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房僵硬度指数预测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后复发风险的决策曲线分析

目的:探讨左心房僵硬度指数(LAselleck抑制剂SI)对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后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房颤动病人160例,所有病人均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根据射频消融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指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后复发风险的相关因素,绘制决策曲线分析LASI对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后复发风险Smoothened Agonist体内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12个月,6例病人失访,最终154例病人获得随访,其中41例(26.62%)复发病人作为复发组,113例(73.38%)未复发病人作为未复发组。复发组左心耳体积、LASI、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房内径(LAD)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心耳体积(OR=1.650)、NT-proBNP(OR=1.005)、LAD(OR=2.794)、LASI(OR=3.394)为射频消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高危阈值取值在0.41~0.89时,LAsmall bioactive moleculesSI预测模型预测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后复发风险的净受益率较高。结论:左心耳体积、LASI、NT-proBNP、LAD可预测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后复发风险,含LASI的预测模型可提高预测心房颤动病人射频消融后复发风险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