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西宁市2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相关防控对策。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21年西宁市2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回顾性描述,计算潜伏期和代际间隔。结果 2021年西宁市2起聚集性疫情病例共11例,其中8例为本地续发病例;病例平均年龄(40.91±16.34)岁;首发症状主要是咽痛(54.55%)和咳嗽(54.55%);病例分型以普通型和轻型为主(81.82%);病例平均潜伏期为3 d,代际间隔中位数为3 d(IQR:2,4);11例病例首次核酸检测阳性样本中,有8例Ct值≤34。1~4号病例病毒基因测序均属于VOC/Delta变异株(B.1.617.2进化分支),与外省G市确MS-275诊病购买ABT-199例基因组高度同源。结论 2021年西宁市2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传播链为首发病例于外省旅行途中接触已感染人群,造成家庭内传播,而后相关人员在病例家中开展活动时不慎感染,再经同一公共场所内密切接触传播。应重视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返乡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发生初期采取快速管控措施,可以有效阻止疫情的扩散。

HLA-A基因三倍体家庭的分子遗传学研究——附1例报道

目的 研究1名预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及4名家庭成员HLA-A基因三倍体分子遗传学基础。方法 运用PCR-NG购买STM2457S基因测序方法进行家庭成员HLA-A,-B,-C,-DRB1,-DQB1,-E,-F,-G位点高分辨基因分型。运用PCR-SBT方法复核先证者HLA-A位点,并进一步使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 Array)分析技术扫描染色体变异。结果 先证者(二姐)携带3个HLA-A等位基因:A~*02∶01∶01,A~*11∶01∶01,A~*24∶02∶01。6号染色体6p22.1存在162.9 Kb片段重复:arr[hg19] 6p22.1(29,803,kidney biopsy377-29,966,301)x3。家系调查表明1条单体型携带2个HLA-A等位基因:A~*02∶01∶01,A~*24∶02∶01,B~*54∶01∶01,C~*01∶02∶01,DRB1~*04∶0Laduviglusib化学结构5∶01,DQB1~*04∶01∶01,E~*01∶01∶01∶03,F~*01∶01∶01,G~*01∶01∶01∶01且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稳定遗传2代。先证者(二姐),大姐,母亲均含有该单体型。结论 基因微重复导致健康先证者1条单体型携带2个HLA-A等位基因且稳定遗传2代。常规HLA移植配型实验室需注意此种情况并准确报告检测结果。

Functional and Mechanistic Studies on the Inhibition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by Topotecan Hydrochloride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成人中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之一。AML患者中位年龄为68岁,且AML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发展,全球AML患者正在逐步增加。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2022年AML在美国造成11,540人死亡,占白血病死亡人数的最高比例(48%)。尽管近年来靶向药物和异基因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研究发展迅速,但AML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低于50%,其中白血病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5(STAT5)激活通常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一个标志,发生在大约70%的AML患者中。FLT3-ITD突变与AML患者不良预后、无病进展生存期短以及高复发率相关。STAT5被FLT3-I点击此处TD激活并驱动AML的发病机制。另外STAT5是调节造血的关键分子,它的高表达与耐药性息息相关,因此通过靶向STAT5治疗AML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有几种抑制剂可以与STAT5相互作用以抑制其活性,但是治疗效果都不是很好。因此,研发一种STAT5小分子抑制剂,改善AML患者预后,迫在眉睫。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针对STAT5设计并建立了高通量荧光偏振(FP)筛选体系,对实验室已有的化合物库进行筛选,得到了高活性的小分子抑制剂盐酸拓扑替康(108)。通过分子对接实验预测和细胞热位移分析实验验证,发现盐酸拓扑替Cell wall biosynthesis康是一种有效的STAT5抑制剂。在细胞水平上,其能够在纳摩尔水平抑制AML细胞增殖,对Compound C正常细胞的抑制活性较差,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安全性;并且浓度梯度抑制P-STAT5水平和STAT5靶基因的转录。在动物水平上,盐酸拓扑替康可显著抑制AML肿瘤生长和转移。结果表明,盐酸拓扑替康是一种有效的靶向STAT5抑制AML细胞生长和存活的抑制剂,有望成为AML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图[9]表[1]参[49]

痰热清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LY294002分析痰热清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8例于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非危重型患者纳入此次研究中,遴选时间为2020年2月—2020年3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行常规治Hereditary diseases疗)和观察组(29例,行痰热清治疗),将2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并发症情况及转为危重型肺炎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神经、呼吸等系统并发症总发生率13.79%(4/2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7.93%(11/29);危重型肺炎发生率6.90%(2/2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vx-661.html.59%(8/29)(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采用痰热清治疗,在改善细胞因子水平、降低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危重型肺炎的发生率方面较常规治疗而言更具积极作用。

蛇菰多糖对大鼠乙酸型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目的 研究蛇菰多糖(balanophora polysaccharide, BPS)对大鼠乙酸所致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GU模型组,奥美拉唑阳性组(3.6 mg·kg~(-1)),BPS低、中、高剂量治疗组(100、200、400 mg·kg~(-1))。用乙酸烧灼法制备GU模型,肉眼结合HE染色观察溃疡组织形gingival microbiome态和病理变化,测量并计算各组溃疡面积和抑制率;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免疫组化法和WeRAD001采购stern blot检测表selleck皮生长因子(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可见明显溃疡损伤;与模型组比较,BPS治疗组溃疡面积明显减小,SOD和GSH-PX活力升高,EGF和EGFR表达水平升高,MDA、TNF-α和IL-6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BPS对大鼠GU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刺激,促进胃黏膜再生修复有关。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母婴阻断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为制定HBV母婴阻断策略和再免疫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HBsAg阳性孕妇及其所生新生儿出生、接种等相关信息,在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接种3剂次乙肝疫苗和1剂次HBIG联合免疫后1个月内,采集新生儿静脉血检测HBsAg、抗-HBs及抗-HBc水平。结果 372例新生儿中,母婴阻断成功率为98.92%,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1.08%,新生儿低、无免疫应答率为1.63%。HBeA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效果明显低于HBeAg阴性孕妇,HBsAg阳性父亲新生儿母婴阻断效果明显低于HBsAg阴性父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MG132价格0.05);孕妇HBeAtethered spinal cordg阳性、乙肝疫苗延迟接种是HBsAg阳性孕妇所生的新生儿低、无免疫应答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绍兴市乙肝母婴阻断策略实CP-690550使用方法施效果好,孕妇HBeAg阳性和乙肝疫苗延迟接种新生儿低、无免疫应答发生率高,建议应及早识别,及时采取再免疫措施,提高新生儿免疫应答率。

托法替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预测因素研究

目的:评价托法替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北京大selleck DS-3201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规律随访的256例RA患者队列,其中基于ESR的28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ESR)≥3.2并接受托法替布治疗的患者121例。收集患者开始接受托法替布治疗及6个月随访的临床资料,评价患者临床缓解率及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反应率,分析达到3变量-Boolean(Boolean-3v)缓解的预测因素。结果:121例托法genetic correlation替布治疗患者中,104例(86.0%)患者应用托法替布治疗6个月以上,17例在6个月内停药,其中因疗效不佳换药者10例(8.3%),因不良反应停药者7例(5.8%)。托法替布治疗6个月时,分别有72.8%,57.0%和44.7%患者达到Boolean-3v, DAS28-ESR及临床深度缓解(CliDR),EULAR反应率88.6%。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抵抗数少以及不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托法替布治疗6个月达到Boolean-3v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女性、不联合糖皮质激素且传统DMARDs抵抗数少者应用托Y-27632法替布更有助于疾病缓解。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丹参饮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揭示丹参饮治疗胃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Adezmapimod半抑制浓度:通过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PharmMapper和UniPort数据库筛选获取丹参饮有效药物成分及相应的作用靶点蛋白并与通过GeneCard数据库获取的胃癌相关靶点蛋白取交集以获取关键靶点蛋白,通过STRING构建PPI网络,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揭示其治疗胃癌的药理学作用机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预测丹参饮有效药物成分和胃癌重要靶点蛋白的结合模式和亲和力,进一步验证其抗胃癌的作用。结果:筛选出的丹参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有56个,檀香的主要活性成分有3个;砂仁的主要medical check-ups活性成分有10个,得到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蛋白Gene Symwww.selleck.cn/products/carfilzomib-pr-171bol共110个建立PPI网络,GO富集分析结果主要涉及基因转录、翻译,蛋白修饰和功能,细胞的凋亡。KEGG通路富集涉及有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化学致癌-受体激活,铂类耐药,HIF-1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转录失调,JAK-STAT信号通路,NF-kappaB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提示中药丹参和檀香关键活性成分木犀草素和胃癌关键靶点基因如TP53、VEGFA、EGFR、AFT1、MET、MAKP1、MYC有较好的结合。结论:丹参饮可能通过影响相关蛋白信号转导进而作用于癌症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如PI3K-AKT,HIF-1,JAK-STAT,NF-kappB等发挥抗胃癌,逆转EMT抗化疗耐药性,其活性成分可协同增强化疗的作用。

p53转录调控靶基因GGT6对人结肠癌的影响

目的 筛选出p53转录调控靶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在结肠癌(COAD)中的作用。方法 对p53蛋白稳定剂Nutlin处理的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的RNA-seq数据进行基因差异分析及GO、KEGG和GSEA富集分析;在HCT116及HCT8细胞中加入Nutlin稳定或转染siRNA敲降p53的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候选靶基因的mRNA表达MG132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p53对靶基因的转录调控;利用TCGA数据库中的结肠癌数据分析靶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Nutlin处理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后细胞周期、DNA复制及染色体分离等生物过程基因表达发生Imidazole ketone erastin化学结构变化,同样p53信号通路也被激活。在HCT116及HCT8细胞β-lactam antibiotic中γ-谷氨酰转移酶(GGT6)的mRNA水平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确定了GGT6是p53转录调控的靶基因。TCGA-COAD数据分析表明GGT6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且GGT6高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较GGT6低表达患者更长(P<0.01),推测GGT6是结肠癌的抑癌因素。结论 GGT6是一个p53正调控转录靶基因,在结肠癌中可能是一个抑癌因素。

老年肺癌患者行胸腔镜根治术后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肺癌患者行胸腔镜根治术后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10月-2022年10月行胸腔镜根治术的203例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痰液或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的细菌培养,统计分析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及病原菌分布情况,选择logistic回归分析其Fasciotomy wound infections患者术后发生HAP的危险因素。结果:203例老年肺癌患者行胸腔镜根治术后发生HAP 33例,感染率16.26%。从33例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9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7株,构成比62.64%,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33株,构成比57.89%,铜绿假单胞菌13株,构成比22.81%,鲍曼氏不动杆菌9株,构成比15.79%,大肠埃希菌2株,构成比3.51%;革兰阳性菌25株,构成比27.47%,主要有肺炎链球菌13株,构成比5selleck化学2.00%,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构成比32.00%,粪肠球菌4株,构获悉更多成比16.00%;真菌9株,构成比9.89%,主要有白假丝酵母菌7株,构成比77.78%,其他真菌2株,构成比22.22%。单因素分析结果得出,性别、切口明显疼痛、病理类型、术中出血量、病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高血压与老年肺癌患者行胸腔镜根治术后发生HAP无关(P>0.05);侵入性操作、糖尿病、手术时间≥3 h、未使用抗菌药物、术后胸腔引流时间≥7 d、血清白蛋白≤30 g/L、白细胞≤1.5×10~9/L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老年肺癌患者行胸腔镜根治术后发生HAP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侵入性操作、糖尿病、手术时间≥3 h、未使用抗菌药物、血清白蛋白≤30 g/L、白细胞≤1.5×10~9/L、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术后胸腔引流时间≥7 d均是影响老年肺癌患者行胸腔镜根治术后肺部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较多,其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侵入性操作、糖尿病、手术时间≥3 h、未使用抗菌药物、血清白蛋白≤30 g/L、白细胞≤1.5×10~9/L、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术后胸腔引流时间≥7 d均是影响老年肺癌患者行胸腔镜根治术后合并HAP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