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晚期胃癌特别是伴有腹膜转移的患者总体预后较差,治疗上尚无标准化方案。本研究旨在回顾性观察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联合免疫治疗(IO)及全身化疗(SC)三联疗法相较于IO联合SC两联疗法,一线治疗伴有腹膜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生存数据及安全性,分析三联疗法能否为此类晚期胃癌患者带来临床获益,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6月31日至2022年6月31日期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伴有腹膜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筛选出6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一线治疗方案是否联合HIPEC将其分为HIPEindustrial biotechnologyC+IO+SC组(n=35)和IO+SC组(n=29)。通过查阅病历、门诊随访及电话随访方式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Barthle指数评分、既往史、是否吸烟、是否饮酒、病理类型、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有无远处脏器转移、CEA值、CA12-5值、CA19-9值;短期疗效指标: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进展(PD)、疾病稳定(SD)、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转化成功并接受根治性手术率;生存指标:AY-22989配制包括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 PFS)、中位总生存期(m OS)以及各系统不良反应。采用IBM SPSS 24.0统计软件对所有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校正X~2检验法;计量资MRTX849 NMR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校正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描述生存过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时间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法检验,对临床上认为可能对生存时间有影响的因素采用COX回归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HIPEC+IO+SC三联疗法一线治疗伴有腹膜转移的晚期胃癌,相较于IO+SC两联疗法,能够提高SD(31.4%vs 6.9%,p<0.05),延长m PFS(6.2月vs 4.4月,p<0.05),延长m OS(10.1月vs 8.6月,p<0.05)。但两组在治疗三周期后ORR(45.7%vs 58.6%)和DCR(77.1%vs 6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转化成功并接受根治性手术分别为7例和3例(20%vs 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PEC+IO+SC组患者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EA值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HR=0.762,95%CI 0.624-0.931,p=0.008);CA12-5值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HR=0.567,95%CI 0.328-0.752,p=0.014)。两种疗法对患者各系统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IO+SC两联疗法,HIPEC+IO+SC三联疗法为一线方案治疗伴有PM的晚期GC患者,能有效提高SD,延长m PFS及m OS,但是对改善短期ORR、DCR及治疗后转化成功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率无统计学差异,CEA值和CA12-5值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加用HIPEC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整体安全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