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在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体系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在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测死亡率中的价值。方法:本课题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入住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病区、ICU病房最终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住院患者。根据纳排标准入组非重症肺炎患者378名,重症肺炎患者76名,并招募了 40例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研究。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selleckchem年龄、性别、合并症、入院时的临床症状、肺部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及预后等资料,建立病人信息数据库。同时收集患者入院24小时内和治疗第6天的血清样本,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IL-6、IL-8、LPC细胞因子浓度。通过Manne-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方法分析连续变量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构建ROC曲线来分析生物标志物的预测能力,以比较生物标志物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的临床预测价值。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影响CAP患者住院死亡率的最佳变量值。结果:1.与非重症肺炎患者相比,重症肺炎患者入院24小时内的LPC水平显著降低(P<0.001),且与病原学类型无关。根据CURB-65评分进行危险程度分级,高危组患者的LPC水平显著低于中低危组(P=0.021);根据PSI评分分层,中高危组患者的LPC水平显著低于低危组(P<0.001)。2.与生存组患者相比,死亡组患者入院24小时内的LPC水平显著降低(P=0.021),但治疗前后的LPC水平没有显著变化。3.相关性分析显示,LPC 与 IL-6(r=-0.212,P=0.009)、IL-8(r=-0.262,P=0.0001)、CURB-65(r=-0.368,P<0.0001)和PSI 评分(r=-0.351,P<0.0001)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LPC 预测 SCAP 的曲线下面积为 0.715(95%CI:0.633-0.797,P<0.001),阈值为33.72ng/ml(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3.2%和73.7%)。5.LPC水平在CAP患者中升高,随疾病严重程度加重到一定程度LPC水平会出现下降趋势,LPC水平在26.58-33.72ng/ml区间内患者,可以通过意识改变(OR:34.053,95%CI:3.196-362.782,P=0.003)和心率>100 次/分(OR:21.705,95%CI:1.164-404.882,P=0.016)来帮助快速预测 SCAP。6.ROC曲线分析显示,LPC预测CAP死亡率的AUC为0.660(95%CI:0.539-0.782,P=0.021),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56.8%和80%。根据ROC曲线分析计算的最佳截止值将CAP患者分为两组(高组≥31.25ng/mL和低组<31.25ng/mL),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LPC低组和高组的死亡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log-rank χ2=3.727,P=0.05),HR=2.654(1.084-6.495),表明 LPC 水平低于 31.25ng/ml 的患者住院死亡率显著增加。结论:1.重症肺炎组患者的LPC水平显著低于非重症肺炎组,相关性分析显示LPC水平与IL-6、IL-8、CURB-65评分和PS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LPC水平能较好的评估CAP疾病严重程度。2.CAP死亡组患者入院24小时LPC水平显著低于tunable biosensors生存组,预测CAP患者住院死亡率的LPC水平最Compound 3配制佳阈值是31.25ng/ml,当LPC<31.25ng/ml时,患者的死亡风险是LPC≥31.25ng/ml的患者的2.654倍,且LPC<31.25ng/ml是CAP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