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清金化浊方协同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痰热瘀肺证住院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AECOPD痰热瘀肺证住院患者305例,根据是否应用清金化浊方(要求疗程≥7天)分为暴露组(193例)和非暴露组(112例ABT-199试剂),并经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得到109对病例,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血栓事件发生情况,治疗(10±3)天后主要症状或体征(包括咳嗽、咯痰、喘息、紫绀)缓解情况,治疗前及治疗(10±3Uighur Medicine)天后首次辅助检查[包括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C反应蛋白(CRP)、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差异。结果 匹配后,暴露组患者住院期间血栓事件发生率(5例,4.59%)较非暴露组(15例,13.76%)降低(P<0.05),暴露因素(应用清金化浊方≥7天)是AECOPD痰热瘀肺证住院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保护因素[相对危险度(RR)=0.333,95%CI (0.126,0.885)];暴露组患者治疗后咳嗽缓解91.74%(100/109)、咯痰缓解94.50%(103/109)、喘息缓解93.58%(102/109)、紫绀缓解88.99%(97/109)均高于非暴露组的82.57%(90/109)、86.24%(94/109)、81.65%(89/109)、78.90%(86/109),暴露组缓解率均优于非暴露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NEUT%、CRP、PaCO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PaO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暴露组D-二聚体、NEUT%、PaO2水平改善均优于非暴露组(P<0.05),而CRP、PaCO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MLN8237作用.05)。结论 清金化浊方协同治疗能有效降低AECOPD痰热瘀肺证住院患者的血栓事件发生,并可缓解患者咳嗽、咯痰、喘息、紫绀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改善肺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高凝、炎症状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