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癫痫是继脑血管疾病和痴呆后,老年人(>65岁)中第三大神经系统疾病。老年癫痫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治疗与青年大为不同,约一半的老年癫痫患者病因不明。癫痫的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衰老过程中神经递质失衡、胶质细胞功能异常、炎症介质释放等致痫条件的增加促进了癫痫易感性。肠道微生物在维持内分泌、免疫和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被证明可以通过脑-肠轴的双向调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疾病发生。目的通过16SrRNA高通量测序,探讨不同月龄C57小鼠肠道微生物组成结构及变化,并检测各组血清LPS水平。小剂量广谱抗生素改变老年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同时腹腔注射给予低浓度外源性脂多糖内毒素(LPS),观察其对认知功能、癫痫发作阈值、自发性痫样放电的改变,检测血清LPS、相关炎症因子、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β淀粉样蛋白(Aβ)和微管相关蛋白(Tau)的表达,以明确GSK1349572小鼠肠道菌群的干预是否通过升高和降低LPS而发挥促炎和抑痫作用。给予TLR4信号传导抑制剂以明确抑制TLR4是否减少老年鼠自发性痫样放电和提高癫痫发作阈值以及是否降低相关炎症反应及Tau和Aβ。方法收集3、13、20月龄C57小鼠upper extremity infections直肠粪便,每组各10只,通过16S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三个年龄组α多样性、β多样、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和变化。40只13月龄雄性C57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LR4受体抑制组(TAK)、广谱抗生素治疗组(ABX)和抗生素治疗加LPS处理组(ABX+LPS)。CON组灌服和饮用不含ABX的蒸馏水,TAK组腹腔注射TAK-242,3mg/kg,3次/周,ABX组灌胃和饮用溶有广谱抗生素的蒸馏水LGK-974说明书,ABX+LPS组在ABX组的基础上腹腔注射LPS,0.33mg/kg,1次/天,一周后改为0.1 mg/kg,1次/周。6个月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观察认知功能,6Hz癫痫发作阈值和脑电图监测癫痫易感性和皮层放电,实验结束后收集血清和脑组织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IL-10)含量,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TNF-α、IL-1β、IL-6 m 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Aβ、t-Tau蛋白的表达。结果(1)老年小鼠肠道微生物发生显著改变,表现为多样性下降,丰富度增加,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伯克氏菌(Burkholderiales)、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ceae)等致病菌的丰度增加。老年、中年、青年小鼠血清LPS含量显著不同,老年小鼠血清LPS含量显著高于青年。(2)ABX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血清LPS含量显著降低,抑炎因子IL-10表达增加,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表达减少,与q-PCR结果一致。ABX+LPS组炎症反应增强,血清LPS含量较ABX组增加,至与CON组无差异,小胶质细胞活化、Aβ和Tau蛋白表达增加,小鼠出现认知损害,癫痫发作阈值降低,皮层放电增加,证明老年肠道菌群通过升高LPS起到促炎和促痫作用。阻断TLR4相关信号通路后,炎症反应和皮层放电显著降低,提示肠道LPS通过激活TLR4而发挥促痫作用。结论本研究发现老年小鼠肠道微生态发生紊乱,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伯克氏菌(Burkholderiales)、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ceae)等革兰氏阴性菌显著增加,老年小鼠血清LPS含量显著高于青年。肠道菌群经由LPS激活TLR4,促进炎症反应,导致脑内小胶质细胞激活和Aβ、Tau蛋白沉积,小鼠认知功能损害,癫痫发作阈值下降,皮层放电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