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骨密度与性激素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起病于青壮年时期的重性精神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有学者将18-35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称为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国内外多项研究都发现Antineoplastic and I抑制剂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降低,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重要指标,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年龄大、缺少运动、缺乏光照、激素水平异常等都是导致骨密度降低的不利因素;骨密度的降低意味着骨质疏松症甚至骨折的风险增加,这将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降低和医疗成本的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的流失更为严重,故而骨密度的降低在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影响更大。多项研究指出性激素尤其是泌乳素分泌的异常会影响骨骼的形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也往往存在异常,这和疾病本身以及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关系密切,故而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也可能导致骨密度的下降。国内外目前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和性激素的研究很多,但多涉及骨密度和泌乳素之间关联,基本未见在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骨密度和性激素的关联性研究,本研究欲通过比较性别及用药方案不同的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间骨密度及性激素差异,并对影响骨密度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初步探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与血清性激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部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青年(18-35岁)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与疾病相关资料(病程、用药方案、骨密度数值、血清性激素指标水平)。结果27%的青年精神分MRTX1133裂症患者骨量减少;在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血清泌乳素水平与骨密度数值存在负性相关(P<0.05),单一用药组中卵泡刺激素与骨密度数值存在相关(P<0.05),其他变量如BMI、年龄、病程和氯丙嗪等效剂量及除血清泌乳素外其他血清性激素与骨密度数值无统计学相关(P>0.05)。男性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单一用药组血清泌乳素与骨密度数值存在负性相关(P<0.05),其他变量如BMI、年龄、病程及除血清泌乳素外其他血清性激素与骨密度数值无统计学相关(P>0.05),联合用药组各变量与骨密度数值均无统计学相关(P>0.05)。女性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血清泌乳素与骨密度数值均存在负性相关(P<0.05),而其他变量如BMI、年龄、病程和氯丙嗪等效剂量及除血清泌乳素外其他血清性激素与骨密度数值无统计学相关(P>0.05)。结论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女性较男性骨密度更高,提示骨密度在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性别差异,年龄、病程、BMStudy of intermediatesI等与骨密度无相关性,在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泌乳素水平与骨密度密切相关,除泌乳素外其他性激素未发现与骨密度间相关关系,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水平评估患者骨量下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