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及减寿分析

目的分析2012—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vocal biomarkers的早死概率及寿命损失,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Excel2013和SPSS21.0软件对资料进行处理与分析,计算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早死概率、Wnt-C59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结果2012—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户籍居民累计报告心脑血管疾病死亡25627例,年平均死亡率为343.16/10万、标化死亡率为215.84/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205.747,P<0.01),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在317.22/10万~364.38/10万变化(APC=0.53%,P=0.388),标化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APC=-2.84%,P<0.05)。心脑血管疾病死因顺位前3位的是脑血管疾病、缺selleck激酶抑制剂血性心脏病和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70岁之前死亡比例呈下降趋势(APC=-2.97%,P<0.001),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APC=-5.02%,P<0.001),2012—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PYLL为188553.49人年,PYLLR为25.25‰,SPYLLR为18.14‰,AYLL为12.17年,历年PYLLR和SPYLLR呈现下降趋势(APC=-2.77%和-4.51%,P<0.05)。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导致北京市通州区户籍居民的寿命损失较大,严重影响人群的健康状况,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