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selleckchem轴骨骼和外周关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纤维肌痛(FM)是一种可能由于中枢敏化导致疼痛敏感性升高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疼痛综合征。与AS患者相比,AS、FM共病患者病情更为复杂。本研究以横断面调查评估两类患者,收集并对比患者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巴氏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MI)、疼痛等临床指标和心理状态之间的差异。旨在探究合并FM对AS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临床医师早期诊断FM,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心理干预手段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之间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或于风湿免疫科住院的AS患者,均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表3.1)。依照2016年Wolfe等人修订的FM诊断标准(表2.1),确定研究对象是否为AS、FM共病患者,并分为AS组和AS+FM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BASDAI(表2.2)、BASFI(表2.3)、BASMI(表2.4)、患者整体评价和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评分(PGA,ASDAS,表2.5)、SDS抑郁自评量表(表2.6)、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表2.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表2.8)、多维疲劳量表(MFI-20,表2.9)、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表3.3)。本研究所有数据应用IBM公司SPSS26.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或四分位数[M(Q25,Q75)]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构成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所有数据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研究发现AS+FM患者WPI、SSS、PGA、BASDAI、ASDAS-CRP(P=0.004)和疼痛程度显著高于AS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ASDAS-CRP外,均为P<0.001);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BASFI、BASMI、ASDAS-ESR等指标均有升高,但未见NSC 127716统计学差异(P=0.068,0.163,0.131,0.828,0.365hepatic vein)。(2)AS+FM组SDS抑郁评分具有高于AS组的趋势(58.75 vs.35,P=0.004),整体抑郁程度相比AS组明显增高(P<0.001);AS+FM组HAMA焦虑评分对比AS组呈显著增高趋势(5 vs.3,P=0.002),整体焦虑程度比例均明显高于AS组患者(P<0.001);AS+FM组PSQI评分对比AS组呈增高趋势(10.13±1.03vs.5.08±0.29,P<0.001),睡眠障碍比例较AS组明显增高(P=0.015);AS+FM组患者MFI-20评分相比AS组患者呈明显增高趋势(56 vs.34,P<0.001)。上述指标均表现统计学差异。结论:1.AS+FM患者WPI、SSS、PGA、BASDAI、ASDAS-CRP和整体疼痛程度明显高于AS患者。2.AS+FM患者BASDAI、ASDAS-CRP的升高与晨僵程度、晨僵时间和CRP、ESR等炎症性指标不一致,可能不能够真实反映患者的疾病活动度,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治疗升级,需要临床医师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以明确真实的疾病活动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3.AS+FM患者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疲劳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高于AS患者,因此临床医师应更加重视AS+FM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早期诊断和合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