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昆明市2005—2021年流感监测结果及流行特征,为昆明市的流感防控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selleck NMR5—2021年昆明市的流感发病及流感毒株监测情况进行流行病学cancer cell biology分析,不同人群的毒株构成差异用χ~2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AY-22989配制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5—2019年昆明市的流感发病呈波动上升趋势,2019年流感发病数及发病率均为历年最高,2020年开始流感发病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20 132.699,P<0.001)。发病的男女性别比为1.1∶1,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2005—2021年昆明市流感监测病例共检出阳性标本1 520份,检出毒株中H3(30.7%)和新甲H1N1(28.5%)所占的比例较高;不同性别之间的毒株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363,P=0.079);不同年龄组的毒株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135,P<0.001),其中0~19岁人群、60岁以上人群感染的毒株以季H3为主,20~59岁人群感染的毒株以新甲HINI为主;各年流感毒株构成有统计学差异(χ~2=1 902.834,P<0.001),其中季H3毒株在各年的构成均较高,季H1毒株流行于2009年以前;新甲H1N1毒株在2011年后占比均较高,B型Victoria系(BV)和B型Yamagata系(BY)毒株每隔3~4年交替流行。结论 昆明市流感发病及毒株分布都有年龄差异,应根据不同年龄段流感发病特征,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