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1.通过观察蒙医三根平衡针法对抑郁模型大鼠探究行为、学习记忆能力及快感缺失水平的影响,证明蒙医三根平衡针法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2.通过观察各组大鼠中缝核区BDNF/proBDNF比值及SERT蛋白表达变化,探讨蒙医三根平衡针法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为蒙医三根平衡针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将24只SD大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蒙医三根平衡针法组,每组6只大鼠。正常组大鼠一大笼内群养,正常摄食进水,不给任何刺激。其余3组大鼠全部孤养。模型组给予8种应激刺激持续28天,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大鼠抑郁模型。西药组大鼠接受与模型组同样应激刺激28天,并每日接受刺激1小时后,将帕罗西汀以纯净水配制成1mg/m L,按照1.8mg/kg体重,灌胃给药。蒙医三根平衡针法组大鼠接受与模型组同样应激刺激28天,并每日接受刺激1小时后,给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予蒙医三根平衡针法干预。干预方法:每日选取“巴达干穴”、“心穴”、“黑白际穴”,运用一次性无菌针针刺。其中,针刺干预第一天“巴达干穴”针柄连接MLZ-Ⅲ蒙医智能针灸治疗仪加温,温度为(40±2)℃,时间15分钟,其他两个穴位不加温。第二天同上方法给予“心穴”加温刺激,其他两个穴位不加温。第三天同上方法给予“黑白际穴”加温刺激,其他两个穴位不加温刺激。依次循环刺激28天,防止烧伤针刺部位。28天后24小时之内通过体重检测和糖水消耗实验、Open-Field敞箱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等行为学证明造模成功。而后进行断头、取中缝核,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BDNF、Trk B、proBDNF以及SERT蛋白表达,随后计算BDNF/proBDNF比值;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BDNF m GSKJ4试剂RNA蛋白水平。结果:1.体重检测及行为学实验结果:应激刺激之前各组大鼠的体重检测、糖水消耗实验、OF敞箱实验及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SB203580研究购买0.05)。慢性应激刺激28天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糖水消耗量以及OF敞箱实验得分均显著下降(P<0.05),水迷宫实验寻找平台时间变长(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蒙医三根平衡针法组大鼠体重、糖水消耗量以及OF敞箱实验得分均显著升高(P<0.05),水迷宫实验寻找平台时间变短(P<0.05)。2.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中缝核区的BDNF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性降低(P<0.05),proBDNF和SERT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性升高(P<0.05),BDNF/proBDNF比值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中缝核区TrkB受体的相对表达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西药组和蒙医三根平衡针法组大鼠中缝核区的BDNF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性升高(P<0.05),proBDNF和SERT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性降低(P<0.05),BDNF/proBDNF比值显著升高(P<0.05)。3.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中缝核区的BDNF m 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蒙医三根平衡针法组大鼠中缝核区BDNF m 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1.体重检测及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蒙医三根平衡针法组大鼠的体重、敞箱实验水平得分与垂直得分、糖水消耗量均明显升高以及寻找平台时间变短。说明蒙医三根平衡针法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显著提高抑郁模型大鼠的自主活动能力、空间探索能力、学习记忆能力以及降低快感缺失水平。2.蒙医三根平衡针法提高了抑郁模型大鼠中缝核区的BDNF/proBDNF比值以及降低了SERT蛋白相对表达量。说明蒙医三根平衡针法可能通过提高中缝核区BDNF/proBDNF比值以及降低SERT蛋白表达而起到抗抑郁作用。3.蒙医三根平衡针法可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快感缺失水平、学习记忆能力、自主活动能力及空间探索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中缝核区BDNF/proBDNF比值和降低SERT蛋白表达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