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加味桃陈膜肾煎联合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伴高凝状态的中医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评估加味桃陈膜肾煎对高凝状态的治疗效果及对IMN的疗效,为更好的治疗IMN及伴发的高凝状态提供中医辨证及治疗Genetic resistance思路。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10月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门诊及肾病病房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特发性膜性肾病且伴有高凝状态的痰瘀互结证患者,依据纳排标准,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病例62例,按是否服用中药汤剂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支持治疗与激素+环磷酰胺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桃陈膜肾煎口服,观察时间为6个月(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指标观察1个月),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pr),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PF-02341066研究购买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VE-822配制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CHOL)等指标的变化,并观察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安全性指标,通过SPSS25.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资料分析P>0.05,不具有差异性,可进行比较。2.两组症状积分:两组的症状积分在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时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_(组间)<0.05),治疗组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改善程度愈加明显。3.疗效比较3.1两组中医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_(组间)<0.05)。3.2两组西医疗效:治疗组缓解率为90.63%,对照组缓解率为70%,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_(组间)<0.05)。4.实验室指标比较4.1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小板等在治疗后均较前改善,且两组改善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_(组间)<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2尿蛋白定量:治疗后两组24h-Upr较前减少,两组间的疗效具有差异,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_(组间)<0.05)。4.3白蛋白:两组治疗后ALB较前升高,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两组间的疗效差异逐渐显著,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_(组间)<0.05)。4.4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胆固醇在治疗后均降低,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_(组间)<0.05)。4.5两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差异(P_(组间)>0.05、P_(组内)>0.05)。结论:加味桃陈膜肾煎联合激素加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白蛋白水平、减少尿蛋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改善高凝状态,且对于肝肾功、血常规无不良影响,具有较好且安全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