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香砂养胃散加减火麻仁治疗癌痛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所致肠功能紊乱疗效性及安全性,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分析胃肠功能紊乱与临床性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2022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两院区门诊开具阿片类药物的癌痛患者,通过随机分配和对照试验,将达到要求的人群随机地分成两组,以进行比较研究。基于现有的强镇痛药物Ceralasertib体内止痛方案,试验组联合香砂养胃散加减火麻仁(针对伴随便秘的患者),对照组止痛治疗,共治疗4周。首先,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分期、癌种、KPS评分等,其次,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恶心、呕吐、便秘、腹胀、腹泻改善情况,通过CTCAE不良反应评判标准及罗马III便秘诊断标准将症状数字化,观察试验前后两组症状得分情况;次要观察指标为试验前后两组疼痛强度变化、爆发痛次数变化、生活质量、KPS评分。通过对血细胞分析、肝功能及肾功能等安全指标的检测,我们可以观察到试验前后的变化情况。最后,通过消化道症状得分探讨得分高低与临床性状的相关性。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的消化道症状显著好转,其中便秘、恶心和腹胀腹泻病症的改变最为明显,且这些改变的统计重要性均大于对照组(P<0.05),而呕吐病症的改变则没有显著的统计重要性(P>0.05)。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疼痛强early response biomarkers度变化(NRS)对比没有差别,均维持在4分以下。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病人的生存水平有显著提高,KPS评分也有统计价值,(P<0.05)。试验开Y-27632化学结构始前后对照组、试验组血细胞分析、肝功、肾功均无差异;消化道症状得分(简称症状得分)高低与癌种及使用的镇痛药物有关(P<0.05),具体表现为消化道肿瘤症状得分高,而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的患者症状得分低,与性别、年龄、分期、治疗方式、有无骨转移等无关。结论:采用香砂养胃散加减火麻仁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胃肠功能紊乱,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肠胃反应,包括恶心、腹胀、泄泻和便秘,从而减轻患者的不快感受。同时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此外,香砂养胃散具有安全性,对患者骨髓、肝肾功能均无影响。香砂养胃散可以用于阿片类药物副作用的治疗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