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在舒适化医疗的提倡与推广下,门诊手术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生殖中心取卵手术是重要的门诊手术之一,大部分患者选择在麻醉下完成手术。为顺应舒适化医疗的理念,提高门诊取卵手术患者的满意度,保证手术安全进行,麻醉医生应合理选择取卵手术的麻醉药物。丙泊酚、纳布啡已被证明能安全使用于取卵手术的麻醉,但丙泊酚会产生注射痛、抑制呼吸循环,纳布啡作用时间长,术后易产生过度镇静。阿芬太尼镇痛作用强且持续时间短,副作用少;瑞马唑仑是一种新型镇静药,呼吸循环抑制作用弱;但目前尚无阿芬太尼、瑞马唑仑运用于取卵手术的报道。研究Digital PCR Systems目的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将阿芬太尼与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取卵手术,比较两种阿片药的镇痛效果与安全性,探究镇痛药物的合适剂量。第二部分拟采用第一部分研究结果得出的适宜镇痛药剂量,复合丙泊酚或瑞马唑仑用于取卵手术麻醉,比较两种静脉麻药物的镇静效果,探究取卵手术麻醉药物的适宜选择以及配伍方案,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第一部分阿芬太尼与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取卵手术的效果比较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及分组收集2021年6月~2021年12月于我院行超声引导下取卵门诊手术的患者20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阿芬太尼1组(A1组)、阿芬太尼2组(A2组)、纳布啡组(N组)、对照组(C组)。四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2mg/kg进行全麻诱导,手术开始前,A1组静脉给予阿芬太尼5μg/kg,A2组静脉给予阿芬太尼10μg/kg,N组静脉给予纳布啡0.1 mg/kg,C组静脉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中视情况追加丙泊酚。2.收集指标(1)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身高、体重、年龄、ASA分级。(2)四组研究对象各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血氧饱和度(Sp O_2)。(3)四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T_4~T_6)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4)术中体动人数、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和取卵个数。(5)患者术后6h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最终纳入200名患者,每组50例。四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四组各个时间点的HR、Sp O_2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患者均未出现血氧低于90%需使用面罩给氧的情况,个别患者出现短暂的血氧低于95%的情况,但均为一过性,经托起下颌后血氧迅速回升。3.与其余三组相比,C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增加(P<0.05),且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血压显著下降,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与N组、A1组相比,A2组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P<0.05)。4.与C组、N组相比,A1、A2组苏醒时间、体动次数显著减少(P<0.05),C组有1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因体动明显影响操作而暂停手术。5.四组手术时间、取卵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四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Ramsay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相比,A1、A2组在术后30 min与术后6 h的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7.四组患者术后6 h的嗜睡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相比,A1、N组在苏醒时的嗜睡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与N组相比,A1组在术后30 min的嗜睡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A2组在苏醒时以及术后5 min的嗜睡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8.与其余三组相比,N组在苏GSK1349572试剂醒时、术后5 min以及术后6 h的头晕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9.与其余三组相比,N组在术后5 min、30 min、6 h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与C组相比,A1、A2组活动受限及进食困难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四组患者均未发生皮肤瘙痒的情况。结论1.阿芬太尼或纳布啡作为取卵手术的镇痛药物,均能产生较好镇痛效果。2.阿芬太尼能维持患者术中呼吸循环的稳定,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5μg/kg为推荐剂量。3.纳布啡作用时间较长,更易造成术后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第二部分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复合阿芬太尼用于取卵手术的效果比较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及方法收集2022年1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行超声引导下取卵门诊手术的患者10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丙泊酚组(PA组)、瑞马唑仑组(RA组)。两组患者均在术前静脉给予阿芬太尼5μg/kg,麻醉诱导时,PA组静脉给予丙泊酚2 mg/kg,RA组静脉给予瑞马唑仑0.2 mg/kg,术中视情况追加静脉麻醉药。2.收集指标(1)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身高、体重、年龄、ASA分级。(2)两组研究对象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血氧饱和度(Sp O_2)。(3)记录两组术中需追加静脉麻药的次数。(4)记录取卵个数、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毕至MOAA/S评分≥3分的时间)以及苏醒时的MOAA/S评分。(5)记录术后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6)记录T_0、T_5、T_6和离院后24 h的Christensen疲劳评分。(7)记录注射痛、呛咳、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最终纳入100名患者,每组50例。Elexacaftor IC50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均有部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体动,丙泊酚组未追加药物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瑞马唑仑组(P<0.05)。3.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取卵个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者在苏醒时的MOAA/S评分、术后VAS评分与疲劳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两组患者在诱导过程中均未出现呛咳。6.丙泊酚组有39名患者出现明显的注射痛,瑞马唑仑组没有患者出现注射痛。7.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8.与丙泊酚组相比,瑞马唑仑组在T_2~T_6时的心率显著升高(P<0.05)。9.两组患者术中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没有患者发生呼吸抑制的情况。10.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及嗜睡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瑞马唑仑用于取卵手术能产生有效镇静且苏醒迅速,但其镇静效果稍弱于丙泊酚。2.瑞马唑仑无注射痛、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3.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均不易引起术后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