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运动疗法联合温脾解郁汤对脾阳虚证型抑郁症患者症状疗效。方法 选择84例脾阳虚证型抑郁症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温脾解郁汤治疗,观察组则selleck激酶抑制剂采取运动疗法联合温脾解郁汤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中医证候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LY-188011抑制剂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3.biosoluble film81%(P<0.05);2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有一定程度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2组患者1个月后、3个月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头晕、胃肠道反应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26.19%(P<0.05)。结论 运动疗法联合温脾解郁汤治疗脾阳虚证型抑郁症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极大改善患者抑郁程度,不良反应较少且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Author: admin
不同频次MECT联合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效果
目的:研究不同频次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联合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药物组(26例)、高频组(27例)、低频组(27例)。药物组予以单纯药物治疗,高频组在此基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础上予以3次/周的MECT治疗,低频组在药物组基础上予以1次/周的MECT治疗。观察三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神经递质水平。结果:治疗后,低频组、高频组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低于药物组(P<0.05);低频组的PANSS评分低于高频组(P<0.05)。低频组、高频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药物组(P<0.05);低频组、高频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频组、高频组各维度的MATRICS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获悉更多分均高于药物组(P<IDN-6556半抑制浓度0.05);低频组的各维度MCCB评分均高于高频组(P<0.05)。治疗后,低频组、高频组的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高于药物组(P<0.05);低频组的5-HT、DA、NE水平均高于高频组(P<0.05)。结论:与高频次MECT联合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相比,低频次MECT联合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有效调节神经递质水平。但两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无差异,可能受限于试验样本量的因素。
心理治疗联合药物干预在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心理治疗联合药物干预在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于2022年6月~2023年1月期间完成病例收录环节,共纳入本院48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病例,通过数字表随机法分组,每组24例。药物组采用药物干预,联用组采用心理治疗联合药物干预,期间记录并分析两组治疗效果、血清指标、人格评分、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正态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联用组治疗有效率高于VX-661 MW药物组(P<0Medicare Part B.05);联用组患者5-羟色胺(5-HT)水平高于药物组,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联用组患者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评分高于药物组,神经质评分低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联用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联用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药物组,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 在针对首发青少年抑郁SB203580症的治疗中,选择心理治疗联合药物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抑郁水平,恢复患者心理弹性,重塑患者人格,让其能够更积极地应对。
通痹宁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
目的:观察通痹宁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94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RNA epigenetics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痹宁心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心率变异性指标[每隔5 min窦性心搏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窦性心搏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水平、QT间期离散度(QT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T-1、QTd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SDNN、SDANN、RMSSD、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痹宁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SAHA小鼠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LVEF水平,降低其ET-1水平,改善其心率变异AMG510纯度性和QTd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白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白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筛选白芷的活性成分;采用uniprot数据库筛选矫正白芷的活性成分对应靶点,采用Cytoscape3.8.2软件构建“白芷-白芷活性成分-活性成分作用靶基因”网络图;利用OMIM、Drugbank、TTD、Genecards四个疾病靶点数据库获取UC的相关靶点,利用韦恩(VENNY)获取白芷与UC的交集靶点,然后将其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PPI)网络构建;采用Cytoscape3.8.2软件构建“白芷-UC交集靶点-作用通路”网络图;最后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白芷活性成分10个,作用靶点61个,溃疡性结肠炎靶点1329个,预测得到白芷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共同靶点17个,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972个生物过程,15个细胞成分和78个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854条信号通路。可推测白芷是通过β-谷甾醇、豆甾醇、别欧前胡素等成分介导CASP3、BAX、BCL-2、PTGS2等靶点调节细胞凋亡的执行阶段、蛋白质均质二聚活性、蛋白质结构域特异性结PS-341试剂合、蛋白酶结合、蛋白激酶结合、泛素蛋白连接酶结合、脂质结合等基因功能和细胞的凋亡通路、对细胞周期的负调节、成纤维细胞增殖的调节、microRDorsomorphinNAs、结直肠癌通路等对溃疡性结肠炎达到治疗作用。结论:该研究初步分析了白芷对溃疡性结肠炎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为下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endocrine autoimmune disorders为后续研究白芷对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用药规律
目的 本文主要基于常规的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用药规律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筛选中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相关文献并提取资料。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起本文所需研究的文献数据库,同时应用IBM SPSS Modeler18.0、Statistics 26.0对数据库中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等一系列数据处理。结果 数据库中共纳入中医处方91首,涉及到的单味中药有126味,这些中药累计使用频次共729次。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依次是茯苓、selleck合成柴胡、甘草、白芍、当归。药物功效以补虚药和解表药为主。药物五味中甘、辛、苦味占据前3,四气以寒、温居多,归经中以五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甘草→生姜、柴胡→白芍、茯苓→生姜、柴胡→白芍+甘草、白芍→当归+茯苓、柴胡→当归+白芍、柴胡→生姜”等常用中药组合;在进行聚类分析时,发现了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4个潜在基础方。结论 围绝经期抑郁症为本虚标实之证,核selleck HPLC心病机为肾虚为本,气郁为标,与五脏关系密切,治法以养血滋阴、益气扶正为主,挖掘出逍遥散、柴胡疏肝散、柴胡龙骨牡蛎汤等常用基础方,为围绝经期抑郁临gold medicine床用药以及药物研发提供了数据支撑。
不同剂量酸枣仁治疗老年失眠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酸枣仁治疗老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老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酸枣仁高剂量组、酸枣仁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高剂量组每日给予酸枣仁15 g冲泡饮用,低GSK2118436配制剂量组每日给予酸枣仁9 g冲泡饮用,对照组不进行药物或其他治streptococcus intermedius疗,嘱患者控制午睡时间,禁止睡前剧烈运动和饮用影响睡眠的饮品,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3组患者均干预14 d。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SQI、SDS、S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SQI、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PSQI、SDS、SAS、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治疗后的PSQI、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总有效率为75.0%(9/12),低剂量组总有效率为41.7%(5/12),BMN 673使用方法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1/12),高剂量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味酸枣仁治疗老年失眠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且高剂量酸枣仁的应用效果更明显。
东西部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情况和EV1疫苗的接种意愿调查
目的 研究东西部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情况与EV71疫苗的接种意愿。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2年6月东部(广东省广州市)73名儿童和西部(贵州省毕购买RSL3节市)58名儿童,对其基本情况及EV71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所选儿童父母进行手足口病认知情况medial sphenoid wing meningiomas问卷调查,收集儿童家长信息,了解其EV71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并对东西部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情况(采用评分制)及EV71疫苗接种意愿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家长手足口病认知及EV71疫苗接种意愿的东西部差异。结果 在对手足口病认知情况得分、对手足口疫苗预防手足口病的了解情况方面,广州市家长优于毕节市家长(P<0.01);在接种手足口疫苗情况方面,广州市儿童接种情况优于毕节市儿童(P<0.01);在疫苗接种意愿方面,两地家长的疫苗接种意愿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东西部儿童的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东部地区对手足口病以及手足口疫苗预防手足口病CCRG 81045研究购买的宣传广泛、东部地区家长文化程度较高有关。但东西部家长对接种手足口病疫苗的意愿无明显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东西部家长均认同接种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发生的重要途径,而且两地家长对该病的预防都比较重视。相关人员可通过宣传小册子、公益讲座等途径,加强西部儿童家长对该病的认识,促进东西部共同发展。
系统化心理疏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化心理疏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冠shelter medicine心病心绞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心内科接收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开展系统化心理疏导,研究组在系统化心理疏导基础上联合开展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自我护理能力、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ZD1839研究购买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selleck激酶抑制剂(P<0.01);干预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优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F-36中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心理疏导联合健康教育可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控制,提升其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persistent infectionto-lymphocyte ratio,MLR)的影响。方法:2020年6月—2021年12月于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招募39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龄(30.3±8.6)岁。分别在患者入院时以及入院抗精神病药物治疗4周后,使用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评selleck估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并测定外周血NLR、MLR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患者外周血NLR为2.13 (1.56,2.82),高于治疗后1.64 (1.40,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69,P=0.002)。MLR、C反应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阴性分量表得分差值与NLR下降水平呈正相关(r=0.439,P=0.005)。患者住院期间的总用药量、平均日用药量与治疗后NLR下降水平均不存在相关性(P值均>0.05)。Puromycin小鼠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NLR,NLR降低程度与阴性症状改善存在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