细胞中p-MEK、MEK和c-myc蛋白水平的影响;qPCR检测干扰SMIM22对c-myc下游基因Cyclin D2、Cyclin E1、CDK2和CDK4的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SMIM22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P<0.05);SMIM22高表达与肺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SMIM22表达降低,能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敲低SMIM22后,与MEK-MYC通路相关的蛋白(如p-MEK、 ICI 46474c-MYC)表达水平降低,相关基因(如Cyclin D2、Cyclin E1、CDK2、CDK4)表达水平也降低(P<0.05)。结论 SMIM22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通过调控MEK-MYC通路参与肺癌的恶性发展,可能成为肺癌新的潜在诊断指标及治疗靶点。

miR-1a-3p/Twinfilin 1在轮胎磨损颗粒吸入暴露致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随着汽车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新能源车辆的快速发展,与燃烧相关的初级排放不断减少而轮胎磨损和刹车制动磨损等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在移动源污染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正逐年增加,轮胎磨损颗粒(Tire wear particle,TWP)成为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的新型交通来源污染物。因此,本研究拟对TWP吸入暴露致肺损伤的表现及其表观遗传学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使用7周龄野生型C57BL/6小鼠,经手持式液体气溶胶肺递送装置产生TWP气溶胶并将其输送到肺部。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暴露组染毒剂量分别为0.125、0.5、1 mg/kg,单次染毒后正常饲养28天。末次称重后使用强迫振荡呼吸技术测定小鼠肺功能,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探究TWP吸入暴露产生的肺部损伤类型。选取人正常肺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进行TWP染毒,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NA与其靶向mRNA的结合作用,并通过细胞转染、细胞骨架染色、免疫荧光等实验分析细胞骨架重排在TWP诱导肺损伤中的调控作用。结果 TWP吸入暴露可能引起小鼠PV-loop曲线降低,组织弹性减弱以及肺功能参数FVC、FEV0.1、FVC/FEV0.1、PEF降低,提示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随着暴露剂量的增加,小鼠肺部出现肺泡狭窄、肺泡壁增厚、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同时伴随E-cadherin蛋白的显著下调以及胶原的沉积,进一步说明TWP吸入暴露可致纤维化样损伤。经测序发现,暴露组小鼠肺组织miRNA表达谱发生显著变化,其中miR-1a-3p的下调水平明显高于其他miRNA,同时其靶向mRNA-Twinfilin 1表达明显增加。TWP处理BEAS-2B细胞后,Twinfilin 1表达增多,细胞骨架表现出肌动蛋白微丝稀疏的外观,同时细胞迁移速率也明显增加,而沉默内源性的twinfilin-1则逆转了这一变化,提示miR-1a-3p/twinfilin-1轴在TWMP所引起的细胞骨架重排和细胞迁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了轮胎磨损微塑料颗粒引起的呼吸系统毒性及其作用机制。miR-1a-3p通过靶向细胞骨架调节蛋白twinfilin 1抑制F-肌动蛋白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骨架重排,导致TWP诱导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以及肺纤维化样改变。此外,其他类型的非编码RNA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新的表观遗传机制也需要进一步探索。虽然我们目前正处于解释表观遗传学在TWP致肺损伤中所起Nirogacestat体外作用的非常早期的阶段,但是本研究的发现可能会Hereditary diseases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关键过购买Laduviglusib程。

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及常规凝血试验评价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收治的肝硬化失代Regorafenib分子式偿期患者,根据是否合并PVT分组。比较PVT组与非PVT组TEG参数、常规凝血指标、相关临床资料等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population precision medicine199例患者,PVT组82例(41.2%)、无PVT组117例(58.8%)。两组患者TEG各项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3.061,95%CI 1.389~6.744,P=0.005)、脾切除史(OR=5Pevonedistat.740,95%CI 1.876~17.568,P=0.002)、D-二聚体升高(OR=1.533,95%CI 1.182~1.989,P=0.001)是PVT的独立相关因素;Child B+C级(OR=12.844,95%CI 2.452~67.263,P=0.003)、R时间缩短(OR=0.526, 95%CI0.294~0.942,P=0.031)、血小板增多(OR=1.013, 95%CI 1.005~1.021,P=0.001)是门脉海绵样变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TEG检测有助于预测PVT患者门脉海绵样变。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血清CD5抗原样蛋白(CD5L)、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变化。方法 将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2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在上述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1~2 mg,q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颗粒治疗,5 mg,qd。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气道炎症反应[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脂质过氧化物(LPO)]、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量(PEF)]以及血清CD5L、HMGB1水平,并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入组100例。治疗14 d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分为72.00%selleck激酶抑制剂和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血清FeNO表达水平分别为(23.51±3.02)和(15.41±1.68)pppsychobiological measuresb, ECP分别为(12.59±1.56)和(9.48±1.41)ng·L-1,LPO表达水平分别为(10.96±1.68)和(7.69±0.89)mmol·L-1,FEV1分别为(1.42±0.27)和(1.64±0.32)L,PEF分别为(3.52±0.41)和(3.89±0.56)L·s-1,血清CD5L表达水平分别为(175.23±22.PLX-4720说明书72)和(196.45±25.38)ng·L-1,HMGB1表达水平分别为(6.37±0.89)和(4.41±0.62)ng·mL-1;试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期间,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6.00%和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颗粒、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治疗,疗效确切,可改善气道炎症反应,调节血清CD5L、HMGB1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脏疾病动物模型

建立气阴两虚病证糖尿病肾脏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及评价指标。将30只Wistar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20只)。模型组采用高糖高脂PF-03084014细胞培养饲料喂养4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25 mg/kg诱导形成糖尿病大鼠。把成模大鼠按照24 h尿蛋白值分配到糖尿病肾脏疾病模型组(10只)、气阴两虚病证结合模型组(10只),气阴两虚病证结合模型组以附子、青皮、枳实按照5∶6∶6,13 g/kg灌胃诱导8周。对大鼠各项测量指标进行观测。发现与正常组和糖尿病肾脏疾病模型组比较,气阴两虚病证结合模型组大鼠粪便中有益菌:乳酸杆菌属、梭菌属、拟杆菌门、双歧杆菌属含量显著降低;致病菌:梭杆菌属、肠杆菌、毛螺菌科、粪肠球菌含量显著升高;气阴两虚病证结合模型组大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0.5±0.1 g/L)、免疫球蛋白M(IgM)(14.2±0.6 g/L)和肾脏组MK-1775抑制剂织中钠钾泵酶(Na~(+)/K~(+)-ATP)(0.8±0.3 U/mg)、钙镁泵酶(Ca~(2+)-Mg~(2+)-ATP)(2.0±0.3 U/mg)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环磷酸腺苷Protein Biochemistry(cAMP)(0.9±0.2 mmol/L)、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cGMP)(0.3±0.1 mmol/L)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HE染色显示:与正常组和糖尿病肾脏疾病模型组比较,气阴两虚病证结合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肾脏和结肠损伤;肾脏和结肠组织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结肠中毒蕈碱型胆碱受体M3(M_(3)R)、5-羟色胺受体3A(5-HT_(3A))、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显著降低。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高糖高脂喂养4周联合腹腔注射STZ 25 mg/kg、附子、青皮、枳实灌胃诱导大鼠8周,可部分形成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脏疾病基本证候特征,用于评价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建立。

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内脏脂肪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内脏脂肪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7—1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222例T2DM合并A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CT(QCT)测量患者的骨密度(BMD)、内脏脂肪面积(VFA),将VFimmediate loadingA≥100 cm~2者归为高VFA组(n=189)、VFA<100 cm~2者归为低VFA组(n=33)。收集2组临床资料,分析VFA与各指标的关系,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高VFA组SB431542分子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甘油三酯(TG)、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高于低VFA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低VFA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TG、PTH与VFA呈正相关(r=0.158~0.595,P<0.05),而HDL-C、25(OH)D与VFA呈负相关(r=-0.350、-1.43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购买GSKJ4体重(OR=1.490,95%CI 1.063~2.089,P<0.05)、腰围(OR=1.858,95%CI 1.253~2.756,P<0.05)、HDL-C(OR=0.007,95%CI 0.000~0.438,P<0.05)、PTH(OR=1.114,95%CI 1.019~1.217,P<0.05)与患者的VFA关系密切。结论 体重、腰围、PTH可能是T2DM合并AS患者VFA增加的危险因素,而HDL-C可能是T2DM合并AS患者VFA增加的保护性因素。

26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总结冠cutaneous immunotherapy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资料。研究中医证素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09月01日至2022年11月01日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科就诊的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住院患者病案262例。运用Excselleck NMRel表格汇总临床证候信息,制作证候-证素积分量表,依据证素诊断阈值确定病位证素、病性证素,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研究中医证素与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1.本次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具体如下:(1)本病涉及8个病位证素,按频数排序依次是:心>肝>脾>肾>肺>经络>胃>胸膈。病位证素涉及3种组合形式,按百分比排序依次是:单病位>双病位>三病位。(2)本病涉及13个病性证素,按频数排序依次是:气虚>血瘀>痰>血虚>阳虚>阴虚>湿>气滞>阳亢>水停>热>寒=动风。其中虚性证素以气虚为主,实性证素以血瘀为主。病性证素涉及7种组合形式,按百分比排序依次是:双病性>单病性>三病性>四病性>五病性>六病性>七病性。其中病性证素虚实分布中,虚实夹杂证频数最多,单纯实证次之,单纯虚证最少。2.本次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素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具体如下:(1)脂蛋白(a)、糖尿病是病位证素心的影响因素,心与脂蛋白(a)呈正相关,与糖尿病呈负相关。(2)吸烟史是病位证素肝的影响因素,肝与吸烟史呈正相关。(3)D-二聚体是病性证素血虚的影响因素,血虚与D-二聚体呈正相关。(4)高血压病是病性证素阴虚的影响因素,阴虚与高血压病呈正相关。(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病性证素湿的影响因素,湿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呈负相关。(6)高血压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病性证素痰的影响因素,痰与高血压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皆呈正相关。(7)性别是病性证素气滞的影响因素,气滞与性别(女性)呈正相关。结论:1.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主要病变脏腑在心、肝,病位证素以单证素心、肝和多证素心+肝多见。2.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病机特点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为主。病性证素组合以双证素为主,病性证素3-MA半抑制浓度虚实分布以虚实夹杂证为主。3.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素与危险因素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心与脂蛋白(a),肝与吸烟史,血虚与D-二聚体,阴虚与高血压病,痰与高血压病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气滞与性别(女性)之间…

金荞麦总黄酮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该研究旨在探讨金荞麦总黄酮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应用金荞麦根以乙醇为提取溶剂获得金荞麦总黄酮,采用昆明小鼠连续12d灌胃金荞麦总黄酮(25、50、100mg/kg),1mg/kgLPS滴鼻12h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通过20μg/mLLPS和RAW264.7细胞共孵育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应用10、20、30μg/mL金荞麦总黄酮处理RAW264.7细胞。采用CCK-8法和乳酸脱氢酶(dantibiotic-bacteriophage combinationehydrogenase,LDH)释放量对LPS和金荞麦总黄酮进行RAW264.7细胞毒性评价;采用ELISA检测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购买Pidnarulexleukin-1β,Iselleck VX-445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α)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含量;分光光度计法检测氧化生物标志物[活性氧(reactiveoxygen,ROS)、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H_(2)O_(2)]水平;Hoechst33342/PI双染色检测RAW264.7细胞凋亡水平。结果表明,金荞麦总黄酮可减轻小鼠肺病理损伤及肺组织水肿程度,显著降低LPS染毒小鼠的血清中IL-1β、IL-6、TNF-α的分泌和氧化应激产物的水平,并增强CAT活力;金荞麦总黄酮能抑制RAW264.7细胞向M1极化进而减少促炎介质分泌;降低LDH的释放量,清除积累的ROS和MDA,升高SOD及CAT活性,提高GSH的含量,并抵御LPS诱导细胞凋亡,且呈现浓度依赖性。金荞麦总黄酮能有效抑制促炎介质的产生,逆转氧化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抵御细胞凋亡,抑制巨噬细胞细胞向M1极化,缓解LPS 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

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对晚期复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纤维化指标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对晚期复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纤维化指标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复发后再Eastern Mediterranean次进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n=64),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进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n=5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ⅣC)]水平,以及治疗后下肢静脉血栓、并发Compound C临床试验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年龄肝癌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PTTMEK抑制剂、PT均长于对照组患者,FIB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LN、HA、PⅢP、Ⅳ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和中老年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手术治疗相比,介入治疗更能改善复发性肝癌患者的预后,减少对患者凝血功能、肝纤维化的影响,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