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联合情绪疗法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医院血液科收治的白血病化疗患者76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预防性护理基础上实施情绪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应对方式、遵医行为、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化疗期间感染发生率。结果 预防性护理联合情绪疗法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Pexidartinib供应商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总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etics and genomics。干预前,两组应对方式中的面对、屈服、回避3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屈服维度、回避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寻找更多(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中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4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以上4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联合情绪疗法干预能有效提高白血病化疗患者自我效能,使患者能积极应对疾病,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从而有效预防骨髓抑制后感染的发生,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Author: admin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根治术对结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根治SB203580术对结肠癌患者免疫功Captisol纯度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sonosensitized biomaterial75例结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8),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予以腹腔镜联合结肠镜结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免疫功能[辅助性T细胞(Th)1和Th2水平,并计算Th1/Th2]、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镇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天,两组患者Th1水平和Th1/Th2均低于本组术前,Th2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观察组患者Th1水平和Th1/Th2均高于对照组,Th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天,两组患者TNF-α、IL-6、IL-10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观察组患者TNF-α、IL-6、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联合结肠镜结肠癌根治术可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情况,对结肠癌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更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进展期胃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目的 了解进展期胃癌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进展期胃癌免疫治疗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进展期胃癌免疫治疗主要集中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免疫和抗肿瘤疫苗3个方面,研究最多的ABT-199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尤其是针对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和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的研究较多,细胞免疫治疗和肿瘤疫苗治疗研究相对较少。虽然免疫治疗单药并没有特别良好的表现,但其治疗效果不劣于单独化学药物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且采用免疫联合治疗在大多数试验中展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尤其在与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抗体的联合应用中临床获益显著,靶向Claudin 18.2位点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在胃癌中已初见成效。结论 随着免疫治疗研究的深入,胃癌免疫治疗的策略也在不断改进,免疫治疗过程中精准医学愈发显得重要,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针对精准selleck Torin 1的靶点筛选适宜的患者及采用精准治疗手段可进一步让进展期胃癌患者生存获益。
综合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湖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心理弹性评分、负性情绪、血糖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护理后,研究组力量性、坚韧性、乐观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Intra-abdominal infection意义(P<0.001);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Erastin血红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CX-5461核磁01)。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改善不良情绪,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谢晶日教授运用消补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通过收集并整理谢晶日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系统(V3.0)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出谢晶日教授具体结合并运用消补法治疗本病用药规律和治疗理念。方法:通过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系统(V3.0)”对2016年09月—2022年09月期间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谢晶日教授门诊诊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首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患者病历。记录病例的相关资料,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系统(V3.0)”的管理系统中,对病历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医案基本信息:153例病例中,hypoxia-induced immune dysfunction女性8 3BMS-354825纯度人,男性70人,男女比例约为1:1.19;发病年龄集中在41-70岁。2.症状频数统计:共收集到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临床症状9 3个,依据症状频次排序,排名前10的症状分别是:脘痞、胃痛、寐差、反酸、烧心、口干、口苦、乏力、大便不成形、纳差;证型统计结果:肝胃气滞证最常见。3.药物频次统计结果:153例病例中共涉及到121种中药,使用频次排名前1 7位的中药分别为:炒白术、柴胡、焦神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煅海螵蛸、陈皮、紫苏子、豆蔻、厚朴、乌药、香橼、佛手、鸡内金、草豆蔻、煅瓦楞子、枳实。药物分类结果:理气药为主导;四气五味归经:四气以温、寒、平性的药物为主,占比97.2%;五味以苦、辛、甘药物使用频次最高,占比83.5%;归经以脾、肺、肝、胃四经为主,占比70.4%。4.组方规律分析:得到核心药物11味IACS-010759使用方法,核心药物组合45组;核心处方组合3首。结论:1.谢晶日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患者的核心病机为肝郁脾虚、瘀毒蕴结。2.谢晶日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用药注重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常用药物有炒白术、柴胡、焦神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煅海螵蛸、陈皮、紫苏子、豆蔻、厚朴、乌药、香橼、佛手、鸡内金、草豆蔻、煅瓦楞子、枳实。3.谢晶日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以“消补法”为整体治疗思路,并提倡以“疏肝解郁,理气消痞;健脾除湿,抑酸通腑;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健脾,滋阴养胃”为治疗法则。
血小板计数联合凝血四项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效能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联合凝血四项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肝硬化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统计疑似肝硬化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和随访3个月时selleckchem肝硬化患者消化道出血情况,比较肝硬化和非肝硬化患者PLT和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肝硬化出血组与未出血组PLT和凝血四项水平。分析PLT与凝血四项单一及p16 immunohistochemistry联合检测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效能,以及PLT、凝血四项单一及联合检测与金标准的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120例疑似selleckchem MRTX1133肝硬化患者中,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肝硬化109例,酒精性肝炎7例,脂肪肝4例;随访3个月,肝硬化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40例;肝硬化患者PLT、FIB水平均低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患者,PT、APTT、TT水平均高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肝炎与脂肪肝患者PLT、FIB、PT、APTT、T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出血组PLT、FIB水平均低于未出血组,PT、APTT、TT水平均高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与凝血四项联合检测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PLT、凝血四项单一检测,特异度高于凝血四项单一检测(P<0.05);经Kappa一致性检验,PLT与凝血四项联合检测诊断早期肝硬化的效能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78),PLT、凝血四项单一检测诊断早期肝硬化的效能与金标准一致性一般(Kappa值=0.529、0.503)。结论:PLT与凝血四项可作为早期肝硬化患者诊断的辅助指标,且联合检测与金标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
秦巴硒菇提取物FA-2-b-β介导Wnt信号通路逆转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性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秦巴硒菇提取物FA-2-b-β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逆转耐药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周期以及胞内罗丹明蓄积情况;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基因与蛋白表达;免疫荧光观察膜表面蛋白MDR1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秦巴硒菇提取物FA-2-b-β能够显著抑制CCRF-CEM及CEM/C1细胞增殖(CeralasertibP<0.05),促进其凋亡,并调控CCRF-CEM细胞阻滞于S期、CEM/C1细胞阻滞于G_0/G_1期。Western blot及qPCR检测结果显示,FA-2-b-β可抑制ABCB1、ABCG2、CTNNB、MYC、BCL-2表达,并上调BAX表达。另外,FA-2Roxadustat纯度-b-β可逆转CEM/C1耐药株的耐药特性,使得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内罗丹明蓄积明显增多,膜表面蛋白MDR1表达减弱。加入ICG001后,该过程进一步加Microalgae biomass强。结论:秦巴硒菇提取物FA-2-b-β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调控细胞周期、减少线粒体供能及下调MDR1蛋白表达等方式逆转CEM/C1细胞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实现。
揭阳市近6年儿童病毒性肺炎混合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目的:总结揭阳市近6年儿童病毒性肺炎(VP)的呼吸道病毒流行病学特征及混合感染的发生率、主要类型和病原体构成,为临床诊治病毒性肺炎提供一定的指导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揭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2022年3月病毒性肺炎患儿的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A病毒(INF-A)、流感B病毒(INF-B)、副流感1型病毒(PIV-1)、副流感2型病毒(PIimaging biomarkerV-2)和副流感3型病毒(PIV-3)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LBH-589.html的抗原检测结果,检测方法为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鼻咽拭子标本。检索患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核酸检测结果和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结果:2736例病毒性肺炎主要由RSV、PIV-3感染引起。单一病毒感染占66.5%,混合感染占33.5%。两组性别、好发年龄段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发病季节分布有明显差异(P<0.05),单一感染组发病主要集中于4-12月(82.35%),混合感染组发病主要集中于1-9月(82.23%)。混合感染的主要类型是病毒-细菌的双重获悉更多感染,以RSV合并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结论:揭阳地区的儿童病毒性肺炎主要是由RSV和PIV-3感染引起,混合感染约占三分之一,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合理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
2015-2019年无锡市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2015-2019年无锡市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制策略。方法selleck NMR通过描述性研究方法KPT-330分子量,对比分析2015-2019年无锡市登记管理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肺结核患者在人口学、诊断及治疗转归方面的特征。结果 2015-2019年无锡市共登记747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占7.39%,年平均发病率为84.46/10万,是非糖尿病人群发病率的3.24倍。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合并糖尿病组≥60岁(54.62%)和男性(80.86%)的比例均高于非糖尿病组。诊断方面,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延误就诊率呈现下降趋势(趋势χ~2=14.372,P<0.001);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病原学阳性患者占58.50%,高于非糖尿病(40.72%);合并糖尿病患者复治比例更高(15.6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6.726,P<0.001)。转归方面,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成功治疗率(82.73%)低于非糖尿病肺结核患者(88.8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4.910,P<0.001)。结论在糖尿病人群中推行immune pathways结核潜伏感染治疗,是控制糖尿病流行所致的结核病负担的经济且有效手段。
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筛查价值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运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的价值。方法 832例由于如腹胀、腹痛、黑便、早饱、恶心、呕吐、嗳气等各类胃肠道症状在本院完成胃蛋白酶原(PG)、血清胃泌素-17(G-17)、幽门螺杆菌(Hp)抗体检查等及完成内镜检查并在内镜检查中钳取组织标本行病理检查的患者,根据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的评分结果分为高危组(82例)、中危组(224例)、低危组(526例)。对三组患者进行内镜下精查。比较三组胃癌、癌前病变、癌前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 高危组筛查出Rapamycin体外阳性67例(81.7%),其中早期胃癌8例(9.8%),进展期胃癌4例(4.9%),癌前病变15例(18.3%),癌前疾病40例(48.8%);中危组筛查出阳性143例(63.8%),其中早期胃癌3例(1.3%),进展期胃癌14例(6.3%),癌前病变20例(8.9%Telaglenastat配制),癌前疾病10Wakefulness-promoting medication6例(47.3%);低危组筛查出阳性233例(44.3%),其中早期胃癌1例(0.2%),进展期胃癌8例(1.5%),癌前病变44例(8.4%),癌前疾病180例(34.2%)。三组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癌前病变、癌前疾病检出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能够提升就医患者的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