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线粒体DNA(mtDNA)水平变化,探讨其对AP合并急性肺损伤(AL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AP患者90例,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组(55例)和重症组(35例);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AP急性反应期是否发生ALI再将90例AP患者分low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为ALI组(32例)和非ALI组(58例)。收集所有AP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收集对照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及外周血mtDNA水平并分组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AP患者合并APEG300分子式L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外周血mtDNA水平对AP合并ALI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症组、轻症组及对照组受试者外周血mtDNA水平依次降低(P<0.05)。ALI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淀粉酶(AMY)、钙离子(Ca~(2+))、mtDNA水平均高于非ALI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AMY、Ca~(2+)、mtDNA水平升高均为AP合并AL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mtDNA水平预测AP合并AL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7,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27%及75.01%。结论AP患者病情越严重,外周血mtDNA水平越高。CRP、AMY、Ca~(2www.selleck.cn/products/dabrafenib-gsk2118436+)、mtDNA水平升高均为AP合并ALI的危险因素,其中外周血mtDNA水平对AP合并ALI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Author: admin
血液净化综合护理对肾病综合征难治性水肿患者水肿情况的影响
目的:研究肾病综合症难治性水肿患者通过血液净化综合护理后,对患者水肿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2020年3月—2022年1月,选取本院肾病综合症难治性水肿患者92例,将92例样本数据通过随机采样法分配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平均对其进行分类。接biomimetic NADH受常规护理的一组为对照组,46例,接受血液净化综合护理的一组为研究组,46例。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方案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水肿状态、生活质量评分、家属护理总满意度及低血压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水肿情Fulvestrant况优于对照组,低血压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难治性水肿患者在接受了血液净化综合护理后,能够实现临床水肿状态的改善,保证了患者的临床生活质量,患者无需再担心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问selleck HPLC题,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得到显著性提升。
电针联合全身振动训练对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本体感觉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探析电针联合全身振动训练对中度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患者本体感觉和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将80例中度KOA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电针组采用电针疗法,联合组在电针基础上结合全身振动训练,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5次(Prosthetic knee infection周六、周日休息),疗程为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通过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估量表评估膝关节功能,“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up and go”test, TUGT)评估步行功能,Alpelisib分子量等速训练仪检测主动角度重现测试值(active anImidazole ketone erastin采购gel repositioning, AAR)及被动运动阈值测量值(threshold to detection of passive movement, TDPM),Pro-Kin平衡系统检测测试执行时间(test time execution, TTE)及多轴平均轨迹误差(average trace error, ATE)。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提高,TUGT时间较治疗前降低,AAR、TDPM较治疗前减小,TTE、ATE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的上述指标较电针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电针联合全身振动训练可显著改善中度KOA患者本体感觉和运动功能,且较单纯电针疗效更佳。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建立覆盖我国主要流行亚型的HIV-1近全长基因组测序方法
目的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建立一种适合我国主要流行亚型的HIV-1近全长基因组扩增和测序方法,并优化建立标准检测流程,为HIV-1的全基因组序列鉴定和相关系统进化分析等应用提供重要技术手段。方法 基于我国HIV-1主要流行亚型设计扩增引物,通过扩增两段交叉重叠的基因序列获得HIV-1近全长基因组。并通过使用不同反转录试剂与扩增试剂以及尝试不同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分GSKJ4研究购买析neuromuscular medicine对HIV-1近全长基因组扩增的效果以及进行二代测序所获序列质量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基于二代测序技术建立的HIV-1近全长基因组扩增和测序方法可成功扩增我国主要HIV-1流行亚型CRF01_AE、CRF07_BC、CRF08_BC、B、CCCRG 81045化学结构RF55_01B,进行二代测序所获基因组序列的平均比对率为95.18%(89.74%~99.16%),平均覆盖率为94.96%(83.58%~99.98%),平均测序深度为5323.10×(3026.68×~6790.57×)。进一步分析不同亚型毒株每个基因位点的测序深度覆盖图,发现CRF08_BC亚型与CRF105_0108亚型的毒株测序深度分布均匀,均高于6000×,其他亚型的毒株样本在6672~8196 bp之间有部分基因位点的测序深度较低。优化和建立的标准检测流程可成功扩增病毒载量大于104copies/mL的样本并获得准确的近全长基因组序列。结论 本研究基于二代测序技术建立了一种HIV-1近全长基因组扩增与测序方法,该方法可成功扩增我国主要流行亚型毒株,为我国应用HIV-1基因组序列开展艾滋病精准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主滑动窗口检测模型与癫痫病变状态识别的专家系统诊断模型
随着电子设备和存储装置的容量和访问速度的提升,人类社会所产生出的数据量不断增加,对于海量数据的研究分析也成为各行各业的迫切需求。时序数据分类技术是大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可以用于对时序数据进行分类。这种技术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数据的分布规律,从而对数据所处的不同状态进行识别。传统的时序数据分类方法通常是基于一些统计学指标来进行分类,分类的对象通常是整段数据。但是这样做会导致检测计算量大、对于长序列或高维序列的检测效率低。目前,一些基于人工智能的分类方法也逐渐涌现,它们通常是BYL719使用一些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的模型对整段时序数据进行分类,但是这样的方法需要大量的带标签数据进行训练,同时对于一些复杂模型的解释性较差。突变点检测技术是大数据分析中的另一个重要技术,它可以快速地从海量数据中定位到突变点的位置,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是大数据分析领域的热点方向。为了提高对于时序数据的快速分析与分类效率,本文在结合TSTKS算法和滑动窗口的多突变点检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时序数据段分类方法;提出了多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自主滑动窗口检测模型,在对时序genetic purity数据检测分析时能够自适应调整滑动窗口的大小;并初步构建出一种能够对待检测数据进行癫痫发作定位及对癫痫发作阶段进行具体状态判断的专家系统模型。首先,利用不同固定大小的滑动窗口分别重复对时序数据流切分为多段数据,在每段子数据上使用TSTKS算法检测突变点,并由此得到每个子窗口内的相关特征值。在得到所有窗口的特征值后,组成输入样本矩阵作为训练数据训练出对应窗口大小的BP神经网络,之后即可利用训练出的神经网络实现对指定数据量大小的时序数据进行分类识别。基于癫痫脑电和肌电信号进行实验,结果证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时序数据段分类方法能够准确地对数据段进行分类识别。其次,根据不同类别数据段的分布情况,构建出了适合每种类别的数据段的窗口备选集。然后利用构建出的窗口备选集,提出了三种基于BP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ve-822.html神经网络的自主滑动窗口检测模型。基于癫痫脑电和肌电信号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三种自主滑动窗口机制能够实现对检测时耗与分类精度的平衡,为专家系统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最后,在回退机制下自主滑动窗口检测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先验知识判断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与先验知识的病变识别方法。并基于上述方法,结合三条病变状态识别的推理规则,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能对癫痫发作定位及对病变状态识别的专家系统模型。基于临床癫痫脑电信号对该专家系统模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癫痫疾病的状态识别提出辅助性的指导意见。
中药延缓神经血管单元衰老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大类因神经元出现退行性病变而导致的疾病的统称,衰老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 NVU)是大脑最小的Cobimetinib功能单位,能够调节脑血流供应并维持大脑稳态。NVU细胞的加速衰老直接损害NVU功能并且导致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NVU细胞衰老内在机制十分复杂,涉及氧化应激损伤、蛋白稳态丧失、DNA损伤、线粒体Stereolithography 3D bioprinting功能障碍、免疫炎症反应及细胞自噬障碍等。近www.selleck.cn/products/PF-2341066年研究发现,中药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抑制神经血管单元衰老,发挥脑保护作用。故该文通过梳理近年来中药调节相关蛋白、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减轻DNA损伤、降低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调节细胞自噬等抗衰老机制,以期为深入研究中药抑制NVU细胞衰老提供理论依据,为新药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高密度脂蛋白与单核细胞亚群相关性研究
目的 高密度脂蛋白(HDL)是结构及功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Lapatinib-Ditosylate.html能异质性分子微粒,其在动脉粥样硬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化中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研究表明冠心病(CAD)患者中可能存在小HDL功能失调,单核细胞被认为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重要作用,根据表面CD14及CD16的表达可分为3组亚群,本研究旨在探究冠心病患者中单核细胞亚群与HDL的相关关系。方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90例稳定性CAD患者,单核细胞亚群定义为经典单核细胞(CD14++CD16-; CM)、中间型单核细胞(CD14++CD16+; IM)、非经典单核细胞(CD14+CD16++; NCM);HDL组分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结果 血清Compound C抑制剂中小HDL与循环中促炎性NCM呈相关关系,与CM呈负性相关,与IM无相关关系;与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及吸烟史、他汀类药物的服用剂量及疾病的严重程度亦无关。结论 本研究初步证实小分子HDL水平与非经典单核细胞亚群的增加及经典单核细胞数量的减少相关,反映出在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进展中小分子HDL与内在的免疫功能间的促炎症关联。
90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住院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哮喘急性发作期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为哮喘诊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中心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纳入支气管哮喘患儿900例,男615例、女285例,中位年龄2.3(1.3~3.9)岁。婴幼儿期559例、学龄前期246例、学龄期92例,不同年BMS-354825溶解度龄组男性比例、确诊时间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男性比例较高,首诊确诊比例较高。入院后首次诊断为哮喘的患儿比例为63.5%。因轻度哮喘急性发作入院患儿占76.6%,其中婴clinical genetics幼儿较多(475例,52.8%),其次为学龄前期患儿(180例,20.0%)。900例患儿中,501例(55.7%)痰培养检出致病菌,肺炎链球菌比例最高(26.9%),其次为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4种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为25.0%,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最高(16.3%)。不同年龄组间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或鼻窦炎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Berzosertib溶解度01)。共224例患儿行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119例次(53.1%)吸入性过敏原阳性,76例次(33.9%)食源性过敏原阳性;尘螨阳性比例最高(27.7%),其次为屋尘(8.9%)。不同年龄组间大部分吸入性过敏原(如尘螨、屋尘、猫狗毛、树组合、桑树等)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度哮喘急性发作是<6岁哮喘患儿最主要的住院原因,大部分患儿为首诊确诊哮喘。呼吸道感染是哮喘急性发作最主要诱发因素。应重视哮喘患儿过敏原筛查与过敏性鼻炎防治。
双功超声检测髂静脉阻塞及髂静脉支架通畅性诊断效能的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双功超声检测髂静脉阻塞诊断效能的临床研究目的:研究双功超声检测髂静脉阻塞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444例以下肢静脉曲张为主要症状入院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比较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髂静脉structure-switching biosensors阻塞的检测,研究双功超声诊断髂静脉阻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根据纳排标准,本实验共纳入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49人。双功超声结果显示髂静脉阻塞患者14人(5.6%)。DSA结果显示髂静脉受压迫程度大于25%的患者66人(26.5%),髂静脉压迫程度大于50%的患者25人(10.1%)。在全部患者中,双功超声诊断髂静脉阻塞的敏感性为12.0%,特异性为98.6%;在髂静脉压迫程度大于25%的患者中,超声诊断髂静脉阻塞的敏感性为15.1%,特异性为100%;在髂静脉压迫程度大于50%的患者中,超声诊断髂静脉阻塞的敏感性为20.0%,特异性为100%。结论:本研究中双功超声检查诊断髂静脉阻塞的敏感性较差,应对双功超声检查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髂静脉阻塞的患者进行DSA确诊。第二部分双功超声检测髂静脉支架通畅性诊断效能的临床研究目的:研究双功超声检测髂静脉支架通畅性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157例行髂静脉支架置入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比较超声和CT或DSA对髂静脉支架通畅性的检测,研究双功超声诊断髂静脉支架通畅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根据纳排标准,本实验共纳入髂静脉支架置入患者121人。分类变量中支架内无血流诊断髂静脉支架阻塞的诊断效能较高,敏感性为55.6%,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3.3%。连续selleck HPLC变量中支架内与支架Cobimetinib NMR入口处血流速度比诊断效能较高,平均值为1.07±0.61,诊断髂静脉支架阻塞的AUC为0.872,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98.1%。通过对比分析多个超声参数组合的诊断效能后发现,髂静脉支架受髂总动脉压迫处直径受压比率大于50%联合支架入口处血流速度比的诊断效能最高,该联合指标诊断髂静脉支架阻塞的为AUC为0.926,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94.0%。结论:本研究中双功超声检测髂静脉支架通畅性的诊断效能较高,是髂静脉支架术后随访的有效工具。
肠道菌群的改变经LPS介导的炎症反应在老年癫痫发生中的作用
背景癫痫是继脑血管疾病和痴呆后,老年人(>65岁)中第三大神经系统疾病。老年癫痫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治疗与青年大为不同,约一半的老年癫痫患者病因不明。癫痫的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衰老过程中神经递质失衡、胶质细胞功能异常、炎症介质释放等致痫条件的增加促进了癫痫易感性。肠道微生物在维持内分泌、免疫和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被证明可以通过脑-肠轴的双向调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疾病发生。目的通过16SrRNA高通量测序,探讨不同月龄C57小鼠肠道微生物组成结构及变化,并检测各组血清LPS水平。小剂量广谱抗生素改变老年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同时腹腔注射给予低浓度外源性脂多糖内毒素(LPS),观察其对认知功能、癫痫发作阈值、自发性痫样放电的改变,检测血清LPS、相关炎症因子、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β淀粉样蛋白(Aβ)和微管相关蛋白(Tau)的表达,以明确GSK1349572小鼠肠道菌群的干预是否通过升高和降低LPS而发挥促炎和抑痫作用。给予TLR4信号传导抑制剂以明确抑制TLR4是否减少老年鼠自发性痫样放电和提高癫痫发作阈值以及是否降低相关炎症反应及Tau和Aβ。方法收集3、13、20月龄C57小鼠upper extremity infections直肠粪便,每组各10只,通过16S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三个年龄组α多样性、β多样、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和变化。40只13月龄雄性C57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LR4受体抑制组(TAK)、广谱抗生素治疗组(ABX)和抗生素治疗加LPS处理组(ABX+LPS)。CON组灌服和饮用不含ABX的蒸馏水,TAK组腹腔注射TAK-242,3mg/kg,3次/周,ABX组灌胃和饮用溶有广谱抗生素的蒸馏水LGK-974说明书,ABX+LPS组在ABX组的基础上腹腔注射LPS,0.33mg/kg,1次/天,一周后改为0.1 mg/kg,1次/周。6个月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观察认知功能,6Hz癫痫发作阈值和脑电图监测癫痫易感性和皮层放电,实验结束后收集血清和脑组织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IL-10)含量,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TNF-α、IL-1β、IL-6 m 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Aβ、t-Tau蛋白的表达。结果(1)老年小鼠肠道微生物发生显著改变,表现为多样性下降,丰富度增加,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伯克氏菌(Burkholderiales)、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ceae)等致病菌的丰度增加。老年、中年、青年小鼠血清LPS含量显著不同,老年小鼠血清LPS含量显著高于青年。(2)ABX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血清LPS含量显著降低,抑炎因子IL-10表达增加,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表达减少,与q-PCR结果一致。ABX+LPS组炎症反应增强,血清LPS含量较ABX组增加,至与CON组无差异,小胶质细胞活化、Aβ和Tau蛋白表达增加,小鼠出现认知损害,癫痫发作阈值降低,皮层放电增加,证明老年肠道菌群通过升高LPS起到促炎和促痫作用。阻断TLR4相关信号通路后,炎症反应和皮层放电显著降低,提示肠道LPS通过激活TLR4而发挥促痫作用。结论本研究发现老年小鼠肠道微生态发生紊乱,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伯克氏菌(Burkholderiales)、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ceae)等革兰氏阴性菌显著增加,老年小鼠血清LPS含量显著高于青年。肠道菌群经由LPS激活TLR4,促进炎症反应,导致脑内小胶质细胞激活和Aβ、Tau蛋白沉积,小鼠认知功能损害,癫痫发作阈值下降,皮层放电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