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苏州科技城医院慢性心衰患者指南导向药物selleck激酶抑制剂治疗的应用现状。方法 收集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慢性心衰患者抗心衰药物“新四联MCC950”和“金三角”方案的使用情况和“新四联”抗心衰药物剂量达标情况。结果 235例慢性心衰患者中,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使用比例最高(76.96%),其中,ARNI占78.53%;β受体阻滞剂(BB)、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的使用比例分别为69.3Bayesian biostatistics6%、51.06%和20.00%。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中,使用“新四联”的患者占14.29%,使用“金三角”的患者占60.71%。其中,“新金三角”患者占全部“金三角”患者的94.12%。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患者中使用ARNI/ACEI/ARB+BB±MRA±SGLT2i的比例分别为64.86%和40.59%。4类抗心衰药物中,螺内酯目标靶剂量100%达标,SGLT2i目标靶剂量达标比例为97.87%,β受体阻滞剂和ARNI均未达到目标靶剂量。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和指南导向药物治疗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HFrEF患者在“新四联”方案的选用和药物剂量滴定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