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质药物性肝损伤 (IDILI) 一直是药物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囿于中药成分的复杂, 中药相关IDILI物质基础的阐明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瓶颈问题。本研究以淫羊藿和补骨脂为例, 通过建立体外评价模型, 拟为初步筛选中药相关IDILI成分提供一种高通量的评价方法。本研究首先建立TNF-α介导的HepG2细胞易感模型, 以淫羊藿和补骨脂所含指标成分为研究对象, 以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 释放量为检测指标, 构建浓度-毒性响应曲线, 并结合协同毒性指数确定两种中药中所含成分的协同毒性作用及强弱关系。LDH测定结果表明, 补骨脂甲素、补骨脂酚、补骨脂定、补骨脂乙素、异补骨脂二氢黄酮、新补骨脂异黄酮、淫羊藿次苷Ⅰ和淫羊藿次苷Ⅱ对正常细胞和易感状态下的细胞均具有毒性作用, 即这些成分既是直接肝损伤成分, 又是selleck GDC-0068特异质肝损伤成分; 其中补骨脂甲素和新补骨脂异黄酮对正常细胞无毒性作用, 但是在易感状态下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 即二者为潜在特异质肝损伤易感成分。随后, 本研究以补骨脂甲素为Blebbistatin体内代Infectious larva表筛选免疫促进肝损伤成分。结果显示, 淫羊藿苷、淫羊藿素、朝藿定A等淫羊藿中10种成分与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和补骨脂定等补骨脂中3种成分属于直接免疫促进肝损伤成分; 而特异质免疫促进肝损伤成分有14种, 分别是淫羊藿中淫羊藿苷、淫羊藿素、朝藿定A等10种成分与补骨脂中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补骨脂定和异补骨脂二氢黄酮等4种成分; 其中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定和异补骨脂二氢黄酮属于潜在的特异质免疫促进肝损伤易感成分。协同毒性指数结果显示, 12种直接免疫促进肝损伤成分 (除脱水淫羊藿素外的其余9种淫羊藿成分和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和补骨脂定等3种补骨脂成分) 与补骨脂甲素联用具有协同增毒作用; 13种特异质免疫促进肝损伤成分 (除脱水淫羊藿素外的其余9种淫羊藿成分和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补骨脂定和异补骨脂二氢黄酮4种补骨脂成分) 与补骨脂甲素联用具有协同增毒作用; 3种特异质免疫促进肝损伤易感成分 (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定和异补骨脂二氢黄酮) 与补骨脂甲素联用具有协同增毒作用, 其中与新补骨脂异黄酮联用协同毒性指数最大, 而与补骨脂定联用协同毒性指数最小。综上, 该方法可成功筛选淫羊藿和补骨脂中肝损伤成分及免疫促进肝损伤成分, 并可以区分肝损伤成分类型、各成分的毒性强弱程度和协同作用关系, 符合IDILI的特点, 且具有单一终点、高灵敏和高通量等优点, 以期为淫羊藿和补骨脂配伍导致IDILI的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为中药相关IDILI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一种有效模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