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机械吸栓(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急性Ferrostatin-1试剂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MT+CDT组(12例)和CDT组(9例),比较两组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滤器回收成功率以及治疗前后下腔静脉滤器血栓和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 PMT+CDT组的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均低于CDT组,差异Pre-operative antibiotics有统计学意义(P<0.05)。PMT+CDT组术中吸栓平均出血量为(71.50±13.47)ml。两组治疗后下腔静脉血栓较治疗前均缩小(P<0.05);治疗后PMT+CDT组下腔静脉血栓小于C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MT+CDT组患者均成功回收滤器,滤器回收率为100%;CDT组有5例患者成功回收滤器,滤器回收率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两组均无严重并此网站发症发生。结论 PMT联合CDT是治疗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助于缩短溶栓时间,减少溶栓药物用量,提高滤器回收率。