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超声检测肝脏血流参数和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淋巴细胞比值变化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EV)患者肝血流超声参数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淋巴细胞比值(RLR)的变化。方法 2018年4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88例,均接受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检测肝静脉减震指数(HV-DI)、门静脉流速(PVV)、门静脉内径(PVD)和门静脉充血指数(PV-CI)。接受胃镜检查,记录EV及其程度。结果 内镜检查发现,120例并发EV;肝硬化并发EV组PVV和HVAT分别为(15.2±2.3)cm/s和(15.3±2.4)s,显著低于肝硬化组【分别为(18.9±2.4)cm/s和(22.1Microbiology抑制剂±3.5)s,P<0.05】,而PVD、PV-CI、HV-DI和RLR分别为(1.6±0.2)cm、(0.4±0.1)cm/s、(0.8±0.1)和(24.2±3.5),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分别为(1.3±0.2)cm、(0.2±0.1)cm/s、(0.6±0.1)和(9.2±1.1),P<0.05】;33例重度EV患者PVV和HVAT分别为(12.8±2.5)cm/s和(8.2±0.9)s,显著低于42例中度EV患者【分别为(14.2±2.1)cm/s和(12.5±3.1)s,P<0.05】或45例轻度EV患者【分别为(17确认细节.9±2.1)cm/s和(23.1±3.4)s,P<0.05】,而PVD、PV-CI、HV-DI和RLR分别为(2.2±0.3)cm、(0.7±0.1)cm/s、(1.5±0.1)和(32.7±4.1),显著高于中度EV患者【分别为(1.5±0.1)cm、(0.4±0.1)cm/s、(0.7±0.1)和(26.7±2.8),P<0.05】或轻度EV患者【分别为(1.3±0.1)cm、(0.2±0.1)cm/s、(0.4±0.1)和(15.6±1.5),P<0.0dual infections5】;在随访的12个月里,EV患者发生EV出血(EVB)72例,出血组PVV和HVAT显著低于未出血组,而PVD、PV-CI、HV-DI和RLR均显著高于未出血组(P<0.05)。结论 监测肝血流超声参数和RLR变化可能为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B提供预警,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miR-330-5p靶向PTBP1调控结肠癌凋亡的机制

[目的]探讨miR-330-5p/PTBP1/CTTN轴调控结肠癌细胞凋亡的潜在机制。[方法]纳入接受根治性结肠切除术的结肠癌患者113例,分析miR-330-5p在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其对总生存率的影响。[结果]miR-330-5p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低(0.4selleck产品8±0.22 vs 0.16±0.09,P<0.05)。miR-330-5p高表达的结肠癌患者具有更高的总生存率。过表达miR-330-5p及敲低PTBP1,HCT116细胞的凋亡水平上升(13.02±2.11 vs 68.41±11.08, 12.84±2.16 vs Quality in pathology laboratories59.12±10.53,P<0.05)。过表达miR-330-5p后,HCT116细胞中PTBP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下降(0.39±0.04 vs 0.05±0.01,P<0.05)。敲低CTTN后,HCTT6细胞的凋亡水平显著上升(11.70±2.05 vs 55.73±10.19,P<0.05)。过表达miR-330-5p或PTBP1敲低后,CTTN isoform a的表达水平下降。[结论]miR-330-5p能够靶向降解PTBP1 mRNA,减少PTBP1的表达水平,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miR-330-5p/PTBP1轴能够调控CTTN外显子的选择性剪接,抑制CTTN isoform a的表达水平并促进结肠癌细胞3-MA抑制剂凋亡。

禽腺病毒血清2型分离鉴定及感染SPF鸡发病模型建立

【目的】建立禽腺病毒血清2型(FAdV-2)的发病模型,为评价FAdV-2的免疫原性和疫苗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对疑似禽腺病毒感染的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对分离株Fiber基因和Hexon基因序列进行遗传演化分析,使用DNAStar和MEGA7.0软件对分离株和其他FAdV代表株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在确定分离到的病毒为FAdV-2后,通过动物实验分析分离株在不同感染途径和不同感染剂量下对6周龄SPF鸡的致病性,筛选出建立FAdV-2血清型发病模型的最佳感染方式和最佳感染剂量。【结果】从发病鸡组织样品中成功分离得到1株FAdV-2血清型毒株,命名为KM株。遗传演化分析表明,KM株和GX01株同属于禽腺病毒Ⅰ群D种中的FAdV-2血清型;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KM株和PD0325901抑制剂GX01株的Fiber基因和Hexon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9%和99.3%,推导出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9%和98.8%。KM株静脉注射感染途径的致病性高于肌肉注射,试验鸡出现明显的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KM株发病模型的感染途径为静脉注射,感染剂量为108.0 TCIDZ-VAD-FMK体外50,感染后鸡群死亡率为50%,剖检病死鸡可见明显的病理变化,鸡群感染后1 d泄殖腔排毒阳性。【结论】首次验证了FAdV-2能引发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建立了FAdV-2感染SPF鸡的发病模型,可为药物研发和疫苗评价提供一定参考,将有效预防和减少indoor microbiomeFAdV-2传播。

评价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CRP水平的影响

目的 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110例老年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CRP水平、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19±2.51)d,短于对照组的(14.34±3.1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CRP水平(15.56±Panobinostat1.21)mg/L低于对照组的(29.12±9.Ferrostatin-1试剂56)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enetic heritability患者的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于老年肺炎的治疗效果确切。

佛波酯化合物TP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增殖与凋亡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佛波酯化合物TPA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Antineoplastic and I抑制剂不同浓度TPA在不同时间点对NB4细胞增殖的影响;瑞氏-吉姆萨染色Spatiotemporal biomechanics观察NB4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TPA处理后NB4细胞周期、凋亡情况;高通量微阵列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TPA处理后NB4细胞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DKN1A、CDKN1B、CCND1、MYC、Bax、Bcl-2、c-Caspase 3、c-Caspase 9、PIK3R6、AKT和p-AKT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PA能抑制NB4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向成熟粒-单核系分化;诱导细胞G_1期阻滞及凋亡;差异表达的m RNA显著富集在PI3K/AKT通路;TPA能提高NB4细胞中CCND1、CCNA1、CDKN1A的m RNA水平,降低MYC的m RNA水平;TPA能上调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MLN8237.htmlNB4细胞中CDKN1A、CDKN1B、CCND1、Bax、c-Caspase 3、c-Caspase 9、PIK3R6蛋白水平,下调MYC、Bcl-2、p-AKT蛋白水平。结论:TPA通过调控PIK3/AKT信号通路诱导NB4细胞周期阻滞于G_1期并促进其凋亡。

阶梯式营养干预配合量化式目标锻炼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阶梯式营养干预配合量化式目标锻炼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接受传统营养干预的患者55例及2020年8月—2021年12月接受阶梯式营养干预的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不同营养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MLN4924作用(n=55)。2组患者均进行低强度常规化疗;此外2组均接受量化式目标锻炼,对照组患者Molecular cytogenetics采取传统营养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阶梯式营养干预;2组患者均进行干预3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治Mirdametinib核磁疗效果;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出院前、干预3个月后转铁蛋白(TRF)、血清白蛋白(ALB)、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评分、人体质量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癌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治疗中断次数;比较2组患者干预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8%vs 63.6%,P<0.05)。2组患者出院前及干预3个月后TRF、 ALB水平、 BMI、三头肌皮褶厚度、 FACT-G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出院前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院前及干预3个月后PG-SGA、 ECOG评分明显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PG-SGA、 ECOG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2组患者出院前ECOG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治疗中断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梯式营养干预配合量化式目标锻炼可有效改善老年AML化疗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患者化疗耐受性及化疗效果的提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年深圳市龙岗区学校结核病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岗区学校结核病健康体检结果,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在深圳市龙岗区获悉更多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体检,小学和非寄宿制初中新生先进行肺结核密切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调查,对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者开展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高中和寄宿制初中新生先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PPD试验,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PPD试验强阳性者进行胸部X光片(或DR)检查。高二学生进行胸部X光片检查。结果 2021年深圳市龙岗区209所学校完成结核病健康体检工作。问卷调查107 248人,肺结核密切接触史者5人,可疑症状率为5.51Empagliflozin研究购买‰。PPD试验20 153人,强阳性率为0.36%。按年龄分层,小学、初中、大学合并为一组,高中单为一组,两组的强阳性率分别为0.05%和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23);公办和民办学校的PPD试验强阳性率分别为0.38%和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PPD试验强阳性率(0.54%)高于女生(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13,P<0.001)。IGRA检测44人,阳性率为13.64%。胸部DR检查25 595人,异常率为2.03‰;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生的肺部Critical Care Medicine影像学异常率分别为0‰、8.62‰、0.39‰和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生的肺部影像学异常检出率(2.84‰)高于女生(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公办学校学生的肺部影像学异常检出率高于民办学校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共检出6例学生肺结核,检出率为4.73/10万;不同年级的肺结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结核病健康体检可及早发现结核病患者和潜伏感染者,实现关口前移,阻遏学校肺结核疫情播散。应重视并落实学生的结核病健康体检工作。

2020年我国西部地区肺结核患者就诊及诊断延迟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2020年西部地区肺结核患者的就诊及诊断延迟情况,分析肺结核患者就诊及诊断延迟的影响因素,为我国西部地区肺结核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我国西部12个省份的16家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2020年10—12月对其中在治且治疗时间大于2周的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诊疗信息等。对患者人口学特征、就诊延迟及诊断延迟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selleckchem,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和诊断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调查1030例肺结核患者,其中纳入就诊延迟分析856例;纳入诊断延迟分析987例。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西部地区肺结核患者就诊时间中位数为9(3,35)d,就诊延迟发生率为41.24%(353/856),初治[比值比(OR)=2.183,95%置信区间(CI):1.172~4.064]、患有其他慢性病(OR=1.551,95%CI:1.152~2.088)为肺结核患者发生就诊延迟的危险因素;家庭年收入≥40000元(40000~元:OR=0.252,95%CI:0.169~0.376;≥60000元:OR=Global oncology0.258,95%CI:0.170~0.391)为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保护因素。我国西部地区肺结核患者诊断时间中位数为12(3,33)d,诊断延迟率为44.48%(439/987),年龄≥65岁(OR=2.508,95%CI:1.679~3.747)、农村(OR=2.479,95%CI:1.798~3.419)、流动人口(OR=4.347,95%CI:1.355~13.945)为肺结核患者诊断延迟危险因素;采用分子生物学方式诊断结核病(OR=0.499,95%CI:0.312~0.796)为患者诊断延迟的保护因素。结论 我国西部地区结核病患者的就诊延迟和诊断延迟现象均较为普遍,建议针对重点人群,加强结核病宣传教育,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结核病诊疗水平,GDC-0973体内实验剂量从而避免肺结核患者就诊及诊断延迟的发生。

多药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病原菌及维生素A和维生素D水平变化

目的 分析多药耐药菌(MDRO)感染致重症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维生素A(VA)、维生素D(VD)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义乌復元私立医院诊治的以MDRO为致病菌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空腹Q-VD-Oph供应商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25-羟基维生素D[25-(OH)D]及VA水平;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检测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核因子κB(p65)[NF-κB(p65)]的mRNA水平。结果 80例MDRO为致病菌的重症肺炎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89株,以革兰阴性菌株为主(80.90%);研究组患者的血清25-(Obiocontrol agentH)D、V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VD缺乏与VA缺乏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PMBCs中TLR4、Myd88、NF-κB(p65) 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GSI-IX纯度5);研究组患者血清IL-8、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肺炎患者TLR4、Myd88、NF-κB(p65)、IL-8、IL-6水平均与血清25-(OH)D水平呈负相关(P<0.05),而与血清VA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MDRO感染所致重症肺炎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患者存在VA与VD水平低下,其中VD可以负向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

接受规律健康教育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倾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研究出组后持续接受规律健康教育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抑郁Nasal pathologies倾向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临床研究接受门诊健康教育的CHB患者,以电话、短信、微信和QQ平台留言等多种方式告知患者返回门诊访视,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焦虑障碍量购买KD025表(GAD-7)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Logictis回归分析影响抑郁倾向的相关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到访CHB患者241例,纳入统计分析22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持续接受规律的健康教育、焦虑、中医证候积分与CHB患者是否表现出抑郁倾向密切相关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此网站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相对于中年组,青年组[OR=3.613,95%CI(1.415~9.221),P<0.01]、持续接受规律的健康教育[OR=0.353,95%CI(0.133~0.940),P<0.05]、有焦虑倾向[OR=11.333,95%CI(4.094~31.373),P<0.001]、中医症候积分(OR=1.171,95%CI 1.088~1.236,P<0.001)是患者抑郁倾向的影响因素。结论:持续接受规律的健康教育可降低CHB患者抑郁倾向的发生率,相对中年组患者,青年组焦虑、中医证候积分增加可增大抑郁倾向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