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探讨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危险分层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入选因胸痛于我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404例,依据患者主诉、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实验组(ACS组,n=316)和对照组(CON组,n=88)。并进一步将ACS组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n=55)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n=261)。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入组患者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水平,并进行各项常规生化指标检查。比较各组之间血浆GPX4水平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浆GPX4水平对ACS的诊断价值,并计算其临界值。采用Pearson法进行GPX4与ACS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评估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对ACS患者采用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危险评分(TIMI危险评分,TIMI Risk Score)进行危险分层,UAP/NSTEMI和STEMI患者按不同评分标准计算。比较TIMI危险分层高危组、中危组及低危组患者之间基线资料,血浆GPX4水平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浆GPX4水平对ACS患者TIMI危险分层的参考价值,并计算其临界值。4.对出院的ACS患者进行平均21个月的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MACEs事件发生的情况,并将患者分为发生MACEs事件组(MACEs组)和未发生MACEs事件组(非MACEs组),比较各组之间血浆GPX4水平的差异。本研究定义的MACEs事件包括:再发胸痛、心力衰竭、脑卒中、再发心梗、出血、再次非预期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支架内再狭窄、死亡。5.采用Cox回归模型观察患者发生MACEs事件与患者血浆GPX4水平之间的相关性。6.依据ACS组患者血浆GPX4水平的中位数101.90 ng/m L,将ACS组患者分为分为GPX4≥101.90 ng/m L组和GPX4<101.90 ng/m L组,绘制Kaplan-Meier曲线,观察两组患者MACEs事件的发生情况。研究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ACS组患者血浆GPX4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浆GPX4水平与合并高血压成正相关,与年龄、SCr水平成负相关。2.ROC曲线显示血浆GPX4水平可以辅助ACS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为0.828(0.778~0.878),其最佳截断点为128.78 ng/m L,特异性为64.8%,敏感性为90.0%。在加入血肌酐和低密度脂蛋白两个危险因素后,其对ACS诊断的AUC及特异性均上升,AUC为0.85(0.80~0.90),特异性为66.3%,敏感性为88.7%。3.依据TIMI危险分层将ACS组患者分为高危组(n=36)、中危组(n=227)和低危组(n=Ferrostatin-1作用53)。与高危组和中危组相比,低危组血浆GPX4水平显著升高(P<0.05)。高危组患者的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但Gensini评分中位数两组间血浆GPX4水平无明显差异。4.ROC曲线显示,GPX4水平可以辅助判断ACS患者是否处于TIMI危险分层中的低危状态,AUC为0.665(0.577~0.754),最佳截断值为127.06 ng/m L,敏感度为37.7%,特异性为95.0%(P<0.05)。5.在所有ACS病人中4人失访,占总人数的1.3%,共30人发生MACEs事件,占总人数的9.5%。在两组患者血浆GPX4水平的比较中,MACEs组患者GPX4水平显著低于非MACEs组(P<0.05)。6.应用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低水平的GPX4是ACS患者发生MACEs事件的危险因素(P<0.0Barasertib浓度5)。研究结论:1.血浆GPX4水平是ACS发生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可以辅助ACS的诊断,且与SCr、LDL联合诊断价值更高。2.血浆GPX4水平在TIMI危险分层低危的患者中显著高于中危组和高危组,血浆GPX4对TIMI危险分层具有参考价值。3.血浆GPX4水平在MACEs组患者中显ER biogenesis著低于非MACEs组,低水平的血浆GPX4是ACS患者发生MACEs事件的危险因素。血浆GPX4对ACS患者的远期预后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