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伴失眠患者的热敏腧穴分布情况及热敏灸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热敏灸和口服艾司唑仑治疗肿瘤患者失眠的临床疗效,统计肿瘤伴失眠diABZI STING agonist患者高频热敏化腧穴分布。方法 将70例肿瘤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艾司唑仑治疗方案,该组于药物治疗展开前进行1次热敏化腧穴探查,并对热敏化腧穴予以记录;试验组进行热敏化腧穴探查并记录其热敏化腧穴后,依据探查结果选取灸感较好的两个穴位进行为期2周、每日1次的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治疗后以及随访时基于两组患者PSQI评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随访时PSQI评分以及治疗前与随访时PSQI评分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差Tamoxifen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基于PSQI评分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患者基于PSQI评分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热敏化腧穴共计347个,其中高发热敏穴区敏感的腧穴有261个。其中位于前五的高频热敏腧穴分布区域包括内关穴(旁)、阴陵泉穴(旁)、手三里穴(旁)、曲池穴(旁)、阳陵泉穴(旁)。结论 热敏灸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情况,同时也可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以及抑郁症状;在停止治anatomical pathology疗后,热敏灸能维持较长期的疗效;肿瘤伴失眠患者的热敏腧穴为内关穴(旁)、阴陵泉穴(旁)、手三里穴(旁)、曲池穴(旁)、阳陵泉穴(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