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斑鸠菊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优化及抗白癜风制剂研究

目的:驱虫斑鸠菊(Vernonia anthelmintica(L.)Willd.)是维吾尔医治疗白癜风的习用药。现代药物分析学与药理学研究证实黄酮类化合物是驱虫斑鸠菊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发挥着治疗白癜风的作用。为提高总黄酮活性成分的利用,使用合适的提取纯化方法尤为重要。白癜风是一种由于皮肤黑素细胞破坏而出现白斑的皮肤病。为提高药物疗效,开发一种经皮给药制剂有诸多优势,如方便携带、有利于提高患者顺应性等。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驱虫斑鸠菊总黄酮提取纯化的优化工艺条件,制备了驱虫斑鸠菊总黄酮软膏制剂和驱虫斑鸠菊总黄酮醇质体凝胶,为驱虫斑鸠菊总黄酮提取纯化和透皮制剂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方法:采用Na NO_2-Al(NO_3)_3-Na OH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药材中总黄酮得率,得到了得率较高的总黄酮。接着,结合单因素和均匀设计,以大孔树脂为填料,对粗提物总黄酮进行纯化工艺研究,制备出纯度较高的总黄酮化合物,通过比较粗提物与纯化物的抗氧化性能和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证实了纯化方法建立的有效性,为后面的制剂研究提LY294002 NMR供了物质基础。随后,制备了粗提物软膏,通过体内实验初步证实了驱虫斑鸠菊总黄酮抗白癜风的效果。进一步,通过对醇质体制备方法、醇相选择、胆卵比、醇相占比、二元醇比例、大豆卵磷脂含量的单因素试验探究醇质体的制备条件,得到载药醇质体。与卡波姆凝胶结合,对凝胶基质溶胀液、凝胶基质的浓度、p H、药物基质比进行考察,制备出用于经皮给药的载药醇质体凝胶体系。最后,对氢醌诱导的白癜风模型小鼠展开治疗,考察了凝胶药效。通过与粗提物制备的基础剂型软膏剂进行组间对比,验证醇质体凝胶制剂发挥药效的优越性;以含与凝胶体系等量药物浓度的溶液为组内参比,通过皮肤组织HE染色和Masson-Fontana染色观察黑色素状况,对小鼠TYR、MAO、CHE、SOD、MDA指标进行测定,证实了醇质体凝胶制剂的有效性。结果:(1)建立了驱虫斑鸠菊对总黄酮提取、纯化的最优工艺,验证试验和放大试验显示该工艺合理可靠。所建立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14、提取时间3.5 h、提取次数为3次,在提取温度为80℃下,总黄酮平均得率为103.65 mg·g~(-1),测定其含量为40.35%±0.04%(n=3)。(2)所建立的最优纯化工艺为:上样液浓度为1.0 mg·m L~(-1),p H为0.5,最大上样量为2.3 BV,调节除杂溶剂p H≤2,洗脱液浓度为75%(v/v),洗脱液体积为6 BV,洗脱流速为1 m L·min~(-1)。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94.37%,GNE-140使用方法trophectoderm biopsy定其含量为81.02%±0.35%。体外抗氧化实验和体外酪氨酸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驱虫斑鸠菊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激活酪氨酸酶的作用。(3)粗提物软膏的制备与动物实验显示,水溶性基质软膏体外释药性能好,配制5%的驱虫斑鸠菊总黄酮粗提物软膏对白癜风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4)制备出了粒径为98.84±0.3 nm,PDI为0.239±0.014,电位为-22.3±0.4m V,包封率为72.85±0.42%的驱虫斑鸠菊总黄酮醇质体。将其与溶胀液为甘油-丙二醇的水溶液(10%甘油、5%丙二醇)、浓度为0.7%、p H为7.0的卡波姆934按药物基质比1:1结合,得到了较为稳定的醇质体凝胶透皮给药体系,该体系通过上调TYR、SOD,下调MAO、CHE、MDA对以氢醌诱导的白癜风小鼠模型发挥了治疗作用。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驱虫斑鸠菊总黄酮提取、纯化的优化工艺,为其深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探究了传统剂型软膏剂和新型制剂醇质体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及它们对氢醌诱导的白癜风小鼠的治疗作用,表明透皮给药剂型在皮肤病的治疗中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