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与网络药理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芍药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作用机制。制备高糖环境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模型,探究芍药苷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从TCMSP、UniProt、PubChem、PharmMapper、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OMIM、DrugBank、TTD数据库获取芍药苷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靶点,使用韦恩图获取核心靶GSKJ4说明书点;基于STRING数据库,采用Cytoscape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和“药物-靶点-疾病”网络;应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MEK抑制剂析,并用AutoDock软件将芍药苷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体外实验结果显示,芍药苷能显著抑制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并减少管腔形成长度。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共获取芍药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核心靶点154个,其中度值较高的靶点包括VEGFA、IL6等。GO功能共富集到705个GO条目,主要涉及细胞对药物的反应、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细胞增殖的等生物过程;KEGDiagnóstico microbiológicoG通路富集分析共富集到137条通路,主要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芍药苷分子与核心靶点VEGFA、IL6的结合能力良好。本研究表明芍药苷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调节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及管腔形成长度等发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