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异功散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对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临床症状及血清胃肠激素、微量元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加味异功散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对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临床症状及血清胃肠激素、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93例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PCR Genotyping序号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48例给予加味异功散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厌食症状消失时间、日摄食量、体重、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肠激素、微量元素及疗效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厌食症状消失时间为(5.06±1.41) d,短于对照组[(6.96±2.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日摄食量、体重、胃泌素、胃动素、血清钙、血清铁、血清锌较治疗前升高,中医证候积分、VIP、生长抑素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日摄食量S63845分子式、体重、胃泌素、胃动素、微量Adezmapimod体外元素分别为(220.11±23.14) g/d、(35.26±3.44) kg、(70.12±13.4) ng/L、(295.02±51.01) ng/L、(1.93±0.31)μmol/L、(10.47±0.88)μmol/L、(9.47±0.67)μmol/L,均高于对照组[(191.69±24.23) g/d、(31.55±4.01) kg、(52.69±15.22) ng/L、(257.69±48.44) ng/L、(1.74±0.26)μmol/L、(8.56±0.76)μmol/L、(7.01±0.59)μmol/L],中医证候积分、VIP、生长抑素分别为(7.24±1.14)分、(24.15±5.33) ng/L、(101.46±16.43) ng/L,均低于对照组[(12.14±1.63)分、(31.02±6.78) ng/L、(119.96±21.75)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异功散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可促进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患者症状消失,调节胃肠激素和微量元素的表达。

基于Orem自护模式的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及心理弹性的影响

目的:分析基于Orem自护模式的干预对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患者康复效果、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18例SCZ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9)与观察组(n=59),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Orem自护模式的干预。比较2组康复效果、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及心理弹性。结果:观察组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npatient Psychiatric RehabilLGX818半抑制浓度itation Outcome Scale,IRPOS)各项评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Trickling biofilter组,而消极应对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Adavosertib molecular weightIS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Orem自护模式的干预护理可有效改善SCZ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其积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与心理弹性。

不同剂量达比加群酯在心房颤动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抗凝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达比加群酯在心房颤动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抗凝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心房颤动合并不稳定型心selleck NMR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抗凝、抗血小板、介入治疗等常规治疗。高剂量组接受高剂量(150 mg/次)达比加群酯治疗,低剂量组接受低剂量(110 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Docetaxel(Taxotere).htmlmg/次)达比加群酯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血管功能指标[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趾肱指数(TBI)、踝肱指数(ABI)]、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AST、ALT]及出血事件、栓塞事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TTDNA-based biosensor、APTT、PT分别长于本组治疗前,D-D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低剂量组治疗后Fib高于本组治疗前,且低剂量组治疗后TT、APTT长于高剂量组,PT短于高剂量组,D-D高于高剂量组(P<0.05)。两组治疗后cf-PWV分别慢于本组治疗前,TBI、ABI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且低剂量组cf-PWV慢于高剂量组,TBI、ABI高于高剂量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TBiL、AST、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栓塞事件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 相比于高剂量达比加群酯,低剂量达比加群酯对心房颤动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抗凝效果更优,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管功能,降低栓塞事件发生风险,且安全性较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绞痛患者心电图碎裂QRS波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心绞痛患fake medicine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电图碎裂QRS波的影响。方法 100例伴心电图碎裂QRS波的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LXH254细胞培养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碎裂QRS波情况[24 h内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分钟节段窦性R-R周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24 h内全部窦性R-R周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 h内相邻正常窦性R-R周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高频(HF)、低频(LF)]、治疗后3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SDANN、SDNN、rMSSD、PNN50、HF均高于本组治疗前, LF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SDANN(122.4±14.1)ms、SDNN(105.2±5.1)ms、rMSSD(39.2±4.1)ms、PNMirdametinib抑制剂N50(16.0±1.7)%、HF(291.4±75.4)Hz高于对照组的(105.6±17.6)ms、(89.7±7.5)ms、(29.3±5.1)ms、(10.1±3.1)%、(252.1±60.1)Hz, LF(344.1±114.0)Hz低于对照组的(395.0±121.2)Hz,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MACE发生率为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心绞痛患者心电图碎裂QRS波情况,降低MACE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太原市2016年-202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柯萨奇病毒A10型基因特征分析

目的:近年来,由非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非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的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的发病人数显著增加,使手足口病的病原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柯萨奇病毒A10型(coxsackievirus A10,CVA10)在中国大陆地区广泛流行。本研究通过分析山西省太原市2016年-2020年手足口病病原谱流行规律及CVA10的遗传变异特征,为太原市HFMD的疫苗研发和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太原市2016-2020年的HFMD流行病学数据来源于全民健康保障疾控信息系统。人口数据来源于太原市统计年鉴。太原市不同区县的10家医院采集发病后3天内临床诊断的HFMD病例咽拭子,每个月至少采集5份样本,再由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将样本送至太原市CDC微生物检验科。2016-2020年共收集到2701份临床诊断的HFMD咽拭子样本。分析发病时间、年龄、人群类别等病例资料,了解太原市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收集到的样本提取病毒RNA,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试剂盒进行肠道病毒型别鉴定,对鉴定为CVA10的样本采用逆转录PCR扩增VP1全长,经测序、序列拼接比对后利用MEGA 11.0.11和Bio Edit 7.2.5软件对获得的CVA10 VP1序列和从Gene Bank数据库上下载的各型别病毒代表株进行基因进化关系分析、同源性分析和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2016-2020年太原市共报告经临床诊断的HFMD病例2204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86.45/10万(范围20.68~148.49/10万)CH-223191 IC50,男性的年平均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人群主要为散居儿童(49.33%)、托幼儿童(41.74%)和学校学生(8.27%),共占发病总数的99.35%。所有病例中,1-5岁儿童占81.65%。HFUpper transversal hepatectomyMD全年均可发病,除2020年受到COVID-19大流行的影响,HFMD发病在6-8月和10-11月期间分别出现了两个高峰。2016-2020年共收集到2701份临床诊断的HFMD咽拭子样本,检测到1439份为EV阳性,总阳性率53.28%(1439/2701),其中EV-A71占15.22%(219/1439),CVA16占28.77%(414/1439),其他肠道病毒占56.01%(806/1439)。在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样本中共检测到31个CVA10阳性样本。CVA10可以分为A-G 7个基因型,C基因型分C1和C2亚型。太原市CVA10株均属于C基因型,其中C1亚型仅1株,其他30株属C2亚型,C2亚型又进一步分为C2a、C2b、C2c三个进化分支。2016年的全部13株与C2国内代表株同处于C2a进化分支,C2b进化分支包含2018年1株与2019年的2株,其余14株处于C2c进化分支。CVA10太原株间的VP1区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6%~100%、96.9%~100%,与A型原型株Kowalik的同源性最低,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5.9%~77.0%、91.2%~93.6%获悉更多,与C型代表株的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1.7%~100%、76.2%~100%。与原型株相比,CVA10太原株VP1区氨基酸序列存在多个位点的特异性突变。对各基因型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CVA10 VP1氨基酸序列的162-176区域具有高度保守的特性。结论:太原市2016-2020年HFMD男性的发病人数均高于同年女性的发病人数,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人群主要为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和学校学生。1-5岁儿童占总病例数的81.65%。HFMD全年均可发病,2016-2019年的6-8月和10-11月期间分别出现了两个高峰。太原市CVA10株与C型流行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最高,属于CVA10C基因型,仅1株为C1亚型,其他30株属C2亚型,进一步分为C2a、C2b、C2c三个不同的进化分支。本研究发现太原市CVA10 VP1区存在多个氨基酸位点的变异,162-176位氨基酸高度保守,这些可能是后续研究所关注的重点,需要加强HFMD病原谱的持续监测。

铁强化酱油及营养知识宣教对婺源县某寄宿学校学生的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铁强化酱油及营养知识宣教对婺源县某寄宿学校学生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江西省婺源县1所寄宿制学校,抽取106名学生开展为期1年的铁强化酱油的营养干预和营养知识宣教,并且在干预前后收集并监测学生的血红蛋白浓度、营养知识问卷得分、智力与认知能力测验得分、学习成绩和体测成绩,使用t检验分析干预前后各监测指标Bucladesine分子量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后106名学生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t=2.421,P=0.017)由141.8 g/L升高至144.7 g/L,贫血人数由1人降至0人;营养知识得分(t=17.846,P<0.001)由48.6增加至68.7;认知能力测验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Methazolastone.html(t=1.987,P=0.049)、托尼非语言智力测验(t=4.652,P<0.001)和折纸测验得分(t=5.753,P<0.001)分别由51.2、94.3和54.3分增加至53.6、101.1和67.7分;语文成绩(t=11.027,P<0.001)、数学成绩(t=7.458,P<0.001)、肺活量(t=4.988,P<0Neuroscience Equipment.001)干预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为期1年的干预,学生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有明显升高,智力与认知能力、学习和体测成绩、营养知识知晓率也有所改善。

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对比

目的:通过微创血肿清除方法与biomarker conversion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式进行比较,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Baf-A1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均分两组,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作为干预方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微创血肿清除术干预方法的患者作为实验组。观察采取两种不同治疗干预方案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数据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8,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91、5.618、4.913,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血肿、水肿面积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9、9.261,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几率低于对照组GDC-0973生产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方式与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方式存在明显优点,帮助患者有效清除血肿同时,减少对患者正常组织的损伤,缓解治疗压力,帮助患者更好预后。

系统强化急救治疗在创伤性血气胸伴休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系统强化急救治疗在创伤性血气胸伴休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11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血气胸伴休克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DS-3201体内实验剂量组(n=skin biopsy52)和观察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强化急救更多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急救用时、血清创伤应激指标及急救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诊评估、心电图、静脉通道建立、急救总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质醇、神经肽Y、P物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专业操作水平、服务态度、处理措施、应急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合系统强化急救治疗创伤性血气胸伴休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减少急救用时,满足患者对急救的需求,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患者家属急救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四川省养殖白乌鳢的暴发流行性溃疡综合征诊断与病理学研究

四川地区养殖的白乌鳢(Channa argus)在2021年秋冬阴雨季节频繁发生溃疡性死亡事件。为确定白乌鳢PLX5622供应商溃疡性疾病的原因,通过临床观察、分离培养、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开展了研究。大体病理研究发现,患病鱼主要表现为皮肤脱落并暴露皮下肌肉层,肌肉出现深层溃疡的情况;在光镜下,发现肌肉触片中有直径为10~20μm的无隔膜分枝状菌丝,通过霉菌分离纯化和ITS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病原菌为侵入性丝囊霉菌(Aphanomyces invadanSAHA分子式s)。组织病理学显示,在皮肤真皮层和肌肉中的溃疡边缘包围着成熟的肉芽肿,而这些肉芽肿可侵袭至肉眼所观察到的正常肌肉处,对病鱼造成进一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此次白乌鳢暴发性死p16 immunohistochemistry亡的原因是侵入性丝囊霉菌引起的流行性溃疡综合征(Epizootic Ulcerative Syndrome, EUS),这是关于白乌鳢流行性溃疡综合征的首次报告。研究结果为侵入性丝囊霉菌的鉴定和临床诊断提供了理论参考,也是侵入性丝囊霉菌宿主进一步扩大的证明。

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

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明溪县总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Transfusion medicine分为对照GSK J4化学结构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连续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超声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心率、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心输出量、S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血清CK、CK-MB、α-HB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曲美他嗪片联selleck HPLC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排血量和心肌酶谱指标水平,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效果优于单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