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机药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是水环境和水处理过程Muscle biomarkers中的典型类型之一,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多次检测到,大量研究表明,有机药物和重金属会对硝化反硝化菌活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抗生素和重金属的存在会引起污水中ARGs丰度的增加,ARGs的去除是目前污水处理的热点问题。因此本论文选取有机药物(环丙沙星(CIP)、双氯芬酸(DCF))与重金属(Zn(Ⅱ)、Cu(Ⅱ)、Cr(Ⅵ))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有机药物和重金属共同胁迫下硝化反硝化菌群中微生物活性的影响Ferrostatin-1化学结构,并且采用高铁酸盐和亚硫酸盐耦合体系处理含ARGs的废水,评价其对ARGs的去除效果。单独Zn(Ⅱ)、Cu(Ⅱ)、Cr(Ⅵ)和DCF作用下均对污泥活性和硝化反硝化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且重金属的影响程度依次为Cr(Ⅵ)>Cu(Ⅱ)>Zn(Ⅱ)。在三种重金属和DCF的共同胁迫下,对硝化反硝化菌群联合毒性表现为Cu(Ⅱ)/DCF复合污染对污泥活性和硝化反硝化酶活性具有协同抑制作用,Cr(Ⅵ)/DCF复合污染对污泥活性具有拮抗抑制作用。Zn(Ⅱ)/DCF复合污染在硝化过程中对污泥活性和酶活性具有协同作用,对污泥反硝化活性和酶活性表现出拮抗抑制作用。重金属和/或DCF的添加会造成活性污泥EPS中PN和PS含量增加和PN/PS比值增加,并且PN是细菌对金属、DCF和混合金属/DCF的主要反馈,PN的作用不随金属类型或混合物组成而改变。EPS的FITR表明,蛋白类物质C=O和C-O基团以及多糖类物质O-C-O基团在EPS与金属和DCF的相互作用中起主要作用。重金属、DCF和重金属/DCF复合污染会激发ROS和LDH的产生,ROS产生量和LDH释放量的变化表明重金属和/或DCF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有一定毒性效应。K_2FeO_4/Na_2SO_3耦合体系对总基因组DNA和抗性基因gyr A、par C、qnr S和int I1的去除效果均随着亚硫酸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减少的趋势,对基因组DNA的去除上,与单独使用Fe(Ⅵ)相比,K_2FeO_4/Na_2SO_3耦合体系对基因组DNA的去除效果显著,在K_2FeO_4和Na_2SO_3投加比为2、1和0.5时,对基因组DNA的去除率分别为87.47%、89.70%和96.48%,当K_2FeO_4和Na_2SO_3投加比为0.5时,K_2FeO_4/Na_2SO_3耦合体系对基因组DNA的去除率最高。对抗性基因层面的去除上,gyr A、par C、qnr S和int I1的去除效果均随着亚硫酸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减少的趋势,同时发现,在K_2FeO_4/Na_2SO_3耦合体中会影响SOS应答,lex A丰度随着亚硫酸盐浓度的升高而下降,rec A和umu D丰度则随着亚硫酸盐浓度的增加成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K_2FeO_4/Na_2SO_3耦合体系可絮凝作用可以有效去除ARGs和int I1,沉淀物中的基因拷贝数比上清液中的高约0.61-log至3.21-log。通过DNA紫外吸收光谱的增色效应,表明无论是单独使用Fe(Ⅵ)和K_2FeO_4/Na_2SO_3耦合体系处理,均会破坏DNA结构,阐明了去除ARGs的机制。自由基淬灭实验进一步表明K_2FeO_4/Na_2SO_3耦合体系去除ARGs的过程中均有SO_4~(·-)和·OH两种自由基的产生,并且起主要作用的自由基为SO_4~(·-)。K_2FeO_4/Antineoplastic and I抑制剂Na_2SO_3耦合体系会引起微生物的氧化应激,从而导致活性氧的的产生和乳酸脱氢酶的分泌的释放,同时测得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相对活性降低。K_2FeO_4/Na_2SO_3处理后,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门水平上,K_2FeO_4/Na_2SO_3耦合体系中,随着亚硫酸盐浓度的增加,Actinobacteria和Firmicutes相对丰度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Proteobacteria为先减后增的趋势,在属水平上,Alphaproteobacteria和Bet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Gammaproteobacteria则逐渐升高,抗性基因含量的削减可能与微生物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