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气候高寒,牧区广阔,动物资源丰富,适合棘球绦虫寄生的终末、中间宿主数量庞大。青藏高原作为我国棘球绦虫流行情况较严重的几个地区之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也是其不可忽视的因素。为了解西藏地区牦牛、羊棘球蚴病的流行情况及感染特征、分析影响感染情况的危险因素,掌握本地区流行的棘球蚴基因型,本研究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嘎县、仲巴县、岗巴县、昂仁县以及昌都市边坝县和芒康县等六县区通过棘球蚴包囊发育情况调查分析、PCR扩增棘球蚴线粒体基因组cox1、nad1基因片段的方法对棘球蚴感染状况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然后对羊棘球蚴感染率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以期为中国西藏地区控制这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提供数据参考。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棘球蚴包囊发育情况调查分析用手术刀、剪刀和镊子等器械将感染脏器内的包囊取出,计算囊泡数量和质量。注射器吸取包囊囊液,分装于离心管中。在对应的囊液中冲洗生发层,装入新的R428离心管中备用。反复三次用吸管吸取少许囊液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查有无原头蚴。共获得牛羊棘球蚴包囊301个。其中,钙化囊数量达到113个,约占包囊总数的37.54%(113/301);可育囊51个,约占包囊总数的16.94%(51/301)。本研究中的132头(只)牦牛、羊样品中棘球蚴多寄生于牛羊肝脏和肺脏中,未在其他脏器内发现包囊。肝脏寄生现象最严重,其次为肝脏肺脏混合感染。牦牛肝脏肺脏混合感染居多,羊则肝脏感染居多。2.牛羊细粒棘球蚴cox1、nad1基因分离株遗传多样性分析用长度为546bp和219bp的线粒体基因组cox1、nad1基因片段对西藏部分地区的牦牛和羊感染的样本进行PCR检测和DNA测序,均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通过NCBI网站Blast功能验证该地区流行的棘球蚴基因型主要为狭义细粒棘球蚴种(G1,G3)。结合比对结果,用MEGA 7软件将cox1、nad1基因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利用DPeriprostethic joint infectionna SP 5软件分析cox1、nad1基因的单倍型,并用群体指数和中性指数分析单倍型的多样性。最终发现cox1基因核苷酸多样性较低、单倍更多型多样性高;而西藏各地区乃至国内棘球绦虫nad1基因序列总体上都呈现出低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的特征。3.羊细粒棘球蚴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检查西藏部分地区感染羊棘球蚴情况,对影响感染情况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反映出西藏部分地区羊棘球蚴感染率较高的现状,现阶段调查区域内羊棘球蚴病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差异,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合理干预,降低感染风险。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西藏六县区细粒棘球蚴感染现状,确定了该地区细粒棘球蚴基因型,为当地政府部门和农牧民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