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预后状况观察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期间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部确诊为心肌梗死的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于住院期间进行PCI治疗,全部患者持续随访≥3个月,观察长期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病例比较法,分析影响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随访期间2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0%,其中心脏相关并Y-27632价格发症占47.62%,心脏不相关并发症占52.38%。与对照组比较,并发症组女性、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心率、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LGX818纯度)、糖尿病、脑卒中、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贫血和多血管病变及心功能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肌钙蛋白T(troponin T,Tn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均明显增高,完全血运重建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完全血运重建是保护因素(OR=0.313,P<0.05),女性、年龄≥60岁、心率≥75次/min、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贫血、多血管病变、CK-MB≥30 U/L、TnT≥0.5 ng/L、LVEF≤50%、LVEDD≥50 mm均为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心肌梗死PCI治疗后患者预后状况欠佳,其中高龄、基础病、心率及心功能指标异常是心肌梗死PCI治疗后患者预后欠佳的危险early antibiotics因素,而完全血运重建是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