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血清碳酸氢盐与残余肾功能(Residual kidney failure,RKF)之间的关系已被确定。然而,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领域中,血清碳酸氢盐和RKF之间的关系很少受到关注,此外,只有少数研究将血液透析、肾移植、失访和全因死亡事件作为PD患者RKF丧失的竞争事件。因此,本研究拟探讨血清碳酸氢盐水平对RKF的影响,评估血清碳酸氢盐对PD患者RKF丧失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PD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访至RKF丧失或研究终止日期(2022年1月1日)。按随访期间患者有无出现RKF丧失分为RKF保留组和RKF丧失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透析相关指标进Biotic interaction行比较。再次根据中位时间平均血清碳酸氢盐(Time-averaged serum bicarbonate,TA-Bic)水平分为T1(低TA-Bic)和T2(高TA-Bic)组,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RKF丧失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多因素竞争风险模型以探讨PD患者发生RKF丧失的相关因素。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PD患者127例,其中女性67例(52.8%),PD开始时年龄为(47.89±13.77)岁,中位TA-Bic水平为24.2 mmol/L,中位随访14.0(9.0,20.0)个月,至研究结束共60(47.2%)例研究对象出现RKF丧失,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与RKF保留组selleck STM2457相比,RKF丧失患者的TA-Bic水平、基线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esidual glomerular filtration 购买VP-16rate,r GFR)、血钙、24h尿量及总CCr水平较低。(2)Kaplan-Meier曲线提示T1组PD患者RKF的累积保存率显著低于T2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A-Bic水平、基线r GFR、24h尿量、总CCr和总Kt/V与PD患者RKF丧失可能有关,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发现T1组发生RKF丧失的风险是T2组的4.871倍(95%CI:2.672-8.882,P<0.001),较高的BMI水平(95%CI:1.030-1.238,P=0.009)是发生RKF丧失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较高水平的r GFR(95%CI:0.442-0.719,P<0.001)、高龄(95%CI:0.950-0.995,P=0.015)是其独立保护因素。(4)在充分考虑了HD、肾移植、失访和全因死亡等竞争事件后,多因素竞争风险模型结果显示T1组发生RKF丧失的风险是T2组的3.583倍(95%CI 2.006-6.401,P<0.001)。累计发病曲线显示T1组PD患者发生RKF完全丧失的风险明显高于T2组(P<0.001)。结论较低的血碳酸氢盐水平与PD患者RKF丧失密切相关,提高对血碳酸氢盐的监测和处理对改善PD患者的长期预后可能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