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糖尿病足部溃疡是糖尿病患者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之一,治疗难度大。研究发现,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中含有多种高浓度的生长因子,其在促进创面愈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糖尿病创面存在大量的蛋白酶、炎症因子,能够降解PRP中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导致PRP的作用效果大为降低。近几年来,有学者报道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在糖尿病创面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浓度的NETs,其组分MPO、NE、组蛋白等,能够降解创面组织中的细胞外基质,加重创面炎症反应,延缓了糖尿病创面愈合。如果我们先减少糖尿病创面NETs的形成,再注射PRP治疗,效果会不会更佳呢?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报道。目的:探讨脱氧核糖核酸酶1(deoxyribonuclease 1,Dnase1)注射糖尿病创面降解NETs后,再联合注射PRP,观察创面愈合有何影响,并探讨及机制。方法:在糖尿病大鼠上建立4个溃疡创面模型,随机分成4组:A组(Dnase+PRP组)、B组(PRP组)、C组(Dnase组)、D组(对照组)。A组(Dnase+PRP组):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按照15 mg/kg的标准配好每只大鼠注射Dnase1总量,并平均分成8等份,选取大鼠创面边缘的8个等分点,用1ml注射器均匀皮下注入每等份Dnase1。同时选取创面边缘两个Dnase1注射点中间,作为PRP注射点,共8个,每个点均匀注入PRP 0.1ml,包覆凡士林油纱,医用半透明膜固定。B组(PRP组):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相同方法于创面边缘8个点皮下均匀注射PRP,凡士林油纱包覆,医用半透明膜固定。C组(Dnase组):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相同方法注射Dnase1,灭菌凡士林油纱包覆,医用半透膜固定。D组(对照组):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再按注射PRP方法于创面均匀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灭菌凡士林油纱包覆,医用半透膜固定。分别于第5天、第14天各取12只大鼠,观察创面恢复情况、愈合程度、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切取创面组织,用石蜡包埋法制成切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法对切片进行染色处理,在显微镜下观察新血管生成、成纤维细胞生长、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检测和比较组织生长因子、炎性因子及NETs相关指标。结果:1)治疗5天、14天后,Dnase+PRP组创面可见较多的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新生血管形成、成纤维细胞明显增多;而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2)第14天创面愈合率统计:Dnase+PRP组、PRP组、Dnase组、对照组分别为92.59±2.13%、76AZD6738生产商.23±3.72%、70.34±5.79%、55.68±3.29%。对比结果显示创面愈合率最高的为Dnase+PRP组(P<0.05)。3)Dnase+PRP组、PRP组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浓度较另外两组高,差异显著(P<0.05)。4)Dnase+PRP组、Dnase组创面组织中,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的标志物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生成较少(P<0.05),促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释放减少(P<0.05),抗炎因子如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的释放增加(P<0.05)。结论:1.Dnase1Microtubule Associat抑制剂能够降低糖尿病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的NETs水平;2.PRP在糖尿病大鼠创面组织中的NETs水平降低后,有助于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创面上皮化;3.Dnase1和PRP联合注射能够产生协同作用:降低糖尿病大鼠创面促炎因子水平,改善创面慢性持续炎症状态;同时提高生长因子浓度,促进细胞增殖、血管新生,从而促进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