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2018—2021年北京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流行特征,为预防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病例信息来源于“全民健康信息Mollusk pathology化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监测》模块,统计2018—2021年北京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信息,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概况及其病原学分布等流行特征,不同组别发病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因新冠疫情影响,2020和2021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数和发病率较2019年下降明显。其他感染性腹泻存在夏季(6—8月)和冬季(12月至次年1月)两个高峰。高发人群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和20~39岁青壮年。男性发病数高于女性。散居儿童发病数最多,分别占每年发病ABT-263总数的39.03%(14 218/36 428)、35.69%(13 264/37 169)、38.55%(5 076/13 169)和27.53%(5 858/21 277)。不同年龄段(χ~2=305 483.680,P<0.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azd6738.html001)、不同性别(χ~2=370.854,P<0.001)人群每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发病构成比较,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确诊病例中,轮状病毒感染比例最高,四年分别占实验室确诊病例的94.95%(4 135/4 355)、92.13%(4 469/4 851)、67.20%(803/1 195)和64.39%(1 472/2 286)。结论 2020和2021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数和发病率因新冠疫情影响下降明显,5岁以下散居儿童发病数和发病率较高,实验室诊断报告率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