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医书《五十二病方》灸方文献研究

目的:对马王堆出土医书《五十二病方》灸方文献进行梳理,校定灸方数量,对原文中存在问题的字词进行集释与勘误,并分析灸法在医方中的应用原理,总结灸疗特点,探讨学术价值,可为进一步研究出土医书中的灸法内容提供基础。方法:对《五十二病方》灸方中存在问题的字词进行集释比较,运用训诂法、二重证据法等方法对字词进行研究考证,确定灸方数量。并综合利用中医学、针灸学、文字学等方法分析原文,进一步理解医书中灸法的内容,梳理与总结灸方材料、灸治部位、灸疗方法、演变流传等特点。结果:1.将《五十二病方》中的灸方订正为7条,并对原文有误的字词PF-6463922化学结构、句读、释文、译文等进行改正。2.selleck Tamoxifen《五十二病方》灸方文献中治疗的疾病共有四种:疣、癃闭、疝气、外痔;记载的灸材有四类:敝蒲席、敝藉、枲垢、艾,其中枲垢与艾为复合材料;有三处有名称的施灸部位:足中指、太阴、太阳;操作手法均为直接灸,还存在砭灸结合治疗疝气的方式。首见灸法计量词“壮”。3.对《五十二病方》中癃闭灸足中指的原因进行研究考证,发现二病产生的原因与内热有关,治疗原理可能是利用灸法热力引气下行。结论:1.《五十二病方》记载的灸方文献均使用直接灸,既往研究存在对灸之定义不准的现象,导致对灸方数量总结出现差异。2.《五十二病方》所载灸方内容由于年代久远,存在破损的现象,又用字书写与今多有不同,研究时需横跨malignant disease and immunosuppression多个学科,使得释义、理解困难,各注本中均存在句读有误、字词误释影响灸方原文解释的问题,对此还需要结合其他研究方法深入的探究,并进行相应整理。3.《五十二病方》反映了古代灸治疾病、灸法操作、灸材选择、灸治部位的概貌,为灸法溯源提供了宝贵的价值,对推动相关灸法理论的完善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